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顺五色……》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诊脉的技巧。
以前,景阳接受过的理论与方法,与它有些差异,多数都是学院老师教出来的。
总纲来自于中医大家后来收集、整理编撰。
如洪脉、数脉、滑脉等等这些。
但这些脉象在理解上,对想要学好中医的人来说,如同盲人摸象。
就拿洪脉举例来说,单一个洪字,能解释出来的意思就有好几种。
洪,洪水,其象像洪水奔涌,脉象浮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教材中的解释,指当人体内的邪热炽盛时,邪热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
此时因脉管中的血液远远不及阳气的强盛。
因此导致脉管扩张,出现脉来洪大,脉去稍减的象。
可是,如果要把洪脉理解透,很难。
造成脉管中血液反常的情况,有寒热虚实的特殊情况。
寒则收,当身体受寒,脉管也会收缩。
你单摸出洪脉,还要判断是寒邪、热邪,是阴虚,是阴实,这无疑给把脉增加了负担。
血液粘稠,未必不会呈现出洪脉之象。
但李自承送这本书,给出了景阳在医学院学不到的一种技巧。
它是配合着呼吸与脉数来诊脉的,与黄帝内经类似,但说法不同。
人一息脉二动曰平。
人一息脉三动曰擅,三擅者夺精。
人一息脉四动曰澶,澶者夺血。
人一息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息脉五动曰暴,暴者夺精死。
人一息脉六动曰重,重者死。
人三息脉一动曰静,静者夺血。
这些内容,增加了景阳诊脉的参考方向,只是这些擅、夺血、少气与暴,往往不能单纯用字面意思去理解。
它左证了黄帝内经在于诊脉上的理论,只是历史不可考,到底是这本书先有,还是黄帝内经先有。
不得而知。
黄帝内经上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这些理论都在告诉景阳一个道理。
脉象这种东西,只能做发掘人疾病的一种参考工具,而如何把这套工具用好,就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参照物。
这个参照物,就是常人。
很多脉象的参考,就是需要以常人的标准,来定义病人。
如果一个人脉象表现出洪,但这人天生力气大,就是比普通人更强壮,表现出洪脉,不一定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