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非数据、现场信息一冒头就敲掉它。”任意一个“非数据、现场信息”发生瞬间的最佳对应,取决于偶然碰上此种情况的工人自身瞬间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现场能力,带有突发性、自发性、自决策、自律性等诸多特点,取决于是否有聪明的员工和有活力的组织。如果现场能力足够强,问题还没有来得及产生,第二层次物量信息和第三层次的货币信息,就已经解决了。
TPS 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注重在过程中将一切可能形成的隐患全部消除。一道道程序已经保证产品得以无瑕疵地出厂,他们没有质检人员,也没有加工庞大数据的ERP系统。ERP在中国已经流行几年了,而真正成功的却很少。原因是““二手货””数据的真实性成了很大的问题,而其中暗含的判断是,“以数据来分析实事”,当这些数据本身滞后而且充满错觉时,再依据它们来控制现场的“隐性知识领域”,就有点不对路了。
这些道理看上去简单,但是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隔靴搔痒。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参观了一个配件厂。这个工厂的社长是从现场员工晋升的,他对工厂里的每一架车床和每一个现场人员,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他说,现场员工愿意从高管那里接受指令,这样一切后果由高管负责。而一旦把行事的决策权交给他,实际上就赋予了他极大的责任,他就必须对每一个细节和后果负责。看看我们懵懂的表情,他便用了一个杀人案的例子来给我们解释。
比如,一个凶手刺杀一个人。如果有一个人将刺杀的现场拍下来,这样在此后的破案过程中,就有了现场证据,很容易逮住凶手。这张现场照片就是第二纬度的信息。如果现场没有被拍照,案发后只能成立专门的破案小组,集结各种专家,还原现场,并分析杀人者和被杀者的各种可能线索。这就需要将现场信息进一步提炼为第三纬度的信息。显然,这个纬度的信息收集处理成本高,而且破案的难度加大了许多倍。而这两个层面的信息,都是事后的。现场被刺者的瞬间反应,是赶紧退身避让或是用手或物件把这把刀子挡开,活命是第一位的。这就是第一层次的非数据、现场信息。因此,丰田生产方式将追求最佳答案的权力和思考的权力,义无反顾地交给了一线员工。
现场神灵落脚在现场能力上。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运作现场都是以“非数据、现场信息”和“隐性知识”为主角的领域。TPS正是抓住了现场的这个特点,由现场工人团队协作、自主设计、自定适应性规则、自律自治,从而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活力组织。
大野耐一说,“TPS是一场意识革命”。我体会,这个“意识革命”,首先是革““二手货””的命!当人们把焦点真正对准现场,真正对准真问题,无谓的争执就少了,公司的效率也就有了革命性的提高。但愿这场“意识革命”能够在中国制造业来得更快更凶猛一些。
答案永远在现场的中国验证
没有一个人的观察和判断是周全的。而恰恰是那些不周全的棱角或者缺憾,更能激活读者内心的积淀。但是也别以为,这种思想会受普遍欢迎。30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搬移美国管理的那些做法,我们把它们奉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宝典,突然跑出个人说中国管理错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争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管理的迷失(7)
2008年参与一家民企的总经理办公会时,我说丰田生产方式强调好的产品、聪明的员工和灵活的组织,而中国公司庞大的管理团队有时等同于管理官僚,对企业突围是个负累和阻碍,因为高管有扩大自己地盘的诉求,不管这种拓展对企业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
一位高管很不喜欢我的这些话。他是营销总监,在这个管理团队中,是知识水平最高的人,平时有智多星的美誉。当我的话一落音,他就率先反对说:“现场员工都是愚蠢的,不是聪明的。聪明的会不听指挥,不遵守规则。许多企业都说不用聪明员工。对企业来说,规则是第一位的。你说的这些东西不符合中国实际。”
中文真棒。同样一个“聪明”,在我的话语里是说那些对眼下所做的事情投入热情和智慧,显现出极大创造力这样一个事实,而他却抓住对那些特定场合玩小聪明不认真做事的“聪明”,把我的“聪明”置换成他的“聪明”,然后再搜索理由反驳我的“无知”。
我指出了这样的区别,但没有纠缠于概念。我强调,丰田生产方式,在中国天津丰田运营得很好,在巴西丰田运营得很好,在印度丰田运营得很好,在欧美丰田也运营得很好。这就说明,丰田方式不只是能适应日本人,也能适应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人,当然也能适应中国人。不只是日本丰田有聪明的员工,天津丰田也有聪明的员工。
将天津丰田与日本丰田等同,又让他抓住了把柄。他说,天津丰田出的汽车,质量品质就是达不到日本原装出产的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就说明丰田方式在中国运转得不好。我不由得对他的口才连连称赞。我意识到,跟着他走,无论如何他都会找到理由。我想到了一个案例,便改变话题,跟他们十几个人一起作起案例分析了。
有这样一个建材公司,曾经销售额上亿元,目前却陷入了困境:销售停滞不前、产品研发滞后、生产效率低下,客户投诉多,资金吃紧。董事长不得不更换CEO。新CEO李上任一个月,经过跟董事长和员工谈话、关键客户访谈和一系列小型座谈会,他发现营销总监问题突出: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吃回扣等。李决定换人,董事长也早有此意,只是顾及总监的资格老、客户影响大,而且8个大区经理和20个营销主管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李总不信邪,他决定立马执行,销售总监被辞退。8个大区经理和17个主管递交了辞呈,一共25份辞呈一并交到了他的办公桌上,李总大笔一挥,“同意!”
我的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公司?如果你执掌该公司,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这个案例我在许多互动场合都过引用。一次在清华大学总裁班上,有个总裁说,你这个案例太简单了,这是小学生的水平,我们都是博士了。我说你先慢点下结论,就是个学龄前儿童的思考题,你也先把它解读出来再说,简单的故事中通常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位企业家曾经跟我交流说,这十几年来,指导他经营企业的,就是《读者》。《读者》的故事都很简单,但是中国最有才学的教授,也不见得能解读其中的每个故事。有个浙江的老板参加了我三天两夜的课,他的反应是,做了这个案例,三天的课都值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按照每一个人的方案去做,只要你是认真负责的人,最后都会有一条路出来。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关键是出了新问题以后的应对方式。而应对方式,是你做企业的术和道的总体展现。
中国管理的迷失(8)
这个互动案例,一旦掉进对李总对错的讨论,就因为扯不清而着相了。许多高管往往纠缠于这个事情的对错与分寸,都感觉李总的做法过于草率。这个案例真正看功夫的,是学员能否跳出是非对错的窘境,直接从现实的结果,找出成因。
这是一家民企的真实案例,公司经过CEO李的急剧调整后,业绩开始大幅度上升,摆脱了困局。这家企业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找我咨询。我先跟董事长和新CEO一起分析了公司陷入困局的原因。表面上看,是营销总监及其团队出了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董事长和前任CEO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深入一线了。他们不接触员工和客户,与企业运作有一个隔膜,因此就不得不完全依赖营销总监。长期以往,营销总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滋生了。营销总监吃回扣,他的营销团队也有一些人跟着吃回扣。经销商是喜欢你的员工吃回扣,又怕你的员工吃回扣。你吃回扣,就有短处捏在他手里,他就可以要求更多的优惠政策,拖欠更多的货款。在公司账上是应收账款,而实际上已经落入营销员和经销商口袋里了。但是,经销商又很惧怕这样的勾当,因为公司早晚会发现其中的猫腻。所以,只要公司一二把手,常常到客户那里去,常常到一线员工那里去,这种局面就绝对可以避免。
董事长为什么对企业运作产生隔膜了呢?销售额1亿元的公司,是个小公司,这样的公司处于由销售决定公司发展的阶段。销售上去了,公司的业绩就上去了。在这样的小公司,老板通常是盯得很紧的。我去跟他董事长聊了,我说老板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进钱的路太容易,你没把这个企业当一回事,老板如果不把一个企业当做自己的命,你怎么能希望别人把你的企业当成他的命呢?老板不把企业当做命,老板与企业运作有了隔膜,由此就会形成一种很糟糕的企业文化。老板对企业运作的了解,满足于听高管的汇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拉帮结派吃回扣这样的局面。
董事长和CEO在听了我的分析后,重新找回了创业时的激情,又开始去走访客户和一线员工。结果发现,一线员工热情很高,经销商和客户配合得也很积极。本来以为是很难的事情,可是一走近客户和员工,问题和困难都消失了。
皇明太阳能的黄鸣董事长听过我的课,他对这个案例特有感觉。他跟我说,2004年他的公司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他任命了两位营销副总,却遭到了营销团队的集体抵制,当时他很困惑。困顿中的黄鸣,偶然看到杰克·韦尔奇在电视上说:“有能力、有业绩、有人脉、有影响力,但是对企业文化不认同的人,对企业伤害最大。”黄鸣当机立断,解聘了300多位营销主管,紧跟着又清理了700多名营销员。1 000多人离职,非但没有使公司业绩下滑,反而使得下一年公司业绩有了70%的增长。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年路强化带着100多人的营销团队在一个早上离开了创维,没想到的是,创维没有倒下,反而有了更大的发展。
或许,矫枉必须过正。开弓没有回头箭,做企业必须有许多种妥协。可是,一旦高层管理者与公司文化发生了冲突,已经可以聚合众人公开挑战公司规矩了,这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