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皇宫内的兄弟情深
照例啰啰嗦嗦地上演了一阵多次禅让的戏剧后,相王李旦座上的皇位。
李重茂在当了几天皇帝后,屁股还没坐热,又当回了温王。不过经过这一升一降,温王的位置也呆不痛快。等睿宗上位后“置温王重茂于内宅”,把他变相囚禁起来了。
在剿灭韦后势力的过程中,李隆基表现非常突出,他胆大心细(诛韦后的计划,没通知李旦)、有谋略(联合太平公主)、懂得拉拢人心(私下招集智勇双全之士)、遇事果断(一见时机不对,及时行动),事后,李旦抱着儿子的头泣道:“社稷宗庙不附于地,汝之力也。”
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没有李隆基,就没有睿宗李旦(听着好像是反了)。
李旦坐稳皇位后,因为身体不太好,就想早立太子。按照惯例来说,应是立嫡长子宋王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明显没有平王李隆基更成器。要不是李隆基,说不定李旦自己已经被韦氏所害呢。
李旦虽然个人才能不出众,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比他哥哥李显强多了。尤其李成器知道父亲的难处后,主动找到李旦,推辞说:国泰民安时,当然要立长子为太子,但国家多难时,应立有功劳的为太子。(“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
与安乐公主那厮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都是一个爷爷的后代,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泥!
李成器一再恳请弟弟应该做皇帝(“臣今敢以死请。”),大臣们也大多认为李隆基应优先做太子。经过再三思量之后,李旦顺应群意,立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又上表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李成器,睿宗没有同意。
《诗经.小雅》中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三国名人郑玄曾说:“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李成器和李隆基难得在皇家的争权夺利中,表现了一次兄弟情深。
后来,李隆基做皇帝之后,李成器与玄宗紧密配合,杀掉了太平公主及其重要党羽数十人,巩固了玄宗的统治。并且避皇后之讳,成器改名为宪。李宪病逝后,李隆基“号叫失声,左右皆掩涕”。 并下诏追谥哥哥为“让皇帝”,以皇帝之礼安葬,称其墓曰“惠陵”。
两人的兄弟情谊在处处布满阴云诡计的皇家更显得弥足珍贵。后人何亮基曾在《游惠陵》诗中写道:“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李成器的作为也是无奈之举。
李成器和李隆基兄弟俩的情况,跟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的关系非常想像,一位为嫡长子,应立为太子,另一位则功劳大大的。玄武门之变血染萧墙在前,李成器和李旦不得不掂量掂量,就算是日后李隆基没当皇帝的意思,跟着他铲除韦氏的将领们也未必答应,何况现在众位大臣就已经有了倾向(“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
李成器思量之后,认为还是当个太平王爷吧,于是才有了再三辞请太子之事,而李隆基也就坡下驴,名正言顺的成了太子。
李旦当上皇帝之后,这大唐王朝按说应该安定了,但由于还有一股皇帝以外强大的势力存在,给将来的太子继位带来很大的变数。
这股势力的核心就是太平公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这位公主不太平(1)
《吕氏春秋&;#8226;大乐》曾说“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唐高宗给女儿取道号名为“太平”(李渊号称是老子的后代,所以道教是唐朝的国教,皇家子女多人入过道教,如太平、杨玉环等人),所以人都称其为太平公主。
(如果太平公主知道自己的大号竟然变成后世形容女人的身材的专有名词,不知会不会气得七窍生烟。)
名为“太平”,不过太平公主一生太不平,她从小受宠,以母亲为偶像,野心勃勃地觊觎着皇位。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经常让她参预军国机密要事的谋画(“预密谋”)。但太平眼看着李弘和李贤两位哥哥身死,也没有敢恃宠而骄、招势揽权,在这一段时间内,一直老老实实,基本不参与政事(史书只是不明确的记载了她参与除掉薛怀义和来俊臣的行动)。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是铲除张宗昌、张易之的行动,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太平公主参与了这次斗争,事后她因功被唐中宗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自此,太平开始走向幕前,她自认为智谋强过韦后等人(那是当然的,要是比不过韦后和安乐那两痴人,那就枉被武则天称为“类己”了。),于是在朝堂之上横行自如。《新唐书&;#8226;诸帝公主》中说她:“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响之。”
在人才作用上,太平和她母亲非常想像,都不拘一格、礼贤下士,对贫寒的儒人还厚赠送金帛,不管是不是出于收买人心的目的,对受赠的读书人来说,都感恩戴德。于是太平公主的声名远播,竟然达到了美名“翕然响之”的地步。
真正把太平公主推动政治顶峰的,是平定韦后作乱。
韦后当时采用“矫诏”架空了李旦,虽然没有采取任何针对太平公主的举措,但太平已经敏感地嗅觉到针对自己阴谋的味道,一旦相王李旦被排除在权力高层之外,那么韦后便会全力对付自己。这时的太平公主,无论于己(个人安危)、与国(外姓当权)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正当太平想要对付韦后时,李隆基找上门来,两人密谋铲除韦后势力,立相王为皇。
在李隆基看来,铲除韦后势力只需出其不意即可,但如何处置当时的傀儡皇帝李重茂才最麻烦。如果自己或父亲出面,把小皇帝赶下去,然后取而代之,这名声上肯定受损;如果继续让李重茂当皇帝,又心有不甘。这赶皇帝下台的事,还得另借他手,于是他找上自己的姑姑,希望太平公主能出面。(由此可见,当时只有25岁的李隆基已经够阴的,很有当皇帝的潜质。)
太平公主对把李重茂撵下台并没有太多顾虑,反而当成一个可以在新皇面前立功的好机会(“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她不仅从人员上支持了李隆基的军事行动,并且入见温王道:“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然后上前把李重茂抱下来, 取乘舆服用之物进奉哥哥李旦。
多痛快,在李隆基为此大伤脑筋之时,她姑姑三下五除二,挟着皇帝就下来了(《新唐书》中说“乃掖王下”,《资治通鉴》上说“遂提下之。”),整个过程不过10秒钟,估计小皇帝还没反应过来。
从太平公主这一次行为可以看出她的骄横跋扈,对小皇帝根本不当回事儿。正是她这种性格,造成日后她胜极而衰的结局。
睿宗上位之后,也感激自己妹妹助自己上位,对她多加封赏,“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
唐朝的皇帝有个毛病,就是赏、权不分,对妹妹封赏到这程度可以说已经到顶了。但睿宗和中宗一样毛病,把对太平公主的感激带到朝政上来,让她参与朝政。
太平公主本来就是极为聪慧之人,堂而皇之的步入政坛那是儿时的梦想,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主每奏事,漏数徙乃得退。”看,够辛苦的吧,入朝奏一回事,时间长得计时漏壶都得换好几回。不知李旦有没有妹妹那么大的精力,听妹妹的唠叨,反正对太平公主的话是言听计从(也有可能是听得烦的实在受不了,如果不答应,那妹妹还得再进行半天的说服教育,直到李旦同意为止)。
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睿宗还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看来太平公主确实有些真本事,而不是依功乱来之人,睿宗把她放在了“谋主”的位置上。
当然这也有睿宗自己优柔寡断(或者说被妹妹和儿子架空?)的原因。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睿宗就要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