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少府什么没有什么本事,不过是正好得了霍光的青眼,便一跃而至九卿。不过,少府素来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众人也不好说什么,而且,便乐成在少府位上,干得也不错。
杜延年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性子,对这种幸进之人倒也不会心存偏见,但是,真的见面了,他也不可能主动先开口。
便乐成是刚从承明殿里出来,神色颇为激动,就是打招呼的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几分。杜延年随口就问了一句:“少府遭逢喜事乎?”
便乐成倒也不是什么心机深沉之人,听到杜延年主动问了,他便也忍不住笑呵呵地应了:“甚喜!甚喜!”
杜延年一怔,随即就见便乐成搓着手,勉强压抑了一些兴奋,对杜延年道:“大将军命我行大鸿胪事……”
——大鸿胪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
——郊庙行礼,大鸿胪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髃司;诸王入朝,当郊迎,亦由大鸿胪典其礼仪;郡国上计,匡四方来,亦属大鸿胪;皇子拜王,大鸿胪赞授印绶;拜侯及四方夷狄封者,台下大鸿胪召拜之。
——同属九卿,大鸿胪可比少府重要多了。
杜延年不由一愣,不过,随即便回过神来,向便乐成称了贺。
便乐成在礼数上是不会错的,连忙答了礼,才与杜延年告别,见杜延年要进去,他便又提醒了一句:“右将军亦在殿内。”
——张安世也在?
杜延年皱了皱眉,随即向便乐成称谢,等其离开了,他才领着属吏进了承明殿。
奉上奏书,杜延年便主动提起便乐成,话也没有说完,只是不解地看着霍光,霍光便笑了,扶着凭几,道:“诸侯王来,无大鸿胪,如何郊迎?”
杜延年挑眉:“诸侯王?大将军已定策?”
——不立广陵王,诸侯王可立者就是一个昌邑王。
——其它诸侯王虽然同属宗室,但是,已非孝武皇帝血脉了。
霍光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有看杜延年奉上的奏书,摆手便让杜延年坐下,随后才道:“子孺正言昌邑王,君亦与闻。”
“敬诺。”杜延年连忙低头应了,又向张安世行了礼,倒是让张安世忍俊不禁了。
“幼公多礼矣。”张安世答了礼,笑着说了一句,随后才坐下,继续说昌邑王。
为了照顾杜延年,张安世又提了提方才说过的内容:“昌邑今王贺,乃哀王之子,无兄弟,姊妹有四。”
杜延年对昌邑并不算了解,毕竟昌邑王只是刘弗陵的兄子,年纪比刘弗陵还小,亦无外家,实在是不需要如何关注,因此,这会儿,他倒也听得很认真。
张安世说得也详细。
“哀王无王后,今王之母早卒,其家亦微,故国中无人可约束于王。”(注)
杜延年不了解这些,霍光却是了解的,因此,听张安世说得差不多了,他便直接问张安世:“王禀性如何?”
张安世其实也是照本宣科,不过,他总是看了奏报之后,才来与霍光说的,听了霍光的问题,他便翻了翻奏书,读了一段话。
“昌邑王素狂纵,动作无节,喜游猎。尝游方与,不半日驰二百里,中尉吉上疏谏,王使谒者千秋赐中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然其后,复放纵自若。又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无度,郎中令遂入见王,面刺之,请选郎通经有行义者与王起成,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
读到这儿,张安世停了下来,抬头看向霍光,道:“以下皆异相,大将军可……”
“不必!”霍光轻笑摇头,示意张安世不必再言。
——见微知著,这位昌邑王的禀性已经很清楚了。
“无大恶之心,无立正之心……可闻逆耳之谏,终难从之……”杜延年低声叹息。
——说白了就是……随心所欲……好逸恶劳……
注:《汉书》对刘贺的母族并无记录,也没有提到其有嫡母,因此,易楚做这种推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