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明一进屋,范氏就向他问到:“你给我绑的什么东西?这么勒得慌?”
华友明疑惑的道:“我给你绑什么了?我起来就去拉屎了,哪里动过你?”
范氏道:“不是你干的,难道是歹人进来了?”只此一说,范氏便觉得无了脸面,羞臊得面红耳赤,用双手捂住脸,“呜呜”地哭了起来,边哭边道:“我不能活了,我被歹人糟践了……”
华友明懊恨的道:“我刚上了个茅房,只转眼的工夫,怎么会出这事……”他恨自己出去没将屋门锁上,让歹人溜了进来,可是,多少年了,不都是这样吗?哪有天都快亮了,上个茅房还要锁上屋门的?他悔恨交加,一腚坐在地上,用双手捶打着自己的脑袋。
范氏的哭叫声惊动了后院的华老夫人,心思:听这动静,一定是出了大事,不然,儿媳这么贤淑、稳重,从未吵闹过,现在都这般岁数的人了,怎么会这样大呼小叫的?于是,叫着华老先生,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来到前院。华老夫人顾不得敲门,直奔进范氏房里,见范氏赤着臂膀,双手捂着脸,痛不欲生一般,又听到她哭诉,华老夫人立时明白了,儿媳是遭了歹人的侵害,不禁怔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片刻,华老夫人稳下心情,见范氏一直在哭喊,劝道:“莺她娘,别哭了,这大清早的,传将出去多不好?”
范氏听后心里也立时明白过来:家丑不可外扬。这等丑事,若传扬出去,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更是毁了华家的名声,就连自己的几个女儿也抬不起头来了。于是便强忍住耻辱,止住声,将那一腔的屈辱和仇恨都撒在了肚上的红包裹上,象发了疯一般,又捶又打,又撕又扯。
华老夫人这才注意到绑在范氏肚子上的红绸布包,本能地问到:“这是什么?”
范氏流着泪,一边撕扯着一边道:“娘,我也不知道,刚才我醒了就有,准是那歹人给绑的……”
华老夫人只觉得范氏肚子上的这红绸布包不这么简单,忙道:“莺她娘,快别动……”
范氏只感到这东西是个耻辱,哪里停得住手?
再说华老先生,刚才随华老夫人来到前院,他不能进儿媳的屋里,在门外急得团团直转。听出些端倪后,心想:我华氏数百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未行恶。可我华氏一族,却是人丁不旺,五世单传,现又面临绝后之险。今儿媳又遭厄运,老天对我华氏一家怎么如此不公啊!不禁心中涌起无比委屈,情不自禁地向着苍天大呼道:“老天爷,你怎么这样对我们呀……”禁不住老泪纵横。
华老先生颤颤巍巍走到香台前,面向香炉,双手合十,祈祷道:“苍天在上,列祖列宗……”还未念祷完,却见香炉下压着一封书信,赶忙取过来。见那信封上画着祥云图案,还写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华老先生不认得,急忙用颤抖着的手取出信函,那信函的抬头处也画着祥云图案,下面的字倒是认识,但却因老眼昏花,看不清楚。他觉得这信一定与儿媳的事有关,急忙呼喊到:“明儿,快来……”
华友明听到老父亲喊,以为老父亲因着急上火,又生了状况,赶忙爬起来向外跑。
华友明刚跑出屋门,华老先生就颤颤巍巍地将信函递给华友明,迫不及待的道:“快……快看看这里说了些什么……”
华友明赶忙接过信函,迅速扫了一眼,立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哭喊到:“爹……”
华老先生以为这信真是歹人留下的,心里“咯噔”地一惊,摇摇晃晃差点摔倒。强打着精神,颤抖着声音,道:“怎么回事?”
华友明流着泪,道:“爹,神灵保佑咱了……”
华老先生疑惑的道:“究竟怎么回事?”又用颤抖的手指着那信函,道:“快、快给爹念念……”声音激动得发颤。
华友明情不自禁地点着头,双手捧着信函,流着热泪,念道:“华老先生台鉴:华氏一宗,廿世悬壶,育百杏林,诊千万病,救万众命,世人敬仰,功德无量。然,五世单传,神灵感伤。为褒扬其德,本尊赐你华氏二子。一子中科及弟,官拜宰丞;一子悬壶济世,造福百姓。自此伊始,人丁兴旺,门庭荣耀……”
华老先生听到这,高兴地惊呼:“儿啊!娘娘送子来了……”华友明还未反应过来,华老先生又道:“快、快,莫让你媳妇动……。”
华友明这才明白了,慌忙跑进屋里,扑上去,死死地抱住妻子撕扯红绸布包的手,高兴地哭喊到:“莺她娘,咱们有后了……”
果然,三日后,范氏肚子上的红绸布包瘪了,红布带松了。一月后便有了反应,如怀女儿时一样。第二年秋天,范氏生下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这两个孩儿眉清目秀,全家人高兴至极。华老先生为两个孙子取名为“思恩”与“念恩”。
华家大摆满月酒,广施慈善。消息传开,街头港尾,议论纷纷,无不称颂华氏功德。成为佳话。
华氏更是不忘佛仙殿之恩,请了高香,备了百丈红绸、百两白银及其他供奉之物,装了满满一马车,来佛仙殿还愿。佛仙殿更是美名远扬。
思恩与念恩,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十三岁同中秀才。自此后,次子念恩尤喜学医,无意再取功名,家人知有神仙箴言,也不再强求,便传他医术。念恩好学思进,博览群书,医术突飞猛进,三十多岁就成为名医。他膝下有三子两女,子孙满堂,尊享过五世同堂天伦之乐之后,才安详辞世。
长子思恩,却是心无旁骛,专心攻读。首次大试,便摘得头榜状元,自此步入仕途。因其德能具优,三十二岁耀升耶律国丞相,成为一代贤臣,一生辅佐三代君王,为耶律国鞠躬尽瘁。其子孙众多,满门贤人,八十三岁善终。
这均是后话,不表。
回头再说牡丹仙子,辞离耶律国国都,回到大唐国洛阳行宫,降云朵于暖阁门前,收起云朵,悄悄推门进了暖阁。她不想惊动桃花仙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便蹑手蹑脚走到自己床前,刚要上床躺下,却听身后桃花仙子道:“好啊!夜里你去了哪里?”直惊得牡丹仙子浑身打了个激凌。
这正是:神灵不忘善德人,赐福兴旺一满门。劝君多做善义事,荫泽妻女与子孙。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