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摆谱是官场、商场上的事,那些有修养的、有文化的人不会这样,比如知名的学者、专家。当然,学者们一般不愿意在金钱上争强斗狠(也不尽然,现今学者的“贵族化”、商业化趋势正日益增加),但对自己的教授职称、行政头衔、社会职务,学者们绝对不会遮掩。这一点,看看他们的名片和文章末尾的自我介绍就知道了。经常向名家约稿、组织会议的人士感慨说,随着职位的提升、知名度的增加,这些老伙计越来越难请得动,胃口也越来越大了。
还有人说,那些功成名就者,比如比尔·盖茨、李嘉诚,恐怕不再需要刻意摆谱了吧?比尔·盖茨会为买到了打折物品兴奋不已,请同事吃饭吃的是廉价的热狗;李嘉诚现在的衣着和30年前没有什么两样,手上戴的是一块20多年前买的精工表,价值400港元。或许真是这样,比尔·盖茨、李嘉诚已经不需要摆谱了——他们拥有的一切已经明摆着了,天下有几人不知?问题是,天下有几个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绝大多数人仍然处在进取、求索的路途上,需要绞尽脑汁提升人们对自己的印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人都在摆谱!(2)
换一个角度思考,比尔·盖茨和李嘉诚也未必不需要摆谱。虽然他们不再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名声,但仍然有维护自己的领袖地位、显示自己的智慧与道德的需要,仍然希望社会给自己一个好评。比尔·盖茨多次对人说,与其说他有钱,还不如说他是“软件产业的卓越开拓者与领导者”更让他感到高兴。这两年,他津津乐道的是如何以自己的财富帮助更多的人;李嘉诚虽然不承认自己是真的“超人”,但面对华人企业家的“顶礼膜拜”,他仍然非常乐意传播自己有关诚信、分享的商业理念,乐意一再讲述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简朴生活,更乐意展示一个成功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即使比尔·盖茨与李嘉诚自己不需要再“装模作样”了,但他的助手和形象顾问们绝对不愿让自己的老板低了价码。不够级别的人、不够分量的场合,是绝对不能让老板出面的。每一次露面、会谈的内容与形式,无不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他们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也绝对不敢随便租个便宜的写字楼。否则,银行、媒体和合作伙伴都会问,他这阵子是不是资金紧张了?是不是外强中干了?
让我们看一看比尔·盖茨在中国的一次访问吧:
2004年6月30日、7月1日两天,比尔·盖茨进行了他的第九次“访华”。人还没到,媒体上的宣传已是铺天盖地。和以往到访一样,盖茨的短短两天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6月30日上午,拜会国务院总理###;下午和晚上,分别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开幕式和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的微软中国CEO峰会,并作主题演讲。
7月1日,盖茨参加了###和微软中国公司共同举办的百间计算机教室启动仪式。当天一早,盖茨来到位于西单的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和师生代表一同在校园里种下了一棵松树,并接受了专程从西藏赶过来的学生献上的哈达。###副部长陈小娅、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等一同参加。
随后,盖茨出席了由微软公司举办的“新一代软件技术展望大会”。来自北京高校的近3000名学生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超过2000多名的软件开发人员参加大会。
下午,比尔·盖茨举行了在京的少数几家媒体见面会。为了避免留给记者们太多发问的时间,见面会安排在下午4时30分开始,并在1个小时之内结束。
两天的时间内,盖茨参加了三场高峰会议,拜会了中国总理,和###联手开展活动,可谓马不停蹄。这些活动规格高,场面隆重,盖茨始终是现场的焦点。他在众多助手和保镖的前呼后拥下进入会场,发言之后匆匆离席。从这些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盖茨的行程经过了周密的设计和精心的“包装”,以充分显示他的领袖地位,维护他的神话般的形象。
这种地位和形象即使对盖茨本人无关紧要,对微软也至关重要。有评论说,盖茨此次来华的目的,是以个人明星效应掀起微软新一轮的政府公关和市场推广高潮,树立在中国市场的正面形象。让我们试着作一些假设:如果盖茨参加的是一般性的行业会议,如果没有足够高级别的人物接待他,如果他到中国不是有据可查的“第九次”而是N次,如果他在中国长时间停留而置于媒体的视线中,如果他在会场上和其他嘉宾一样坐在台下并自始至终听完全场,那么我们敢肯定地说,他在中国的场面不会这么“热闹”,他的形象会很快变得平常。
经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士的多方面考察,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几乎人人都在摆谱!
这个说法确实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在人们的印象中,摆谱就是“摆架子”、“讲排场”,就是“装腔作势”和“自高自大”,差不多等同于虚伪和做作。是啊,这样的理解大体不错。不过尽管如此,只要是一个处于社会关系中的成年人,只要他(她)想让自己看上去更强大、更有尊严,注定将难以免“俗”。
人人都在摆谱!(3)
摆谱在现实生活中如此普遍,超越了收入、文化、职务等各方面的界限,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本能。有权有势者是这样,向上攀爬者是这样,名成利就者是这样,寻常百姓也是这样。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小心翼翼地、处心积虑地摆着谱,以让自己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区别仅仅是:摆谱的次数是多是少?水平是高是低?效果是好是坏?
有虚名也有实利(1)
人们为什么要摆谱?因为他们有欲望!
欲望是摆谱的催产素。摆谱的欲望有两种情形:第一,希望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是一个“尊贵的”、“有身份”的人;第二,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断提高,超出自己目前的身价与地位。
煞费苦心,为的只是他人的某种看法与评价。我们似乎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好评而活着。是的,这正是每一个社会人的生存现实。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幸福程度有多大,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是别人如何看待——如果别人都以艳羡的、尊敬的眼光看着你,你差不多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从原始时代起,为了得到族人的认同,为了一个勇士的称谓,无数青壮年甘愿以死相拼。今天,大多数社会学家相信,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你在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所谓“自我”,不过是一个“镜中我”。每个人的一生注定要与别人纠缠在一起,为博得别人的尊重而操劳不止。
西楚霸王项羽攻克秦都咸阳、纵火焚烧阿房宫后,有人劝他在富饶且地理位置优越的关中定都。此时的项羽却想着引兵东归,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外表粗鲁、豪放的项羽,也把衣锦还乡当成人生的一大追求。数年之前,他带着八千江东弟子造反,如今胜利在望,他太希望向父老乡亲们炫耀一番了。
但项羽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兵败之后,他宁可自刎于乌江,也不肯过江以图东山再起,因为“无脸见江东父老”。
倒是他的死对头刘邦如愿以偿。刘邦刚做了皇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带领一大班文臣武将,浩浩荡荡回到故乡。元代睢景臣在《高祖还乡》中,描写了刘邦得意洋洋衣锦还乡时的情景:“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想当年,刘邦不过是一个出身寒微、衣食无着的市井小儿,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嘲弄他、呵斥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