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山吧,那就是看有没有风景会不会好看。这下好了……随便拿出一座山来, 第 297 章 。
再说了……做为了一名步校成员,就是学到营连战术、师团战术也不为过。毕竟步校出去的大多都能成为一名干部不是?
于是我就在纸上写道:“这应该是全班一起学的,为什么只有一本?”
张帆不由翻了翻白眼:“谁有你学的这么快?”
好吧……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学有余力。
于是我也不再说什么,拿着书“哗啦哗啦”的就翻了起来……因为之前就有过作班排长现在甚于还做连长的指挥经历,所以看起来特有感觉……一边看一边对照着自己以往指挥的经历哪些与书中写的相似,哪些又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甚至是指挥错误的地方,所以这一遍浏览下来那真可以说是获益非浅。
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说的意思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要真正会真正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还得把理论付诸于实践。
这句话用在我身上,那就是我已经有战场的实践和一些基本的经验,但缺乏一种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现在看了这本书后很快就能掌握其中说的一些道理,甚至还可以挑出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毛病……
比如:一旦朝敌人阵地发起冲击就要发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举突入敌人阵地坚决消灭敌人。
那如果进攻不利呢?如果发现敌人火力超出想像或是干部对敌火力强度判断有误呢?如果发现那是敌人陷阱呢?还一勇往直前把人往里面填?
所以我很快就发现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对于单兵战术来说,多提倡一些勇往直前或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可取的,前提是单兵的军事素质到达一定的高度……人都是有思想的,当兵的又不是傻瓜,如果不需要牺牲就可以完成任务,凭着良好的军事素质就能达到目的,那干嘛还要把自己的命赔进去!
但对于班排,营连,甚至师团指挥官也强调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那似乎就有些不妥了。到营长以上就是在二线、三线指挥了,那不怕牺牲是牺牲谁的生命?这样的不怕牺牲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对战士生命的不负责,这种层级的干部应该尽量避免牺牲,对战场形势做出理姓的判断,寻求一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的方法才对!
但是应该说……现在部队里的许多干部都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脑袋里就只有陈旧的战术,就只有一味的勇敢,并且简单的认为战场必定会有伤亡,只要猛冲猛打就能取得胜利,只要能取得胜利……那么那些牺牲就是值得的,同时这种牺牲也会得到上级的认可。
对这些指挥员来说,战斗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一种赌博……输了大不了就降个职或是处分,有时甚至连处分都没有,因为可以把责任往下推,赢了就可以升官发财。
于是这么一合计,包赚不赔啊……赌注是什么呢?赌注应该是降职的风险,至于那手下战士……其实连赌注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影响到赌注的一个因素。
那在战场上还担心什么呢?不就是打仗吗……在办公室里划划图定个计划,然后发扬一下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冲着前线部队喊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某某地给我拿下!”
一个连拿不下就派一个营,一个营拿不下就派一个团……不管多少部队,要的就是最后的结果,就算拿下的是一个没有多少价值的高地,只要拿下了这些战士就牺牲得有意义,就是一种胜利……如果到最后也拿不下,那我也就认了,责任能推就推能赖就赖,赖不掉担上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战术的落后,更有生命观和问责制度不够健全的因素在里头。
“怎么了?”看着我眉头紧锁的样子,张帆就写了纸条碰了碰我。
“没什么!”我在纸上写到:“还有营连战术吧!”
张帆写道:“明天给你!”
“嗯!”我点了点头,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越往上的战术问题越多、越大。
当然我没有权力去指责什么,毕竟我自己才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而且才刚刚开始学习战术……甚至在此之前对战术这个词是什么涵意都不是很清楚。
但我却知道,我们以后的部队不是这样的,以后的仗也不是这样打的!
〖
正文 第 298 章 营连战术
果然,在 第 298 章 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理论也随之出现。
想想也对,如果是班排作战的话,那想用“围点打援”或是“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也没法用啊……
接着我就看到:“注重夜战近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
靠!见此我不由暗骂了一声:要知道越鬼子才是对地形、地理比较熟悉的一方,而且越军的军事素质要比我们强得多,他们怎么说也有更充分的训练更多的作战经验吧,所以夜战近战恰恰是越军的长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才对。
就像我们在581高地上的作战,白天我们往往可以取得优势,而到了晚上就几乎都是采取守势了。
想了想我很快就“哦”了的一声……这是抗美援朝时代留下的战术经验,在抗美援朝时代那跟美国佬打夜战近战是必须的,装备上有代差嘛。夜战能最大限度的拉近装备上的差距。近战绞在一起可以让美国佬的火炮发挥不了作用。而且美国佬胆小,一打近战他就吓得只有逃的份了。
但是这一套在越南战场上就明显不适用了,甚至还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跟素质更强装备更好的越鬼子打近战?难怪在会有人指挥着部队顶着敌人的子弹往前冲了……打近战嘛,不冲到敌人面前怎么打近战!
接着我就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这里面基本没有与炮兵、坦克兵进行协同的战术……抗美援朝时代坦克、大炮都很少,应该说不只是在抗美援朝时代,在之前的国共内战、抗日争那炮兵和坦克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就造成了在这方面战术的空白。
再加上这十余年没有训练没有战术研究,于是我军现在空有坦克、空有炮兵却没有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的战术。打仗就基本是各打各的……
难怪有些指挥官会在越南的田地上用坦克了,这要是在战术里加上一条:“坦克在密集丛林、山岳地带和水网障碍地形上作战能力有限”,那还会出现这个问题吗?
其实归根到底,这时代的指挥官还是受到“刺刀见红”的思想影响,把坦克也当作步兵用,不管什么地形适不适合,勇敢的往前冲,冲到敌人面前近身作战就对了。
“唉!”我再次叹了一口气放下了书本。
“又看完了?”张帆在纸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