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远古故事有哪些? > 第35部分(第2页)

第35部分(第2页)

就在路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在王城内的王宫里,也同样进行着一场辩论。一派是以王后郑袖、楚王宠爱的稚子子兰为首、加上上官大夫(革斤)尚等人的亲秦派,竭力主张怀王去秦,与秦国和亲;另一派则是以令尹昭雎为代表的亲齐派,坚决反对怀王去秦,而主张联齐抗秦。但很显然,亲齐派显得有些势孤力单。

昭雎原本也是亲秦派,但事实让他改变了看法,他说,秦国是虎狼之国,有兼并诸侯之心,而且出尔反尔,毫无信义。上次秦相张仪要我们与齐国绝交,答应给我们六百里土地,结果我们照办了,大王派使臣去要土地,张仪又说只是他的六里封地。这次,还不知秦国在耍什么花招,如果大王亲自出马,必定凶多吉少。不如派兵加强守备。

子兰说,我们与秦国交战已非一次两次,结果都是大败而归。现在,秦国主动提出与我们和好,我们为什么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呢?

昭雎说,我们所以败于秦国,是因为国力不够强大,如果能再次起用屈原,与齐国恢复邦交,联合抗秦,一定能战胜秦国。

上官大夫(革斤)尚说,你别提什么屈原,我见到他那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就讨厌。好象我们楚国除了他,就没别人了似的。

提到屈原,怀王不禁皱了下眉头,对于屈原这种恃才傲物、难以驾驭的人,他从心里感到别扭。他摆摆手,一锤定音:你们都不要争了,我决定与秦相会。

听了怀王的决定,亲秦派喜形于色,子兰更是得意洋洋。而亲齐派则无可奈何,昭雎也只得低头不语。

王宫内的人逐渐散去,昭雎垂头丧气地步出宫门。当他走出王城正门时,才看到围观的人早已散去,只剩下屈原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当街上,汗如雨下,面似土灰。昭雎紧走几步,一眼看到地上铺着的丝帛和上面写的字,急忙上前拉住屈原的一只胳膊,劝说道: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上我家去坐坐。屈原用一只手捡起地上的丝帛,又吃力地撑起一条腿,但当他试图撑起另一条腿时,却眼冒金星,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幸亏被昭雎用力拉住胳膊,才勉强站了起来。

屈原向昭雎拜了一拜,站起身,说,谢谢令尹大人,我告辞了。

昭雎回了一拜,问,先生现在要去哪里呢?

屈原苦笑了一下,说:我现在还能去哪呢?回汉北。

昭雎说,多保重,但愿会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在回汉北之前,屈原来到太卜郑詹尹家。坐定后,屈原对郑詹尹说:我有疑问,想请教先生。郑詹尹神色肃穆地从室内端出一个红漆木匣,打开匣盖,从里面拿出一把草棍和一个龟壳,还拂了拂龟壳上的浮尘,问屈原:先生想问大事,还是小事呢?大事用龟卜,小事用蓍草。

屈原低着头,看也不看郑詹尹,自顾自地说:我是真心诚意,忠于楚国呢? 还是送往迎来,捞取好处呢?是锄去茅草,努力耕作呢?还是游说大人,搏取功名呢? 是直言不讳,危及自身呢?还是同流合污,苟且偷生呢?是超脱世俗,保持纯真呢?还是唯唯诺诺,讨好妇人呢? 是廉洁正直,独善其身呢?还是油头滑脑,装点殿堂呢?是气宇轩昂如千里马呢?还是摇头摆尾像水中野鸭,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呢?是与骏马同驾一车呢?还是随驽马走得歪歪扭扭呢?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与鸡鸭争食呢?哪个吉?哪个凶?应该怎么去做呢? 世道混浊不堪、是非颠倒: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铜钟毁弃,瓦釜雷鸣;小人趾高气扬,贤士无人知晓。我只能默默叹息,谁知道我的一片正直之心呢?

听了屈原发自肺腑的一番话,郑詹尹把手中的草棍丢到坐席上,惭愧地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财物有所不足,智力有所不明,术数有所不及,神明有所不通,还是按照先生的心愿,实行先生的旨意吧。卜筮在不能决定什么。

在回汉北的途中,屈原写下了《哀郢》,辞曰:“去故乡而就远兮,循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惟郢路之遥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实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可忘之?”

离骚

果然不出屈原和昭雎等人所料,楚怀王去武关与秦昭王相会时,秦昭王派兵切断了怀王的退路,逼迫怀王割巫与黔中地给秦国,怀王十分气愤,坚决不从,于是,秦昭王强行扣留了楚怀王,把他押回了秦国。

消息传来,群情激奋,亲秦派面对国人的质询,无言以对,气焰顿消,但他们企图让子兰继承王位以挽回颓势,却被昭雎极力阻止。亲齐派在朝中暂时占了上风。国不可一日无君,经过商议,昭雎决定,假说怀王已薨,立刻从齐国请回作人质的太子横,继位为顷襄王。

这个太子横原来是在秦国作人质的,但因为与秦国的一个大夫争风吃醋,失手杀了那个大夫。太子横不敢再在秦国呆下去,偷偷跑回国,秦发兵攻楚,为请齐国出兵,被派到齐国作人质。

顷襄王继位后,为平衡亲秦派与亲齐派两派势力,让昭雎退了休,任命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子兰为令尹,但又令人从汉北召回了屈原。昭雎十分高兴,亲自设家宴,为屈原接风。

屈原也以为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已到,立刻起草了诏书,建议顷襄王联齐抗秦,救出怀王。可几天过去,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屈原耐不住性子,借上朝的机会询问结果。顷襄王却支支吾吾,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让屈原不知如何是好。

这天下朝后,屈原来到昭雎家,述说心中的烦恼。昭雎劝解道,事情明摆着,如果救回怀王,顷襄王势必要让位,继续作太子,当人质,这是顷襄王决不情愿的。而一旦联齐抗秦,又会使子兰等人很没面子。所以,要想不引火烧身,只能装聋作哑,尸位素餐。可这又是屈原所不齿的。无奈,屈原只得把一腔怨恨发泄到写作上,写下了千古名篇《离骚》。

在这篇楚辞中,屈原回顾了自己高贵的出身和坎坷的经历,联系夏、商、周三代史实,哀叹小人当道,不遇明主,致使自己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真想一走了之,快乐逍遥。在梦中,他请灵氛占卜,得到吉兆后,仍不相信,又请巫咸降神,仍然得到了吉兆,于是,下定决心,上天入地,纵横驰骋。虽遭天帝守门人的蔑视,未能见到自己的先祖,但也阅尽仙界春色,歌舞升平。但是,就在他乐不思归的时候,坐骑忽然止步不前,仆人也暗自垂泪,屈原好生奇怪,无意间俯瞰人间,却发现正临楚国上空,不禁长叹一声,说:罢了,既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如效法商代的贤臣彭咸,投水而死,开始新的人生吧。

为写这篇《离骚》,屈原可谓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待写成之后,还没来得及缮写一过,早已筋疲力尽,瘫软在榻上,沉沉睡去。

待侍女女须喊他起床吃饭,屡屡不应,推门而望,才看到遍地丝帛,字迹斑斓,拾起诵读,美不胜收,遂任其酣睡,找来笔墨竹简,工工整整,抄录数卷,本想仅与几个好姐妹分享,不料辗转传播,几天工夫,已在郢都家喻户晓,自然也落到了令尹子兰手中。

子兰十分生气,暗中指使上官大夫(革斤)尚在顷襄王面前搬弄是非,诋毁屈原。说屈原决不可留在郢都,以免蛊惑人心。也不能让他重回汉北,因为那里离边境很近,很容易出走他国,像他的先祖屈巫一样,最终成为危害楚国的祸患。应该立即放逐江南荒僻之地,离郢都越远越好。顷襄王一拍即合,当即传令,免去屈原三闾大夫之职,发配屈原到沅、湘流域的苗蛮地区,即日启程,不得延误。可怜屈原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又被发配蛮荒之地。

在《涉江》这篇楚辞中,屈原详细记载了他的南迁路线,即:清晨沿湘江而行,到鄂渚上岸,坐马车到达方林。第二天一早登船沿沅水而行,从枉渚出发,晚上到达辰阳住宿。最终到达溆浦后,只见林木森森,猿猴攀缘。山高蔽日,雨雪霏霏。屈原不由感慨道,既然我不能变节随俗,就只能在这里度过愁苦贫穷的一生。

九歌

屈原来到溆浦后,心情十分沮丧。他经常回想起当初他被任命为左徒时,与怀王商讨国家大事,起草新法令,出使齐国完成联齐抗秦使命的那段辉煌岁月。但因为他的新法令触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还没待推出,就胎死腹中,而且因此遭到上官大夫(革斤)尚的谗毁,被怀王革去左徒一职,仍任三闾大夫,不过已不是让他教育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子弟,而是把他派到汉北地区去纂修族谱,一去就是三年。本以为顷襄王即位,能够重回联齐路线,怎料想亲秦派(或曰恐秦派)势力太大,加上令尹子兰唆使上官大夫再次借《离骚》之作发难,使屈原有口难辩,被放逐到远离郢都的蛮荒之地,看来再无机会东山再起,屈原的心情能不万分沮丧吗?

溆浦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毕竟僻处边远,百姓生活贫困,一年四季只有到了初春插秧之前,才举行一次民间的迎神祭祀活动,男男女女涂脂抹粉,分别扮演神与巫,鼓吹歌舞。装神者多选中年男性,一本正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