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话也中肯,言下之意自是要赵钰明确下圣旨召回。论理述职虽是朝廷规矩,但地方上的官员若实在来不了也可告假延后,这些都是吏部和兵部操心。
赵钰也明白,垂眸道:“可召回三王回京述职,即便不敢抗旨,也怕他们暗中做些手脚。”
柳安心想老北静王一死,其他三王只怕都不敢回京,还是要给个甜头吊着他们才是。思忖片刻后便道:“陛下,明面上三封圣旨召三王回京,暗地里下密旨,就说要商议番邦事宜务必回京。天使也可说些诸如后宫选秀似是而非的事,也好勾着他们。”
此言一出,诸人都悄悄看过去,心中感叹柳安此人急智。赵钰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便道:“那番邦事宜,就说火器营里新研制的火器如何?”
言罢见众人都看过来,一笑道:“这是没有的事,但拿这个引着他们过来也不多。”
王治仪见赵钰这般怔愣一下,有些无奈道:“陛下为一国之君,不可言而无信。更何况等三王进京,又拿不出火器来,他们知道了岂有不说的?”
火器威力大是众人皆知的,三王虽说远在边关,但一应粮饷武器等都有朝廷配发。若得知神机营果真有新式火器,不论真假也是要回京看看的,毕竟谁也想不到堂堂帝王之尊还会忽悠人。
柳安劝道:“王阁老何必如此说,如此乱臣贼子难不成还要让他们回京后再回去?”
王常鸣对老北静王的死因颇有几分猜测,可北静太妃和如今的北静王都无异议,想必是老北静王果真被抓住了把柄。可三王不同与兵权被夺的北静王,若三王在京有个三长两短,恐怕三王留下的子嗣不会善了。
他并未莽撞的提起北静王旧事,而是道:“三王驻守之地仍有精兵强将,若三王不回去,只怕这些地方也难保太平。”
赵钰一笑,只道:“若不去寻,谁知道有没有甘愿前往三地驻守夺权的人呢?”
兵部尚书闻言心中一紧,难不成他们私下里说的话被陛下知道了不成?他小心看了一眼,见赵钰与柳安均面无异色这才放下心。
兵部尚书道:“陛下所言极是,大丈夫功在安定四方,若听闻有此建功立业之机岂有不去的道理。”他佯装思忖,随后才道:“臣愿为陛下分忧,暗访各位将军。”
王常鸣等心中暗骂让他得个巧宗儿,谁不知道能去外领兵建功立业是好事。他上前与人说,平白让他落个人情。
赵钰也没说不允,只笑道:“那此事便交给你了。去年和今年的武进士你也挑几个好的,到时候一同到外面去长长经验。”
兵部尚书连忙应下,虽说顾忌着场景不敢笑出来,但眼角眉梢全是笑意。旁人见了心里难免嫉妒些,可他们并非兵部的人,便是强行要来差事也未必能做好。
赵钰又道:“昭毅将军南下募军,日后也好替了东宁郡王。你时常也注意那边的动向,若有缺什么的定要解决,若有无法做主的就来回我。”
“是。”
众人心中不免纳罕,没想到昭毅将军看着不声不响的却圣宠优渥。王常鸣记起赵钰昔日在东海的旧事,心中也明白些许。
昭毅将军虽说是个武将,但与陛下很有几分香火情,日后也极有可能领兵在外权势一方。只可惜先前没能交好,如今再去交好未免显得刻意了。
他们大致商议好后,赵钰就让张学士写下三份圣旨,随即指派三个常跟在自己身旁的内侍分别前去宣旨。这些内侍也都聪明,又得了刘康叮嘱的话术,明白这次的任务就是务必将三王召回京。
三个内侍即刻带着圣旨前去调遣护送的兵马,在细细问清楚陛下的态度后便带人出发。
柳安见都快到午时,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便悄悄出去吩咐御膳房送些点心来。到时候也好先垫垫肚子,免得这些大人们年高体弱受不住。
里头赵钰注意到这些,待柳安回来时悄悄捏了捏他的手心。
赵钰道:“三王如何暂且不说,如今戎狄因为有互市能换些盐和粮食、内部又不平稳,今年才安定些。至于海上,既然朕下定决心组建海军,又有神机营在,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王常鸣闻言也道:“南边多瘴气,又有毒虫毒草,若打起来也是两败俱伤。至于西边更是高原高山沙漠,他们又地广人稀,轻易不敢打。”
王治仪道:“都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陛下不妨也如同戎狄一般。”
赵钰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抬头就见喜春带着人悄悄送了点心上来。便说道:“若饿了也吃两块儿垫垫,免得体力不支。”
见内侍们一一摆好,他便接着道:“戎狄能开互市是因为北方在朝廷手里,但其他地方却未必。倒也不必忙,王治仪、王常鸣、苏益、徐晋城、江利,你们五人先一同拟定西方把里该如何稳定,回头上一份折子。”
赵钰言语间已经将仍是侍郎的苏益与兵部、工部的两位尚书并列,心中打算将苏益提到户部尚书的位置。毕竟一部尚书也是重臣,空缺这些日子也够了。
况且苏益的侄子马上要到葭州,赵钰也打算抬一抬苏家,好给苏泽一些助益。还有吏部的左侍郎裴琥,因为裴家的事被罢官,现在吏部还有个侍郎的位置空出来。
这些日子不少人都在朝堂上争着表现,就是为了争这两个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