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混在大唐做闲人 有被无患 > 第76部分(第1页)

第76部分(第1页)

则是以圣人经典为本,提出一个全新的思想,以万物之理来解释大千世界,来指导百姓懂得生存之道。”

黄氏一听,不禁笑道:“这不是很好吗?看起来似乎比‘经学’要高明了许多,以圣人经典为本,创新出全新的思想,这是伟大的进步啊!”

卢照邻一愣,而后愤怒地说道:“妇道人家,懂什么?你可知道他所提之‘理’高于一切!”

黄氏这才想到,这似乎有些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这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天地君亲师,这‘理’又如何高于一切呢?也难怪阿郎生气。

“好了,阿郎,别生气了,你身子骨好了些,可别气出病来。”黄氏只能安慰一番。

卢照邻想到自己三个月前要不是黄氏带来了师父的秘方,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想着想着,便安静了下来。

有家仆来报,王勃来求见,王勃才华令卢照邻佩服万分,他不能怠慢,赶紧整理一番,而后出内堂到府外迎接。

第 157 章  理学之争(续)

二人分宾主落座,卢照邻依然奉上香茗。

王勃轻抿一口,说道:“此茶一定是公子的黄山毛峰。”

卢照邻笑道:“看来子安跟随儒林郎,倒是对茶道有心得了。”

儒林郎是高宗封武清的文散官,是一种荣耀,但儒林郎品阶太低,卢照邻如此说,就有几分讽刺贬低的味道了。

王勃心中一愣,也明白卢照邻对武清如今可是怨气颇大,所以微微一笑,说道:“看来照邻兄对公子有怨言啊。”

卢照邻轻哼一声,不曾说话。

王勃早有腹稿,说道:“自汉武独尊儒术之后,到如今已有数百年。数百年来,凡文人都读圣人经典,所谓经典,也不过是儒家之经典,凡天下士子,皆以圣人门下自称,大儒亦不曾免俗。经典故可教化世人,让百姓心生向善,使野蛮之林成为文明之地。然治世之经典,皆以圣人经典为基,前人诠释经典,注释经典,讲学授业,无不以圣人之标准来践行。但正如公子所说,‘历史的车轮只会前进,不会倒退。我辈文人,可以继承先辈之学问,发扬并光大。但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公子之言,勃曾日思夜想,后来才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何‘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那是因为每每开国之初,政治清明,治国者有开拓进取之心,而往后,便固步自封,依旧遵照先辈之言前行,便陷入了先辈的泥淖中,永远爬之不出。。。。。。”

王勃口才颇佳。一番话下来,竟让卢照邻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他从未感受到一个人的可怕。若武清真的有此能力,那么这个少年。实在是太可怕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卢照邻心中念叨数遍,这是何等的眼光,这是何等地高瞻远瞩,当人们注重眼前之利时,武清早已穿透历史的迷雾。看清了历史王朝的兴衰。

理学,究竟是一种何样的学说,竟有如此大的能力?

这一刻,卢照邻沉默了。他没有了怨气,没有了往日的清高,更没有了风流才子的洒脱。他仿佛感到,自己真的是老了。他感受到了自己面对武清,竟然有些不自信了。其实他也明白。他所坚持的,只是一份执着。多年前,他曾上疏表奏,天下诗赋多附庸华丽,空洞无物。请求圣上下旨改革诗文,以振务实之文风。

遥想当年,是何等地意气风发,不惧权贵,不怕杀头,以他为始,他躬身实践,创出了大量的言之有物的诗赋。

想到这些,卢照邻颓然一笑,说道:“子安真不愧是一个说客,若早生于春秋战国,说不得今日吾辈所学,便是子安之经典了。”

王勃苦笑道:“勃之才能在于诗赋,治国论道,勃可比不了公子。公子所学繁复博大,不是勃能比拟的。”

卢照邻知道王勃谦虚了,笑道:“如此,明日我便再登门造访,听听公子学问。”

王勃心中终于放下了,而后拱手道:“如此,勃与公子扫榻以候卢公!”

第 157 章 吧。”

武清笑道:“多谢卢公。”

第 158 章  御赐牌匾

栖霞山,古称摄山。南朝时隐士明僧绍筑宅为寺,称为栖霞精舍。后来智度禅师和明僧绍之子正式理佛称为寺庙。如今朝廷大力倡导金陵佛教事业,故而上元县的佛事极为昌盛。这栖霞精舍也称为了功德寺,就位于栖霞山下。

这一日,上元佳节,本应该极为热闹之日,但有一大群人出了上元县,来到了栖霞山。

经过半年的修建,通往栖霞山上的道路也已修好,可以并行两辆马车,直通半山。以明镜湖为界,那里便坐落着清心书院。

武清一众百人或骑马,或坐马车,一路游览风光,经过功德寺后,一直而上,山势平缓,并不算陡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