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专栏是什么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女人呢,平均地说,一般地说,缺乏雄心,就像缺乏雄激素。对此,没有好坏之分,一律坏话,叫做“雌伏”,叫做“婆婆妈妈”。

我对雌雄之心的区别,知道得太清楚:随便给哪一家打个电话,如果是男人接话回答,就是一片雄心之论;女人接话,就是一场婆妈之谈,细琐唠叨,功效如安眠药。所以我每夜睡前,喜欢听女友聊天。

男人的雄心之论,实在叫人害怕得睡不着,着实为他们担心:少数雄心未受挫的男子,说起话来,整个世界流淌着可能性,天下则他的天下,没有屋顶罩住,上天可以飞或飘,下海可以游或梦。其余的男人,则是没完没了在倒雄心受挫的苦水,说愤世嫉俗的酸话,如果暂时还不是他的天下,肯定是什么人在搞阴谋,会使命运之神没有看到世界的未来在他的身上。

这些男人也不想想,这个世界上,雄心比机会多几十万倍。命运能让几个人的雄心得逞?个个都当主角,让谁当配角,谁当观众?台下的人都跑到台上来了,舞台太小,这戏就演不了。

惟一的区别在于:识事务的男人,收缩雄心,散淡闲适,称为道家;或是先追求精神超拔,下辈子轮回后再来,称为佛家;不向命运低头的男人,整日满口不平之气,依然满腹经论指点江山,称为儒家。三家说话角度不同,出发点实际上差别不大,还是要与世界决一雌雄。

还有另一种雄心未得逞的男人,专门吹征服女人如何了得。若有过几个女友,会说成几十个女友,表示他的雄壮志气,特别吸引力。有一个特别让我恶心的男人B,专说曾经让女人自杀的光荣历史。身高一米八二,眼睛很迷人,会拉小提琴,他说小提琴就是女人,没女人不围着他转,就像小提琴绕着他的脖子。我与他在一个Party遇见,他抽着烟,一下子就猜准我身上的香水味。他说他的香水知识,全来自女人。他说有一次他为两个女人买礼物,在北京最好的商店同时买二瓶香水,都是Chanel No19。

我问他为什么要买相同的礼物?

他说,因为那段时间他与那两个女友相处密切,而且为了不让她们彼此知道。后来,他又买了两瓶Poison(毒药)名牌香水,给这两个女人。

为什么?我问。

因为他决定同时离开两人。没有一个会有能力把他追回来,因为他对女人是决不回头的。还不如暗示她们两个不如干脆自杀。

B的话,令我不寒而栗,不是怕他,也不是相信有那么多女人为他自杀--没有几个女人会笨到如此地步--而是惊奇:男人中竟然有这样的低智商自大狂!依然是个让人担心的睡不着的角色!

我赶快与他中断谈话,转到一个人少的角落,另一女友端着酒也转了过来,她无意中听了B与我的全部谈话。她摇摇头,说这个人永远长不大,无知识:“关于香水的话,还是我教他的,我告诉他我最喜欢的是Chanel No5。这个男人怎么记不住,编故事细节要准确。”

这下子轮到我转过身来看这个女人了:可不是吗?男人管逼死人命的大事,女人管走上死路的具体细节。

所以我期待女人拿起电话,我可以享受地听到她的仙人球竟然开出红白紫三朵花,很吉祥;她的小京巴狗竟然开始怀孕,肯定是邻居家野狗耍流氓,如果基因没有被污染,肯定送我一条小狗;或是孩子尚不到十岁,竟然快写完一本小说,从同性恋到异性恋,大讲男性雄心壮志,才华横溢,看来会是一个托尔斯泰。真了不起--到此电话可以结束,小男人也危险,我也够困了。

为什么孔老夫子抱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因为孔子带一大帮野心青年,周游列国抢官做,当过此国或彼国的大官,而且卷入政争。假如没有女子加小人把他拉回家,他就没法余生关在草屋里述而不作,成为历史第一牢骚家,而早就在某国被政敌砍掉脑袋,历史就少了一堆自以为聪明的话头。

当然也有巾帼英雄,中国传世第一人花木兰,此人无数战场拼杀,竟然从来没受过伤,更不用说十八年没有脱下盔甲衣服洗过澡之难,尤其每次小便竟能完全隐藏,到荒漠地带干脆整日不撒尿,真是历史第一奇事。这种英雄,我希望女人们不要做。

外国传世第一人,称为圣女贞德。此人在法军全面失败退居一隅时,振臂一呼,全军振奋。结局当然很惨:被法军中嫉妒的将领出卖,烧死在火刑柱上,罪名是“巫女”。我想她也是巫术中人,不然哪能让全军听令?

铁血宰相俾士麦,如果遇到个慈禧当政,抽用军费建花园,又有什么办法?所以雌威加雄心,最要不得。Feminism,先前译为“女权主义”,现译为“女性主义”,我举双手赞成。不是说女人应当把“权”拱手让给男人,而是说女权成了主义,与男权主义一样危险。

请想一下,全人类每个人一概雄心勃勃,这日子还过不过?我每天临睡前的电话粥还煲不煲?

赵毅衡 视界

赵毅衡。男,生于广西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自1988年至今: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教授(Reader)。

主要中文著作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符号学导论》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学创作有:《居士林的阿辽沙》中篇,1994,《沙漠与沙》长篇,1995;主要译著有:《美国现代诗选》、《化身博士》等。

赵毅衡的随笔文章,手法故意朴实,从多视角、别人不屑入手的层面诠释出常规问题的令人撼动的文化意识,折射出思想的广阔。

把希特勒写成一个人?

希特勒是人还是魔鬼?这好像是个弱智问题,或者只是战时宣传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把希特勒写成魔鬼,实际上是不仅为希特勒开脱(“反基督”也有其历史使命要完成),也为一代德国人的错误开脱(人如何能抵挡魔鬼煽惑之蠹?)只有把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来分析,才能真正得出历史教训,使今后世代不再重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惨剧。

历史家,传记家,已经做了半个世纪工作。从五十年代起,就有不少卖座的希特勒书籍出版。但是很少有小说这样做。十年前我翻美国后现代先锋作家戴文坡的短篇小说“铜色叶子红叶子”,写希特勒去看望尼采已经高龄的妹妹,全篇用的是“戈倍尔式”夸而无当的恭维赞美调子。有读者指责说,这篇小说是在赞美希特勒,实际上稍有一点艺术敏感的人,都会明白,这篇小说是在反讽:言词可以多么虚假,“善行”可以如何虚伪。使我悲伤的是,许多读者竟然看不到此中奥妙。

2004年,德国上演了据说是第一部德国人拍摄的希特勒“传记片”《崩溃》(Der Untergang),以希特勒最后的速记员视角,写希特勒自杀前在地下指挥所度过的最后12天。全片用的是“超级现实主义”,极度写实,上半部甚至相当沉闷。在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氛中,希特勒从容举行婚礼再自杀,对服务人员彬彬有礼;而毒死自己的六个孩子然后自杀的戈倍尔夫妇,也似乎成了从容“就义”的样本。

此片在德国引发巨大争论,也挑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的兴趣。由于全片集中在被困与地下的12天,没有任何“倒述”,说说希特勒是如何弄到这个局面,罪有应得的历史就基本上没有涉及。导演赫西毕尔格(Oliver Hirschbiegel)有意用冷静的纪实风格,剔除戏剧化的张扬,使得希特勒及其党徒一如平常人。

在影片引发的争论中,不少人欢呼:德国人终于成熟到能够自己冷静地对待自己的过去。这话是什么意思?当然德国人有权叙述德国的历史。实际上德国人一向拍二战电影,1981年的《潜水艇》(Das Boot)拍得实在出色,简直是英雄主义的颂歌。这些评者是说,德国人终于有机会自己演出希特勒。

英国恐怕是对这个问题最敏感的国家。2005年刚开始,BBC电视台就回敬了一部电影《阿道尔夫舅舅》(Uncle Adolf),看得出来是一部投资不大的电视电影,但是编剧威廉斯(Nigel Williams)和导演兰腾(Nicolas Renton)取得了引人深思的成功。

电影取材自基本真实的历史:希特勒在二十年代末纳粹党政治暴发的时期,在慕尼黑与他的继母之孙女盖莉。劳巴尔(Geli Laubal)有三年之久的恋爱。

()免费TXT小说下载

既为恋爱,当然是有感情的人之所为。但是希特勒对盖莉多方控制,容不得盖莉对任何别的男人感兴趣。1931年9月8日,盖莉与希特勒大吵一场后,在希特勒的公寓开枪自杀,此事史有明载,只是原因不详。有关见证人如希特勒当时的卫士等,到1945年后才能开口,众说纷纭,已经无法查证。

这部电影编剧的出色之处,在于把希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