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往事如烟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兰花。她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少有的美,让我童年的梦有了点天真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流逝,童年的许多梦也消逝了,我对兰花喜爱的感情没有变,她赋予我的美感没有变。

有时我觉得孤独,看一看这兰花心情也会好些。当我闻到她哪幽幽的清香时,还会像儿时一样高兴,同时想起我的母亲,但没有儿时那绽开的天真笑容了。多少会流露出缕缕生活艰难的淡淡哀愁,孤单的我不时感觉有寂寞向我袭用来。我合上眼睛,童年的天真和那熟悉的清香,悠然在我的记忆里浮现,泪珠便簌簌地滚落下来。

我想起童年的美,想到这童心的美不会在记忆里泯灭。

二00四年秋 。 想看书来

(三六)往事   三户半人家

(三六)往事   三户半人家

我写完长篇小说《夕阳》(后改名《企业女干部》),就回到这发生这故事的去走走看。路还是那条路,光彩淡薄,我依然认得出被这山水收藏的那些情怀,只是感觉小了很多,大概是路边的小树丛密了很多,视野小了,使人感到某种寂寞与体贴,如这小树丛的感情,向上眷恋阳光。

我想起童年在生存下,满是鲜血的伤痕印象。记得过去这路边是稀稀落落地长着一些小树与杂草,小树在这杂草中是婷立,但贫瘠的土地让它们瘦弱。

我独自在路上走,寂寞里能听到小树丛的鸟叫,想来这儿还是有些活力,自然冲淡了记忆里许多伤神的事。远处的群山有淡淡的薄雾,像是束缚了人忧郁的思绪,掉进了幻想的空间。

到了林场,这里过去有近四百户的林场,因社会的变革,都走得差不多了。小学的房子全倒了,几乎找不到一丝痕迹,现在种上了桔子树,也就不会轻易勾起人的无限悲哀。我走到了我住过的地方,房子没有倒,后面的一栋倒了,或许是住的人太少,房子就倒得快。房子前面的晒场都是半人多高的杂草,我住过的那间房门紧锁的,房门的下半部己没有门板,里面却好像还睡有一人。

一缕难言的哀思涌起,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里面有人吗?”我故意喊了声,想知道是谁还住在这里。

这时,里面的人从床上爬了起来,又从没有门板的地方钻出来,问是谁在喊。我一眼就认出他是小夏,他比我小很多岁,他大哥是我的同学,后来他考上了师范。

他见是我,非常高兴,问我怎么会想到回来看看。我说大概是离开久了的一种怀旧,顺便问他这里还有多少户人家。

“*了,只有四户人家了。”他笑着对我说,“场部的礼堂也倒了一半,我带你走走去看。”

“四户人家?”我吃惊地又问道,随后我问他怎么不去打工,又问了他三哥的事。原来他三哥跟我在一个厂工作,不到半年就跑出去了,被遣送回来过一次。后来出去就再没有音信了。

“去过,没有在家自由。”

这我就弄不明白了。不过,他父母亲还在这里。他的父亲在建设山区时,曾带领知青挖过很多旧墓地上的砖盖猪场,年年都是劳模。后来,不知何故,他的母亲“癫”了,很少与人说话,做事天不黑是不回家(当时还是集体的),偶尔说几句话也让人听不懂。这次我在总场听人说,他的大嫂在中学教书,也是无缘无故地癫了。其实,这一家也够惨!

我们边走边聊,走到老场部,见到一老人缩在走廊上沐浴阳光,低下脑袋像一尊泥塑,半露的面孔是黯然神伤。我问小夏他是谁?小夏笑了说是董##,吓了我一跳。

他像是听到我们说话,抬起忧郁的脸有些浮肿,湿润的眼睛里浮现恍惚的神情,让人觉得可憎可恨。他是董##,不就是我小说里的李庆华的原形吗?他老婆跟他离婚后,回了上海,听人说她在上海又离过二次婚。其实,《企业女干部》那一家人的命运就是他家。

这真叫我不敢相信。我想起我在写《几度夕阳红》里,描写过他们这一类人,是精神早已死了,而肉体还活着的人,可他们时常还会流露出对过去的追慕。是呀,儿子死了或送人,老婆又离了,家也破碎了。宛如沉重的铁锁束缚了他的精神,伸展其痛苦的触角,其实还是不足以表现他命运的悲哀。

“他现在重病缠身,又没有钱治,在等死。”小夏说。

我没说话,只是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说,可我还是涌起一缕缕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悲哀,想来人还是多行善为好。

我们从他身边走过,他茫然地望了我们一眼,不知他是否认出了我,他曾经扬言要我们家破人亡,(一九七五年)多次冲进我家来打我父母。没有想到命运会开这么一个玩笑。在这里我就不多去描写这户人家了,大家如有机,可去看《企业女干部》,那里会告诉你们一切发生的故事。我在《序》中这样写道:“我怀着的悲痛与孤独,咀嚼着这段苦涩的历史。过去的都烟消云散了,但我走到那倒塌的废墟,伫立在那杂草边的瞬间,人和故事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像是梦幻,故我就写我熟习的故事。”

“他也算一户?”我问小夏。

“是的。”他回答,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开玩笑地说他只能算半户人家了。

“还有就是一对萍乡知青和小朱夫妇,跟我们家一样,买下了林场的桔园。”

这里显然没有值得骄傲了,他们和山一起迎接晨光,一起送走夕阳。我们走到小河边,清澈的河水里映着死一样的树影,恍如那过去了的光辉精髓落到这里面,是丑陋、罪恶、悖德,我不知道。回想起来,仿佛一个伟大的时代瞬间崩溃了,却让有些人触摸到痛苦的巅峰,再也没有控诉的机会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七)往事   舅舅(1)(这是1975年冬的事)

(这是1975年冬的事)

一九七五年的初冬,对我们家来说,也是最难煎熬的岁月。爸爸又被定为“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员了,并且跑到省城去告状(上访)。

在这日复一日的蹉跎里艰难地活着,任何一个希望都随之消逝,“运动”也在我们家一步一步地升级。这样,对我们留在家的人来说,自然日子是不好过得。那些人不仅想在政治上治于我们死地,在经济上也同样实行“专政”,停发我父母的工资。

这样,我不得不辍学在家去捡钨砂来贴补家里,因为林场不仅不发爸爸的工资,就连妈妈也只给八块钱的生活费,仅够买口粮的钱。这种时代提供的是“精神之路”,仿佛想把我们一家逼上绝路,就连高呼的口号,在我听来都是晦涩的,好像一种伟大的理想在呼唤,打死我们,打死了也白打死(这年夏天,林场革委会要我说出我爸爸藏在什么地方,我说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被场革委会的人抛进水坝里(此人安徽人凤阳人,成份是贫下中农,义务兵转业到这里来的。他跟“上海青年”的暧昧,我在长篇小说《企业女干部》中,做了详细描写),他们叫喊淹死我就像淹死一条狗。当时我并不会游泳,是怎么从水坝里爬起来的我也不清楚。妈妈找他们评理,也同样遭到毒打!

这一切都使我不由得疑惑不解:为什么是这样?虽说这里的山水很美,却充满了鬼魅的“红色”色彩。而每一场“运动”都对我们家进行肆无忌惮地“洗礼”。在他们每一次的纵欲之后,留给我的是无穷的忧伤和洗不尽的耻辱,同时也知道“寒人”更野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