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穿越市井田园在线阅读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十)对菇棚(冬暖式大棚)的要求

1、棚体要牢固,排水通畅,棚内过道不积水。

2、棚内覆盖物要厚一点,棚内最高温度22℃最低5℃。

3、菇房北墙上、下留有两排通风口;南墙有通风口,东西墙与走道相对留有通风道;标准棚8m宽,30m长,东西走向;棚建在地势较高挖深1m不出水;棚里四趟菌床,中间3个过道宽66cm,两侧靠墙菌床宽1m,中间两床宽1。2m;过道挖出的土作前后墙,前墙高30cm,后墙高1。2m。

(十一)采收

播种后,35天左右开始出菇。第一茬出菇量较大,要及时安排采摘。采摘的标准是伞径3—3。5cm以内,柄长在0。5cm 。间隔7—10天,第二潮菇现蕾。

种植食用菌主要有四个步骤:

一、菌种培养。将保存或购买来的菌种进行需制作、接种、培养。要在适宜培养基,一般的家庭是没有条件完成的。(野生蘑菇在菌种培养前要在野外进行菌种采集。)

二、栽培料的发酵制作。将麦秆、棉籽壳、木屑、米糠、肥料等适宜栽培蘑菇的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两次发酵堆制,杀死其中的各种有害微生物和害虫。

三、播种管理。用各类空闲房、专用蘑菇房、大棚等。将经过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放入菇床,然后播菌种,并使菌种和栽培料充分混合,也可以制成相应的菌块。

四、栽培。栽培过程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食用菌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85—90%,培养料酸碱度PH值5。8—8。0之间。

不过种植食用菌可不像种植农作物和花卉那样,有种子、有土壤、有水、有肥就能够栽培,种植蘑菇的过程可复杂多了,种植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蘑菇更要难一些。

简单的介绍一下食用菌的栽培过程,如果你真的想栽培,可以买相关的书籍来看一看,或参加相应的培训班。

种植食用菌主要有四个步骤:

要个倒插门

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我国人工栽培在1935年开始试种,栽培1m2双孢菇需要投入10元左右,可产双孢菇5—8kg。经济效益很好。

一、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蘑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蘑菇菌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蘑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蛋白胨、氨基酸等,蘑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因此,配制培养基时,除了用粪草等主要原料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以满足蘑菇生长发育的需要。

2、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3℃之间,其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

子实体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为最适宜,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期仅维持3个月左右。在13—18℃范围内,出菇期可维持6个月。在较低温度下所形成的子实体洁白、粗壮、菇形园整、肉厚、产量高。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尤其是从幼蕾到幼菇阶段,温度只能维持原温,不可使之回升,否则会造成大批薄皮硬开伞菇或大量菇蕾萎缩死亡。因为菌丝实质上象相互连通的“管子”,在较低温时菌丝相互扭结,形成菇蕾,养分借助菌丝细胞中原生质的流动集中运往菇蕾供生长发育,若温度回升,尤其是较高温度时间偏长,菌丝又把菇蕾中的养分输送给周围的菌丝,供菌丝蔓延生长,结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发的温度以18—20℃为最好,若超过27℃,就是相当成熟的子实体,也不会发出孢子。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4—26℃为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延长萌发时间或不萌发。

3、水分和湿度:蘑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蘑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蘑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并使蘑菇品质下降。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若超过95%,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若低于50%,小菇蕾会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4、空气:蘑菇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在发菌阶段CO2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内。出菇阶段若超过0。1%,则菌盖小,菌柄细长,极易开伞;若CO2浓度高于0。5%,就会抑制子实体分化,停止出菇,同时培养料内的绒毛菌丝生长旺盛,长到覆土的表面。因此,应及时通风换气,供以充足的新鲜空气。

5、光照:蘑菇生长不需要光线,整个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在黑暗环境下长出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形圆整、质量较好。但子实体生成时,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此时,菇房光线也不宜过亮,如光线过亮菇体表面易干燥变黄,品质下降。

6、酸碱度(PH值):蘑菇菌丝在PH值5。8—8。0之间均可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7左右。由于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酸和草酸,这些有机酸积累在培养料和覆土层里会使菌丝生活的环境逐渐变酸,PH值下降。因此,在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应调节至7。8—8。0之间;土粒的PH值调至8。0左右,这样既有利于菌丝生长,又能抑制霉菌的发生。

二、要点

流程:备料→预湿→建堆→翻堆→作床→进棚→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一)培养料的配方及对各种料的要求(按240m2计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干牛粪2900kg、尿素40kg、碳酸氢铵25kg,过磷酸钙75kg、石灰100kg、饼肥100kg。总计6050kg,每m233。6kg。

2、培养料的准备:(1)稻草要选择鲜黄无霉变,晒干。凡是霉烂被雨淋过的稻草均不能用。

(2)牛粪的纯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适当增加牛粪的用量。边收集、边晒干,粉碎后备用,防止霉变和雨淋。牛粪粉碎后粪团直径不超过1cm,牛粪最少也不能少于500kg。

(3)粪草的比例一般为4:6或5:5,粪少草多时应加饼肥。

在配制培养料中,粪过多、草少,培养料通气差;而草多粪少、培养料虽通气性好,但养分差。因此堆制时,除粪草外,还应增加饼肥和化肥,以补充养分,增加松透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