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新兵编前先选吏(第1页)

第九十一章 新兵编前先选吏(第1页)

这另外一事,就是编伍新兵此事。

郭孝恪没有意见。

却这郭孝恪,虽名义上是李善道的副手,是黎阳仓的副留守,但他最早投奔的是李密,深得李密的欣赏,称赞他是“汝、颍之奇才”,后又被李密任给徐世绩,现其本官是徐世绩右武候大将军府的长史,系乃右武候大将军府一干属吏的首吏,今其在黎阳仓,实际上“副留守”此明职外,他还有暗的两层身份,一个是类同李密的“监军”,一个是和刘胡儿一起,代表着徐世绩,是以,无论黎阳仓的大小事宜,李善道总是得先和他商量一下,才好落实。

好在郭孝恪此人,除了好奢侈以外,人确实豪气,不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小人,李善道与他之间的关系,尽管并不很亲近,——俩人毕竟之前不熟,又限於他“李密监军”、“徐世绩代表”的身份,李善道也不好太主动地与他走得太近,但整体来说,俩人相处得还不错。

李善道礼敬他,包括连一接到徐世绩转的李密的命令,郭孝恪没有告知李善道,就照令行事,便即不再任由饥民入仓自取粮,李善道也不为“维护”自己“黎阳留守”的身份而责难他,——李善道知其性子,知他没告诉自己,不是没拿自己当回事,全然是因此令乃出自李密、又是徐世绩转下之故;反过来,郭孝恪也不以自己“监军”等等的隐含身份,自高自大,为难李善道,和李善道共事的这段日子,但凡李善道所提之议,他也都会同意。

总而言之,两个人相处得不坏,彼此关系,不算亲近,也不疏远,不远不近,正是合适。

遂写给徐世绩的上书,当日写好送走。

安置饥民、编伍新兵两件事,不好这个时候,再去请示李密,但给李密的上书,“李密回洛仓此败”,既已知之,身为臣属,不能只当不知,李善道、郭孝恪也还是写了一道。

这道上书,俩人斟酌了许久,才商量写成的。

回洛仓此败,在上书中一言带过,两人着重分析了洛阳的弊处,李密这边的优势,向李密献出了他两人的判断,认为回洛仓之败,只是一时的失利,卷土重来,必可反败为胜。

——倒是在商量这道上书时,两人关系有点拉近,因为对洛阳之弊、李密之优的分析,俩人在很多地方相当的一致。却也无须多言。

只说上书送走,剩下的,就是等徐世绩的回书了。

可也不能只等回书。

不准饥民取粮的命令,郭孝恪已经下有三四天。

取不到粮,很多的饥民已是饿得受不了。

有的饥民陆续离开;有的饥民不满渐生,根据乔装混入饥民,打探得来的情报,乃至有饥民中的一些“团伙首领”,已在串联饥民,散播谣言,似有搞出些动静的企图。

郭孝恪也认识到了自己“不准饥民再自入仓取粮”的此令,下的看来的确是太仓促了。

虽说黎阳仓外的驻兵很多,不怕饥民闹事,可能不让闹事,当然最好。於是,李善道、郭孝恪商议过后,两人决定,在李密的令旨、徐世绩的回书下到前,先采取一下补救的临时措施。

便是,由李善道重新下令,再开粮仓,允许饥民再入仓取粮。

而与此前允许饥民入仓取粮之不同的是,这一回,增加了仓城的管理人员,告诉入仓取粮的饥民,不要盲目多取,并暗示饥民,可能过些时日,会采取另一种分粮的方式。

同时,李善道又令杨粉堆等,混入饥民中,向饥民们说:“储粮再多,总有粮尽之时,因此,与其指望一直靠粮仓取粮过活,留守李二郎刚得了武阳郡,沃野千里,田地多荒,又闻李二郎素来仁义,爱民如子,不如央求他,将咱们置到武阳,给咱们分田分地,则是个长久之计。”

却乃是借这再次开仓放粮之机,先在分粮办法可能有变这方面,给饥民们打个预防针,然后又把武阳郡抛出来,试一试饥民中的民意,看看有多少人愿迁武阳。

尤其后者,也算一箭双雕。

既试了民意,在饥民中造成了“迁置武阳,好处多多”的舆论,又若上书到了徐世绩处后,李密犹豫要不要把饥民迁到武阳,则那时候,即便可此民意再上书,促使李密不得不允从之。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谁不想有块自己的地?

黎阳仓外的数十万饥民,固其中有部分,是本有些地的自耕农,因其地被洪水等天灾、或贼乱等人祸给祸祸了,从而沦为饥民,但大部分,却都是本来无地,给地主们做佃户的贫雇农。

“武阳郡有田,如愿迁武阳,可得李二郎均田”的消息,在饥民中就像是长了翅膀,一两天而已,就传遍了数十万饥民。到第三天、第四天时,以至有的饥民,在取粮的时候,已开始大起胆子,问仓城的管理吏员:这事儿真不真?真的是李二郎打算把武阳的荒田分给饥民?

饥民们的询问,很快被李善仁告诉了李善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