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桐看了看窗外,回道:“此时怕是已经出了城门了。”
贾敏无声叹气。
林如海总说不忍离别相送,因此前世开始,都是前夜话别的。
丝桐小声问:“奶奶,今日可要出门?”
贾敏点头:“备车,要套快马。等会吃过早饭先去石头凹看看,再去趟玄真观。中午去大嫂嫂家吃饭,下午与师父出诊。”
丝桐应下。笥棋自来与贾敏梳洗,摆了早饭。刚吃完,丝桐就来说:“前院马车已经备好,奶奶何时动身?”
贾敏净了手脸,笥棋又给她补了些许胭脂,这才同青竹、墨书两个到前院乘车去。
石头凹的改建早已经完成,村上匠人们也都搬去了寻真河两边,现如今只东带溪西边还有几排屋子空着。
学院占了东带溪东边一整片地,东北两侧都是山壁,西边就是东带溪。
东带溪雨后溪水能没过膝盖,从山上下来,水势又急,因此沿着东岸垒起一人多高的石墙。
此外学院没有别的围墙,只在南边入口处,放了一块巨大的黄山石,上书三山学院。
字是林如海亲自题写,由石头凹族长亲自刻上去的。
贾敏和林如海当初见石头凹整个村子寸草不生,地上贫瘠,但是水却甘甜清冽,便打算种一池莲藕。
可是寻真河的水太深,东带溪的水太急,就算圈一段,种活了,也难下去采摘。
最后决定在东带溪的东边挖出一条人工溪流来,引到学院里,既可引用,又能种莲藕,一举两得。
因为东带溪从长阳山上淌下来,比别处更热一些。
去年学院里头的池子挖好引水后,管事当先在里头放了十几尾红鲤,到了今年早春,就将藕根排进池子里了。
到了现在,已经郁郁葱葱的一大片,看着就十分清凉。
现如今书院里还只有石头凹的几个孩子,先生也是石头凹里的长者,待到今年冬日,再收养一些小乞儿进来念书,收一些大乞丐进来做活儿。
贾敏巡视了一圈,见一切都好,便从北边沿着后山山道,进了玄真观。
虽从后山山道上山,但是进门还是只能从大门进,因此马车绕到山门才停下。
青竹扶了贾敏刚下马车,就见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道士目标明确的朝她们走来。
小道士躬身行礼道:“小道有礼,敢问这位太太可是林如海夫人?”
贾敏欠身回礼:“正是信女。”
小道士念了声“无量天尊”,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与贾敏道:“师父早算到太太前来,吩咐小道将此信转交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