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莹听了女老师的话,没有做声。
旁边一个调研组的成员问了一句,孩子们不好好读书,以后能去干嘛?
女老师撇着嘴说,估计和他们父母一样,去做农民工吧!我们去家访的时候,有时跟家长打电话,有的家长说读书也没啥用,上个普通大专出来也是进工厂打螺丝,每年挣得的钱还不如他们这些泥瓦匠,所以孩子能学就学,不能学就早点出来跟着他们当泥瓦匠,还能多挣点钱。
你说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我们做老师的能怎么办?不走留在这里有什么出路?
女老师的话让大家面面相觑,秋霞心里面很庆幸自己那会和长根商量好,一定要留一个人在家里看好孩子,督促孩子学习,虽然一方面两个老人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但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看住孩子,让孩子的学习不退步,因为秋霞和长根都觉得,要想改变命运,还是要读书,像长浩就是考出去了,才能留在上海这种大城市。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在农村,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想着多挣点钱,那孩子一辈子就只能在农村了,想到这里秋霞的心情也有些沉重。
候莹和调研组的几个人听了也是面面相觑,表情凝重。
候莹沉默一会儿后,张嘴说道,你的想法我很理解,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是我们也要想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书育人不就是为了转变思想,改变命运,能够唤醒家长,给予孩子希望的不就是我们老师吗?如果连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放弃了,那些孩子会怎么样?他们何其无辜,他们又做错了什么?难道仅仅就是因为出生在农村?我们为什么会下来调研,就是希望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希望老师你也再好好考虑一下。
候莹的话委婉又有力量,秋霞听了为之一震,那个女老师也是怔怔的看着候莹,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才嗫嗫的说,老师说的很对,看着孩子们现在这个样子,我心里也是着急又难过,我再考虑一下。
女老师走了,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嗟叹不已,想不到现在乡下的年轻老师,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候莹说,她年轻的时候也曾去乡下小学支过教,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无比得快乐,从教这么多年,也只有那段日子是最充实的,每天心里想的都是这群孩子,想她们吃的,穿的,学的,给他们种下希望的种子,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样。
其他几个老师也是附和着说,是的,越是物质条件艰苦的地方,孩子越单纯无瑕,就像白纸一样,老师种什么,什么就能生根发芽。但是现在环境真的不一样了,很多人都觉得上个大学改变不了什么。
说到这里,大家都沉默了。
秋霞听了很是感动,这些年长得老师们,对孩子是真心的付出,不过年轻老师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不知道候莹她们这次调研是不是真的能解决一些问题。
感觉气氛有些压抑,秋霞告诉候莹说,自己去趟洗手间,出门的时候,在过道碰到一个老师带着一个女生走过来。
秋霞猜测肯定是参与调研得学生,老师调研完,轮到学生代表了。
女生在走廊站住,给秋霞鞠了一躬,怯生生得喊了一声老师好。
秋霞一听瞬间脸红了,可又不能说,自己不是老师,于是停下脚步柔声说,你们是参加调研得吧,快进去吧,不用紧张,老师们都很好说话的,知道什么说什么就好!
老师和女生听了,感激的冲秋霞点点头,说,谢谢老师。
几声老师叫的秋霞心里臊的很,去了厕所也没好意思再回去,想着四处转转。
走到一个教室,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稀稀拉拉就二十几个学生,椅子倒是全新的,但学生也未免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