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洋死死盯着前方不远处,眼睛中的怒意几乎要凝成火焰。
小山坡下的倭寇,似乎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些什么事。
他的身体弹了一下,又蛰伏回原处。
就像是他险些就要冲出去,却又被强大的意识,定回了原处。
台下的蒋兆年眼睛眯了眯,唇角微不可察地翘了起来。
这一段戏里,詹海洋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带着种压抑。
有力量的压抑。
相较于其他演员在表演此段时,外露的愤怒和夸张地几乎要跳起来的动作。
蒋兆年觉得,詹海洋这样的压抑更适合当时的战场环境。
倭寇有狙击手。
他们折磨邓为邦,其实也是想激怒邓胜利。
只要他暴露了,一颗子弹就能解决这个恼人的对手。
所以,当时情况下的邓胜利,只能咬碎了牙齿和血吞下肚。
即使是我们自己人,站在自己的国土上。
可落后就要挨打!
无尽的痛苦和愤怒,是鼓舞着先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动力。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坚实城墙,将这些丧心病狂的倭寇赶出去。
他们要为后人们守住这片土地,给他们安定祥和、富足安康。
即使,需要他们付出血肉生命的代价!
没有刀枪,那他们就算用牙,都要在倭寇身上撕下一块肉!
血债,就要他们用血肉来偿!
对,就是詹海洋的这种眼神。
蒋兆年感受得到自己的心跳正在加速。
他很激动。
是的,他见过这样坚定而又信念力量的眼神。
上个月,他带着编剧去探访了几位,当年真正上过战场的老战士。
当那些老英雄们提起战场,提起被倭寇杀害的战友亲人时,他们的眼神就是这样的坚毅。
带着在和平年代中生长的人,眼中所没有的狠厉与坚定。
那是一种为了大义,不顾一切,勇毅前行的果决。
这样的情绪,实在是很难光靠演员的感悟而得来。
现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不过就是失恋和兜里没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