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也找不到几个地方,愿意给出一座小城市的面积,交由建筑师自由发挥。
可那位建筑师是殷以乔,他又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殷以乔的笑声浅浅回荡在耳畔。
“我还以为你会惊讶,立安港怎么会把这么重大的设计项目交给我。”
律风嘿嘿低笑,“同事都帮我惊讶过了,我就不问这种傻问题了。”
因为那是师兄。
他不知道见过了多少刁钻古怪甲方,拜倒在殷以乔出色设计之下。
立安港政府只要是想好好做出旅游区,而不是为了支出财政预算胡乱花钱,那必定会选中殷以乔的设计。
即使律风根本不知道殷以乔会设计怎样的博物馆、怎样的商业楼。
但是膨胀的骄傲感,从他嘴角笑意溢出来。
“只要是你想接的设计,就没有甲方不愿意交给你的!”
殷以乔没有得到想要的惊讶、困惑,却得到了比想象中更好的赞美。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你在哪儿?”
律风不明所以如实回答,“我在立安港。”
“正好。”殷以乔坐在车里,正对着南海隧道项目组临时办公点,“我在你们门外。”
枯燥得规律的律风,生活中的多数惊喜,都来自他体贴的师兄。
早上开工典礼,下午连轴会议,使得他整个人疲惫不堪。
然而,殷以乔到门外接人,又令他打起精神。
车上播放着舒缓的音乐,钢琴与管弦交织的声音,让车厢更加安静。
殷以乔总能把一切安排得很好。
他们在立安港人少寂静的西餐厅,吃到夜幕降临。
将车停在车库后,再慢慢沿着酒店长廊厅堂,迎着夜风谈论未来的旅游区。
“政府做的是长远规划,在一两年内,建设立南海隧道最近的广场,同时移居附近的村民农家。再花上五六年时间,完整地建设整座南海隧道综合旅游区。”
有横跨南海的旅游大巴,有与高铁集团合作签订的旅游专列,还有囊括了立安港从古到今,从船舶到隧道大桥的全部历史。
“他们很有意思。”殷以乔难得会去夸提要求的甲方,“每一个都不是立安港本地人,却能条理清晰地讲述出立安港从小渔村发展成沿海港口的历史。抗倭英雄、抗战将领,还有带领小渔村远走海峡船夫故事,他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好好的甲方乙方碰头会,像极了故事会。
政府领导们气氛融洽的展望着未来,讲述着立安港动人的历史和发展,说得口干舌燥。
哪怕都是外乡调任的领导,也对这片任职的土地充满了深情,脸上赞同与附和同事的表情,绝无半点儿虚情假意。
这在殷以乔看来,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
却在碰头会上,热情洋溢地发生着。
国内官员与资本政客大相径庭,好像如此广博辽阔的土地,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他们的故乡。
建设好故乡,便是分内之事,必定竭尽全力。
律风听着立安港谋求发展、勇往直前的过去,就跟听中国千千万万城市乡村变迁似的,充满了感慨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