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1998年洪水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7月27日早上,由南县与安乡县6个乡镇构成的南汉垸西洲大堤西伏段60多米塌方滑坡。堤身出现10余处裂缝,内坡堤脚10米处两个沙眼转化成管涌,浊水喷出2米多高,严重危及32万亩农田和1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险情就是命令。预备役师舟桥连的官兵与友邻部队火速赶到大堤。专职副师长吴凯建一声召唤,在场的22名党员齐刷刷地站了出来,22条红飘带十分夺目,在他们的带动下,另外20多名非党员预备役军人,也毫不犹豫地步人抢险大军。管涌向堤身靠近,直径逐渐扩大到2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坍塌溃垸!在这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随后赶到的10多名臂扎红飘带的共产党员站了出来,专门递送其他劳力背来的卵石压管涌,背土垒袋加高堤身。经过10多个小时奋战,险情终于被制服。

8月的湘北夜晚,异常闷热,白天抢了一天险的人们都十分累了,许多人一倒头就进入梦乡,而在大堤上,一支支手电射向大堤的每一个角落,那是负责巡检查险的人在工作,他们的臂上都系着一条红飘带。

在288条红飘带的模范带动下,这个师1000余名官兵,兵分三路,五战洞庭,出动冲锋舟100多艘次,抢运防汛物资数十吨,修筑子堤1000多米,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铁汉筑人堤

7月31日,安徽省望江县巩固圩发生重大险情,由于情势危急,十几个突击队员迅速跳人水中,筑起了一道人堤,以减缓水流对堤的冲击。巩固圩是护卫同马大堤的一道重要屏障,随着水位的持续上涨,原有老堤已完全处于水面之下,仅靠一道新加高的子堤挡水,险象环生。为了死保圩堤不破,莲洲乡成立了一支60人的抢险突击队。

7月31日下午3点30分,抢险进入白热化阶段。一块巨大的雨布从堤顶直铺水底,与此同时,从运送抢险物资的船只上抛下大量石袋,抢险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湍急的江水中,摸着石袋压住雨布。

突击队队长、共产党员吴良友顾不上危险一次又一次潜入水中。一位战友动情他说:“俺们的队长已经和洪水搏斗一个多月了。他的父亲病危,本来应该在家尽尽孝道。可险情接连不断地发生,他硬是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没有离开圩堤一步。”阮道长,突击队中的另一位共产党员,由于雨淋水泡,他已经连续发了三天的高烧。大堤上,一位老大爷用手指着正在水中压石袋的阮道长,连声称赞:“好样的汉子!”类似的情形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层出不穷。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模范代表,正是有了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经过两小时鏖战,险情终于得到控制。我们乘船离开了这群男子汉,顺流而下,远处又传来“人在堤在”的阵阵吼声。上阵亲兄弟

兄弟可以在家庭里共同赡养父母,也同样可以在抗洪前线上一同抢险。

在保卫大庆油田的战斗中,有一对亲兄弟格外引人注目。哥哥吴云波,是大庆市委副书记;弟弟吴云峰,是武警黑龙江省总队政委。两人同为大庆抗洪抢险的前线指挥官。

8月上旬以来,嫩江一次又一次掀起洪峰。危难之际,大庆市委、市政府请求部队紧急支援。8月10日23时,武警黑龙江总队接到求援后,吴云峰在半小时内集结了近600名官兵,急行军7个小时,于11日凌晨6时许赶到就要决堤的嫩江拉海大堤。江水滔滔,浊浪翻腾。情形万分紧急,大坝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已经十分脆弱,必须加固。随着一声令下: “跳!”己是五十出头的吴云峰第一个跳到了齐腰深的洪水中。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跳到水里,然后再接坝上战士抛下的麻袋、石块等。激战3个多小时,终于护住了大堤,延缓了对下游的压力。之后连续七天七夜,吴云峰带领战士转战3个主要大堤,排除重大险情。

吴云峰说,来大庆这么多天了,兄弟俩就见过一次面,然后就各管一摊事去了。电话里,吴云波的爱人苗林说,老吴已离家十几天了,她也只是从电视上才看到他卷着裤脚,一手拄镐指挥抗洪。吴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苦笑着说,“这次大庆20万军民投入了抗洪第一线。身为一个‘头头’,不论是地方上的,还是部队的,关键时刻,自己要敢第一冲到前面去。”

就是这样一对亲兄弟,一同在抗洪一线上指挥抗洪抢险工作。

总指挥遇险记

8月14日上午,嫩江第三次洪峰与松花江第二次洪峰汇合后进入松花江肇源段,对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构成严重威胁。嫩江前线抗洪抢险总指挥、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漳闻讯火速乘直升机赶到肇源县,没想到却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生死考验。

王宗漳一到肇源县,就急赴最危险的地段——胖头泡险工段。这里有 10公里已是水漫堤坝,严重的地方甚至超出坝面70厘米,浪花冲撞着堤坝,泥土大块地被卷走。

工作人员把前线指挥部定在离最危险地段15公里处一个高地上,王宗漳坚决不同意,执意把前指放在最危险的堤坝上,他说:“这样指挥方便。”当时,抢险军民已增至5000余人,其中总队官兵就达3000人。

晚上23时30分左右,又下起了大雨。

15日凌晨2时许,凶猛的洪水在离指挥部仅400米的大坝决开一个口子,此时的抗洪人员再没有物资去填充这个口子,王宗漳总指挥果断下达了沿大坝两端有序撤退的命令。群众在部队的掩护下先撤了下去,部队官兵也在有组织地撤退。王宗漳总指挥目送着大家,不管工作人员怎样催促,坚持要走在最后。

天阴得没有一丝星光,雨还在下,指挥部的20多人靠两个手电互相扶拉着往前摸。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冯兆英已经59岁了,走得非常艰难。王宗漳不时地提醒大家:“照看好岁数大的和身体不好的,不能有一人掉队。”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突然,一段被洪水冲得只有两米左右宽的堤坝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的人都想起来后怕:如果这个地方也被冲开一个口子,他们只好留在那段断堤上,水大浪高,船又靠不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过了这段险区,又走了1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救援的防汛艇。这时,天已经大亮。王宗漳不放心撤走的部队,非要逆水去高地看望部队。大约早上7点多钟,王宗漳和其他地方领导了解部队情况后,给官兵们安顿好早饭才离去,继续指挥抗洪抢险第二套方案的实施。

身先士卒作榜样

人们清楚地记得:8月17日上午10点多钟,在湖南省岳阳县麻塘垸北闸堤段,刚用罩锤打了木桩的一名中等身材的人坐在堤坡上,脸色乌青,额头上汗珠直往下滴,用右手不停地揉着左胸和左肩,气喘吁吁他说: “我不舒服,心脏病发了。”人们从他口袋小瓷瓶里掏出“速效救心丸”,连续给他喂服了两次,他还是昏厥在堤坡上。

这位昏厥的人,就是罗典苏。

罗典苏是累倒的。8月15日晚,罗典苏到中洲垸指挥抗风浪,战了一通宵。16日下午,当他得知北湖村守护的堤段有70多米的内滑坡没有止住,打桩现场上330多个桩柱还要打进80厘米,就赶到北湖村守护堤段。这时,他了解到部分群众对木桩还要往下打有畏难情绪,他决定现身说法,叫上3个人,与自己一起抬起70多磅的罩锤。连连打起来,一连将4 个木桩都打下80多厘米。他一干就是一下午。群众看到市里领导都能将桩打下去,纷纷干了起来,将300多个木桩全部打下80多厘米。17日上午8 点多钟,他又来到洞庭村守护的堤段,这里也是用木桩处理内滑坡,也有 30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