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钻石问世于500年前的印度。当时一个过路的老人在一座废弃的矿井里瞥见了一块闪光发亮的石头。经辨别,竟是一块硕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了加工,加工后的钻石更加夺目耀眼。老人去世后,他的3个儿子为了这枚钻石大打出手,结果钻石被族长充了公,并下令把钻石镶嵌在了神像的前额上。从此,“希望”钻石的厄运史开始了。
一天深夜,一个年轻人偷走了钻石。但仅仅几小时,他就被人捕获,并被活活地打死,成为了“希望”钻石的第一个牲牲者。“希望”钻石被重新镶嵌在了神像的前额上。
后来,“希望”钻石再一次地被人偷走,并被运到了法国,被宝石商琼?泰弗尼尔买下。琼?泰弗尼尔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希望”钻石卖给了国王路易十四。数年后,琼?泰弗尼尔到俄国做生意,竟被一条野狗活活地咬死。
路易十四在得到了“希望”钻石后,对它爱不释手,命人把它雕琢成两块心形的钻石,每颗重量67克拉,并命名为“王冠上的蓝钻石”。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不明不白地死了。路易十四受此打击后,不久也撒手归天了。
路易十四死后,钻石由路易十六及玛丽?安东王后继承。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路易十六及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皇家侍卫雅各斯?凯洛蒂在大革命中乘乱窃取了“希望”钻石。法国临时政府在清点国库时,发现“希望”钻石失踪,于是贴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宝者处以死刑。侍卫雅各斯?凯洛蒂闻读后终日不安,最后竟然精神错乱,自杀而死。“希望”钻石也被政府找到,与其他王室珍宝一同被封存起来。
1792年,“希望”钻石又一次被盗,并一度销声匿迹无影无踪。直到1830年才又重新出现在伦敦。此时这颗钻石重量为克拉。由英国实业家亨得?哈卜以9万英镑的高价买下。后来,钻石继承给了弗朗西斯?哈卜。但是,没过多久,其继承人弗朗西斯?哈卜就破产了。
钻石很快又流入了东欧,一位王子曾把它赠给一位女演员。若干年后,这位女演员离奇地被王子开枪打死。后来钻石一度被一名希腊富商占有,但他却不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哈米德二世手中。他得到这颗钻石才9个月,就发生了1909年由青年土耳其党发动的军事政变,苏丹被赶下了台。
“希望”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艾浮林?维尔西?马克林太太,她是第一个占有“希望”钻石的美国人。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她,她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不幸,丈夫也得了精神病。
1947年,马克林太太死后,珠宝商哈里?温斯顿买下她所有的珠宝,其中也包括“希望”钻石。或许是他吸取了前人的一些教训,对“希望”钻石有所忌惮,于是于1958年把珠宝全部捐给美国赛米斯?苏犬协会。
祖孙三代命丧一地
这个世界上巧合的事情有很多,几个人死在同一座桥上比较少见,当然战争状态下例外。如果是祖孙三代先后死在同一座桥上,就更少见了,然而世界上还真就有这样的怪事。如果真要解释一下这样一件事情,恐怕只能用巧合才能说得通。
1965年,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桥梁上,一个约14岁的小男孩戴卫?威斯勒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浑然不知一场灾难正在向他逼近。在他正高兴的时候,忽然,一辆飞速奔驰的汽车向他冲来。可怜的小威斯勒躲闪不及,当场毙命。巧合的是,同戴卫?威斯勒一起玩耍的其他小孩则安然无恙。噩耗传来,小威斯勒的家人悲痛万分,却也无法挽回小威斯勒的生命。这座桥在此之前就已经发送过多次死亡事件,所以当地的居民称这座桥为“死亡之桥”。
难道仅仅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这座桥就被冠以“死亡之桥”的称谓吗?其实,小威斯勒死在这座桥上,才成就了这座桥“死亡之桥”的恶名。因为,在戴卫?威斯勒之前,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先后死在这座桥上。
八年前,小威斯勒的爷爷比辛格路过这座桥梁的时候,不幸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当时比辛格是步行走在人行道上,从他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突然转向人行道,直接冲比辛格而去。当时,行人稀少,没有人来得及提醒比辛格,他当场就被撞死,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最奇怪的是,那位肇事的司机既没有喝酒,也不是疲劳驾驶。事后检查车辆,竟然没有任何问题,那位司机因此被起诉故意杀人罪,判处终身监禁。
比辛格去世两年后的一天早上,希拉姆准备出去买一些生活用品,并答应给即将过生日的女儿玛丽?威斯勒购买生日蛋糕与生日礼物。可是,当他走过父亲丧命的那座桥梁之时,感到心里一阵紧张,接着就感到头晕眼花,视线也模糊不清了。他正准备在路边休息一下,不幸就发生了,一辆重型卡车从他身后飞来,他被撞成重伤。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知道这次伤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他满怀愧疚地向女儿致歉,未能给他买到生日礼物。很快,希拉姆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认同“死亡之桥”的说法了吧。一家三代先后毙命与同一地点,都是死于车祸,让人在为他们一家哀叹惋惜之余,也深深地体会到“天命难测”的无奈。
水手的倒霉运气
辽阔的海洋总是给人不同的感受,风平浪静的时候,风光无限,充满了平和宁静。风暴来临的时候,却又昏天黑地,海浪滔天足以致人死地。所以,在人类与海洋搏斗的时候,失败的总是人类,许多轮船因运气不好,沉入海底。
水手是海船上必不可少的人物,他们的存在和优秀与否是决定海船能否顺利航行的根本因素之一。有这样一群水手,或许他们是厄运的代表,竟然使四艘海船接连遇难。只是因为水手中的一人与阔别多年的母亲相见,才结束了这一切。
这群倒霉的水手是英国快速船上的水手,一共21人。1829年10月的一天,他们随同“玛梅德”号,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出发,前往纽约。开始的几天,海面上风和日丽,天气十分晴好,水手们整天都在甲板上晒太阳。可是,一天下午,本来明媚的阳光突然就被乌云遮住了,随后天气骤变,狂风卷起海浪使劲拍打着船体。不幸的是,他们这次遇上的是热带风暴,他们的船在风暴中显得十分渺小,根本禁不起风暴的肆虐。第二天清晨,筋疲力尽的水手被迫弃船,因为轮船即将沉没了。水手们跳海后,拼命地游。渐渐地,他们都无法再抗拒风暴地打击,许多人都再也游不动。就在他们中有人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前面有礁岩,于是,众人使尽全身力气游到了礁岩上,等待船只经过。
巧合的是,两天后,“斯伊英特修阿”号轮船因为躲避热带风暴,改变航向往南偏行了几十海里,正好遇到这群水手。于是,他们幸运地获救。他们在“斯伊英特修阿”号获得了食物和水,补充了几天来饥渴的身体。可是,由于“斯伊英特修阿”号改变了航向,无法再回到原来的航线上,他们误入了一片从未经过的海域。这里有股强大的海流,“斯伊英特修阿”号在海流面前根本无法控制航向,只能随波逐流。3天后,“斯伊英特修阿”号被冲上浅滩搁浅,不幸的是,搁浅的时候,船整体翻过来,再也无法航行了。
水手们都在海滩上等待救援,这次他们更加幸运,因为几个小时后,澳大利亚政府的快艇“库梅特”号经过荒岛,将他们救起。然而,就在水手们感到庆幸的时候,他们又遇到了风暴,“库梅特”号太小经不起风暴,很快就沉没。水手们只得再次奋斗在海水中。他们挣扎着,许多原来“斯伊英特修阿”号和“库梅特”号上的水手都淹死了,但是“玛梅德”号上的这21名水手都没有失去信心,因为他们已经遭遇了两次危险。果然,不久之后,“嘎巴那?莱迪”号轮船经过,幸存的水手都被救起。这些水手中,除了“玛梅德”号上的21名外,已经所剩无几。
然而,或许这群水手注定会带来霉运,他们在“嘎巴那?莱迪”号上只待了几个小时。他们正在吃晚餐的时候,不知为何船舱突然着火,等到大家发现的时候,大火已经无法扑灭。船员只能乘坐救生艇弃船,两个救生艇装满了水手,原来的那21名水手全都坐在同一个救生艇上。
巧合的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煎熬,因为“嘎巴那?莱迪”号上的大火引起了附近船只的注意。邮船“丘比特”号率先赶到,将水手们成功救起。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这21名水手先后四次落水,四次被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