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辅见状,也不去追,率了人把韩浩团团围住,道:“那将,可降我!”
韩浩见众军士自行逃散,不禁万念俱灰,此时韩浩只有亲兵在侧,闻得牛辅招降,不由惨然一笑,道:“我乃讨贼先锋将,岂有降贼之理!”
牛辅大怒,道:“不降我则死!”
韩浩道:“死则死矣,有何难哉。”于是往北拱手一拜,道:“主公,韩浩无能,有负主公之托,今日丧师失土,我之过也,当以死谢罪!”
说完,韩浩拔出佩剑,怒视牛辅道:“董贼无道,必败无疑,汝等自观之!”于是自刭而亡。韩浩既死,亲军皆哭拜于地,有一小校忽地拔剑奋起,道:“随我杀贼,为将军报仇!”
数十亲军,皆含泪执刃,义无返顾的往牛辅杀来。未到近前,无数箭矢飞出,把数十亲兵皆钉于地上。
不知为何,牛辅见了这幕,竟然没有以往杀戮后的快感,心情却有一种莫名的沉重。沉默良久,牛辅摇了摇头,把心中的阴影强行抑止,一挥手道:“把这些人葬了罢。打扫战场,向主公报捷!”
董卓得知牛辅渡河,大破王匡军,斩杀王匡部将韩浩,不由大喜,乃进牛辅为中郎将,封关内侯。于是又令张济等率兵进驻河阳津,扼守渡口。而后召集群臣议事,商讨“招降”袁绍、王匡之事。
王匡在怀县,得知先锋尽丧,韩浩自尽,不由大怒,拔剑把书案砍作两段,骂道:“董卓匹夫,吾与汝誓不干休!”
于是便前来寻袁绍,道:“本初,我先锋折在河阳,如今兵力不济,还请本初在此主持大局,我欲再返泰山招募健士。”
袁绍道:“公节自去,此处有我!”
不说王匡飞驰泰山募兵,却说董卓在殿中,召集群臣议事,欲遣使说降袁绍等。结果公卿们一个个装聋作哑,一声不吭。
董卓大怒,心道,你们一个个的都盼着袁绍小儿打过河南是也不是?没看见老子大兵灭了袁绍一路?
于是又和颜悦色,鼓励大臣们主动站出来,为朝廷分忧。结果众臣依然如泥胎木塑般一言不。董卓狞笑一声,心道,你们逼老子的。
于是开始点名,着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人出列,以韩融为,一起出使河内,带诏书面见袁绍。
董卓见诸人面现难色,便狞笑道:“诸公欲以宗族试我剑之锋利乎?”
众臣心中一凛,暗骂董贼无耻,动不动便拿亲族来威胁,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应了这份差事。
阳武城下,关羽率本部兵来回驰骋,呼喝声不断:“城上守军听了,我家主公奉太后诏书,声讨逆贼董卓,尔等可开城迎接义师。限时一炷香,若有不降者,大军进城,立成齑粉!”
阳武城头,县令对守将道:“将军,城下依稀是刘玄德之军。刘玄德领兵以来,未尝一败,不若降了罢?”
守将脸色黑,军中摸爬打滚许多年,好不容易受人赏识,才得以领兵驻守一城。还没多久,刘备便竟然打了过来。政治他不懂,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只知道听令行事。如今县令欲让他降,他一箭未射,一仗未打,如何心甘?军人的尊严不允许他这么做。就是刘备是战神武安君转世,他也得先打上一打再说,未战先降,不是军人所为。
于是守将举手止住县令在他耳边的喋喋不休,道:“休得多言!半个时辰后,我率军出战,若败,县令可自行决定降与不降!”
县令心想,你是不是傻啊,你打得赢吗你,这出战不是白白送死么?不如早降了完事。省得城中百姓提心吊胆的。于是县令正欲再劝,却看见守将眸子冰冷,莫名打了个颤,到了嘴边的话又噎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