小说园

小说园>暗访十年李幺傻 > 第24部分(第2页)

第24部分(第2页)

现在,这些用来制作粮食的农具都消逝了。而那些耕种的农具,也即将消逝。

消逝的不仅仅是农具,还有农耕文明,还有一段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苦难历史。

还有我们记忆中的童年。田园牧歌,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还有泥土的芳香,燕子的剪影,野花点缀的旷野,日之夕矣,牛羊下山……以后,我们只能在那些古典诗歌中才能寻找到它们的足迹。

我们生活在工业文明中,工业文明中充斥着冷冰冰的机器,冷冰冰的机器拒绝浪漫和温情谢谢关心我的朋友,你们实在是对我太好了。

前两天签了出版合同,在签合同的前夕,犹豫了好多天,该不该签,敢不敢签?后来想,既然是让大家看的,让大家防骗的,就不怕什么了。签!

我就不信那些坏蛋敢来找我,我就不信他们能够找到我。

书籍出版的时候,用李幺傻的名字,书籍中不出现我的真实姓名。书籍出版后,不接受任何一家媒体采访(如果真的会有人想采访的话),不会向任何一个人透露这本书是我写的。

截至现在,知道这个帖子是我写的,只有我的妻子。母亲不知道,弟弟妹妹不知道,同事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担心家人担心,也担心同事会泄露出去。

我生活很好,每天上班之余,看看书,写写文字,大街上散步,日子很悠闲自在。

谢谢关心我的所有朋友们。匣中剑0003,您好。

西北农村很多地方安葬死者的时候,都会请龟兹。龟兹里有吹唢呐的、敲小鼓的、拍击跋的。他们一路吹吹打打,从死者家中一直到坟地里,那种凄凉的音乐让人心颤。

这些人都是固定的几个人,有出殡的时候,就出去,挣点零花钱;没有出殡的时候,就各回各家,耕种田地。

唢呐的声音高亢刺耳,声如裂帛,平时是不能吹的,否则会带来灾祸。所以,学习吹唢呐的人,都会躲在深山里吹,还不能被人听到,听到的人会有灾祸。

龟兹这两个字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写,也是后来才从书本里看到,龟兹是从唐朝的西域引进的,历史真可谓古老啊。

我还听说唐朝西域有一个名叫龟兹的地方,这种音乐就是因地而名,不知道对不对。

中华民族发展这么多年,很多古老的习俗传播到了中原江南就发生了变异,只有在偏远的西北还保存了下来。西北五省广为流传的秦腔,据说是苏武牧羊的时候,心生悲愤,嘶声呐喊,后来演变成了秦腔。陇东皮影可以追溯到秦二世。陕西最有名的面条岐山臊子面,据说当时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军粮,为姜子牙所发明。而西北著名的锅盔,可以上溯到韩信的楚汉相争时代。手有馀香兄弟,谢谢你对这个帖子如此偏爱。看到你的文字,我感觉鼻子算算的。这个帖子是我们大家的孩子。

不管出版不出版,我都会把帖子一直写下去。说真的,出版了,除过我的妻子知道这书是我写的,再不会有人知道,咱不图名。出版了,就那么一点稿费,对咱来说,也多不了什么。咱写这书图什么?图的是给自己这些年一个交代,一个总结;再图什么,图的是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好弟兄,每天都能在这里看到;图的是让更多人不要上当受骗。

所以,帖子会一直写下去。

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午后,母亲在院子里织布,村中另外两个姨娘在纺线。现在,在南方,早就进入了机器化大生产,衣服成批量生产,每个制衣工厂成千上万,谁还会要这些土布衣服?

母亲她们三个人边干着手中的活,边唠着家常,还动不动就会唱起歌曲来,都是在教堂里学会的歌曲。歌声缓慢悠长,绵绵不绝,让人听了很忧伤。

我问母亲:“织这么多布干什么?”

母亲说:“有的人家中困难,买不起床单被罩,教友们就织布做好,送给他们。”

母亲又说:“神父让帮主穷苦人,有钱的出钱,咱几家没有钱,就织些布送过去。”姨娘们看着我,都善良地笑着。

奉献是快乐的。我从母亲和姨娘身上看到了。

走进房屋,我看到了父亲的照片悬挂在桌子上方。那是父亲此生唯一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还是我带着父亲去省城治病的时候,父亲、母亲和我一起拍摄的。

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当时加洗了几张,我们兄妹三人一人一张。我一直珍藏着父亲这张照片。我无论走到哪里工作,都会带在身上。

后来,我有了女朋友,女朋友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时候,惊叹道:“老爸真帅啊。”

父亲身高一米八,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充满力感。多年的体力劳动,给予了父亲一副健壮的体魄。

父亲确实是很帅,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看老戏。西北农村极度缺乏文化生活,焦苦的生活让人们食不果腹,衣不御寒,哪里有心思考虑什么精神享受。每年麦子收割入仓,庄稼人能够闲下来几天,这时候就有戏班子来到。戏班子并不唱戏,而是皮影。那时候也没有人敢登台唱戏,登台唱戏属于封资修,是会像福海妈所说的“无产阶级的铁拳砸碎你”。皮影戏一来,万人空巷,整村整村的人都会来到戏台下观看。皮影戏的内容也都脱胎于“八个样板戏”,什么《红灯记》呀,《龙江颂》呀。皮影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现在也消失了,它只在像《活着》这样的电影里才会出现,而最后一代皮影老艺人,都在文革中个文革后先后辞世。

皮影是一些人物道具,表演的时候,灯光照在皮影上,皮影的影子映照在白布上,表演的人手持皮影,口中吟唱,手指翻动,皮影就会在二胡笛子和锣鼓的节拍中,亮相登场。皮影忽而在台上扭捏作态,忽而在台上打打杀杀,台下观众如痴如醉,连声叫好。而皮影所有的动作,都在皮影艺人十个手指的掌握中。那时候,电影只有有限的几种,《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等等,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