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宋朝有名的大臣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官家”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这是皇帝的专用,宋皇后这一句话,就相当于承认了赵光义的继承者地位,赵光义心领神会,也投桃报李说:“共保富贵,请不要担忧。”当然,因为哥哥的尸体还躺在里面,他的表情是悲伤沉重的。

这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详细的描述,赵匡胤时代就这样不明不白结束了,宋太宗赵光义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件事上,赵匡胤是负有责任的,他对自己弟弟的一味宽容和过分信任,已经超越了皇权的禁忌。种种迹象表明,在皇权交接的问题上,赵匡胤似乎一直在弟弟和儿子之间举棋不定,听任赵光义的势力不断滋生发展,从而引起了朝野人心分化,有人认为皇权应该传给儿子,也有人认为,为了保持政局稳定,应该由晋王出面主持朝政。

古人把立太子叫作“国本”,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心分化最危险,也最容易引发震荡。

赵光义即位之后,为了配合舆论,很多说法纷纷出笼。有人说,以前太祖在世时经常说:“晋王龙行虎步,他日一定会成为太平天子,他的福德不是我能赶得上的。”还有一个例子似乎也可以作为证明,来印证太祖铁了心要把位子传给弟弟。

某次太祖到西都洛阳去,在路上有人拦驾,当然不是喊冤,这个人以平民百姓的身份要给皇帝献上十条治国之策,太祖耐心地听完他的陈述,并且对其中的四条表示了认同,其他六条觉得没什么用处。

太祖这个态度其实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古代读书人不管做什么,很多时候都喜欢凑出“十”这个数字来,在后面我们就会看到,大臣动辄上书陈十事,动辄来个“美芹十献”,所以说此人的十条策略肯定也有若干条是生凑出来的,太祖比较实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但是这个人不愿意了,非得缠着太祖理论清楚,说我那六条绝对也是妙计良策,领导您再考虑考虑,我一宿没睡加班搞出来的东西,不能就这么惨遭否定。太祖还是摇头说,不行,这六条不适合我国国情,你没当过领导,不了解实际情况……

岂料此人甚至比太祖还要倔,当场指手画脚滔滔不绝要和太祖争辩,赵匡胤那天估计是没有带那把得心应手的玉斧,所以没打人,盛怒之下,命令左右侍卫将此人拖出去,拖得越远越好。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4)

不过这个人的名字却留在了他的心里:张齐贤。

回去后太祖告诉太宗:我这次到西京洛阳去,没什么别的收获,就是给你发现了一个张齐贤,以后可以做你的宰相。

后来这个张齐贤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印证自己完全贯彻了哥哥的遗志,太宗想要张齐贤位居甲科,可是张齐贤发挥失常,再加上录取部门办事不力,被定在了后面。太宗很郁闷,但是科考既成事实,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他只好动用皇帝的特权来补救。托张齐贤的福,这一榜二等以上的所有进士都被授予京官。

赵光义这个皇位得来也不轻松,现在还要顾及朝野的呼声,因为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他“得位不正”,太祖生前并没有直接将皇位传给他。所以,在后来的岁月里,赵光义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沿着为自己“正名”的主线来进行的。

他做了这样几件事情:首先是改元。按照惯例,老皇帝去世之后,新皇帝要等到下一年才可以改元,以示对先帝的尊重。但是赵匡胤十月去世,赵光义安置完毕已是十二月,到年底也就几十天时间,赵光义都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地改元“太平兴国”,就是要造成既成事实,让众人意识到,新的时代即刻开始了。

所以,历史上的公元976年就有了两个年号——开宝九年和太平兴国元年。而且“太平兴国”这四个字并不是随便来的,令人想起太祖的话:“他日定为‘太平天子’……”赵光义可谓煞费苦心。

第二年正月,他还将禁军的名号进行了改编,“铁骑”改称“日骑”,“控鹤”改为“天武”,“龙骑”更名“龙卫”,“虎捷”变成了“神卫”。改名风刮起之后,他一时兴起,索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叫作“赵炅”。

除此之外,为了杜绝老百姓的胡言乱语,赵光义还把全国各地精通天文术数、占星算命的人全都集合起来,统一进行考试,合格的留在大内,不合格的处理掉,而且坚决不许民间私藏相关物品,以免产生不利于自己的言论。

一方面摆出“破除迷信”的姿态,另一方面,赵光义却又在终南山阴建造宫殿,并且大张旗鼓为一个叫“黑杀将军”的神仙塑像,因为不知道形象,请示之后,神仙降临说:“我人形怒目,披发骑龙,前指一星。”随后,册封“黑杀将军”为翊圣将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开宝年间,终南山有神降临,道士张守真自言乃“黑杀将军”附体。等太祖病危时,这个神仙又不请自来,借着道士之口说:“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开,晋王有仁心。”这等于是宣布了赵光义的天命所归。

俗话说“欲盖弥彰”,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疑问重重,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种古怪的气氛中。为了稳定局面,赵光义只好宣布,一切都要按照太祖在世时候的规矩办事,不能有任何逾越。同时,封自己的三弟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并封齐王;封侄子德昭为武功郡王,委以重任。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此二人的身份都是位列宰相之上的。

开封府尹可不是一般的职务,在五代时候,通常这个位子就是“准皇储”的代名词,所以赵光义这是用实际行动在昭告天下:我继承哥哥的皇位名正言顺,将来,我的位子要传给弟弟廷美,廷美会传给德昭,这个顺序是我老娘杜太后定下来的,是合理合法的。

同时朝廷开始大规模开科取士,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对朝廷的文官力量进行一次大换血,读书人一辈子寒窗辛苦,为的就是金榜题名这一刻,只要皇帝将他录取,他一辈子都会对朝廷忠心耿耿。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5)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朝廷举办了科举考试,这一次杂七杂八录取下来,金榜题名者居然达到了五百人之多,其中榜首的一名考生叫作吕蒙正。

在太祖一朝,最多的录取人数也就三十一人。这一次太宗录取不但人数大大增加,而且待遇好,搞得民间读书人对公务员工作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新领导也充满了期望。

皇帝没有让大家失望,进士第一、二等和《九经》科的考生都被授职作为监丞、大理评事或者诸州通判。那些被赐同进士出身的,一律免选,优先注册以待任用。

在吕蒙正等这些好学生领受任命出发前,太宗设宴款待大家,告诉这帮年轻人:到单位之后,如果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可以直接向我汇报!这些毛头小伙子无不为太宗的爱民治国之心所感动,纷纷表示效忠,场面热烈而感人,不愧是一场团结的胜利的宴会。

太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自己的这些亲信安插到州县,去掌握地方大权,自己的位子才能坐得更稳当一些。

赵光义急切地需要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接下来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武侠大片——

朝阳初升,薄雾尚未完全散尽,汴梁人民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带刀的捕快,骑马的军人,卖东西的小摊贩……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忙碌而有序。

汴梁街头,十字路口京师大饭店。

忽然一个破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