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但经济上的紧张和总体较差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没有影响这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的调查表明,在心理健康水平、自尊、学校或单位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贫困家庭青少年与普通家庭青少年没有显著差别。
家庭经济的困难,还直接反映在家庭青少年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低于普通家庭上。值得注意的是,能获得政府教育补贴的青少年只有8%,这说明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措施在全国发展得很不平衡。
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情况令人担忧。从政治参与、社区朋辈交往、社会活动参与以及课余时间的安排上,都显示出他们与社会主流的一种“隔离”状况。比如,贫困家庭青少年中,有76%的人参与过各种集体活动,而在普通家庭中,这一比例为*%。
贫困家庭感受最多的社会关怀与支持来自亲属、邻里和社区组织。其中,社区支持主要来自居委会,有63%的受访贫困家庭都表示接受过居委会的帮助。
针对当前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情况,我们建议:
首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强调“分类施保”,尤其对贫困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应该建立独立的现金补贴制度,这样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可能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展关注贫困家庭长期经济改善的救助政策。
其次,可以根据我国国情,一方面适当发展家庭政策,另一方面发展多元化教育和职业训练方案,提升贫困家庭家长和青少年的人力资本。
能是社会政策时期即将到来的先声。
弱势群体要面对的内心冲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角色冲突。当一个人原有角色与时下扮演的角色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上不一致时,会出现角色冲突。当农民工初次进城,下岗工人由工厂主人变为国家劳动保障救济者。他们尚未从原有生活方式和权利义务的惯性中解脱出来,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新的角色要求,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过程。这时特别要依赖本人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协调,但新旧角色差异造成的角色距离,容易引发诸如紧张、焦虑、茫然的心态,并引*绪*。在*中男性总是扮演着侵犯者的角色,而温良、贤淑、妩媚则成为女性的象征。传统女性角色就是贤妻良母,其行为特征就是顺从,女孩从小就得养成顺从的习惯。现在,虽然强调男女地位的平等和女性自身的独立,但是在深层文化上人们仍然鼓励女性对传统角色的追求。因此,女性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都处于从属地位,相对男性而言,她们属于社会和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因而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而男性则容易扮演施暴者的角色。这是传统的夫权思想及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之一。
其次是道德冲突。弱势群体的道德冲突的产生与缺乏归属感和不平等有关。随着农民离开土地,工人被迫下岗,从前旧的社会道德开始慢慢失去原有的凝聚力,在残酷的竞争面前人们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社会个人化趋势明显,在遵循道德规范时,更多的是需要出于个人需要而非社会利益。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人依然遵循着原有的道德要求,两者之间的冲突便不可避免。有一则新闻说,一位下岗工人在街头摆摊免费指路,竟然无人相信,这种情形十分典型。
最后是手段冲突。弱势者在满足自身低水平的资源要求时,会因所使用手段的越轨而侵犯社会的总体利益。只要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社会要求勤劳致富,有人却制假贩假;北京要防沙尘暴,有人却在草原上挖甘草、拉发菜。这些都是弱势者脱贫手段与法律的冲突。
如果一个家庭处于弱势境遇,就容易在巨大的压力下产生生存恐惧,处于一种无助的迷茫状态。弱势群体常常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家庭责任感使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处于弱势时压力感更加明显。目前,城市困难家庭怕失业、怕生病、怕孩子失学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倘若此三项弱势因素同时出现,对一个家庭的严重打击是毋需赘言的。此外,受挫折的时间与强度会影响弱势者摆脱困境的决心与信心,并引起不同形式的挫折反应。对个体而言,处于弱势是一种挫折经历,而在摆脱弱势境遇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弱势者的社会地位,也在客观上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挫折,这对于他们已经十分脆弱的心理承受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处于弱势的时间越长,摆脱弱势的希望越渺茫,越能激发个体否定的情绪唤醒,并在态度方面产生变化。遭受挫折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越会削弱自我调节机制的平衡作用,引发外罚性侵犯的动机与*。
………【第九节 重新组合家庭的幸福指数】………
婚者和再婚家庭的增多,也可视为现代化的伴生现象。在传统社会,特别是在一贯褒扬婚姻的恒定久远、提倡女子“从一而终”、夫妇“白头偕老”的中国,尽管始终存在再婚和再婚家庭,但再婚仍被视做一种非正常的婚姻形态;再婚者特别是女性,也被视为“另类”人物。然而当今社会的一个客观现实,就是再婚人口的队伍在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年*再婚者队伍的,在50万至60万人之间,20世纪90年代就跃升到70万以上。其间除个别年份,基本呈一路上场之势。
有这样一些规律:夫妻恩爱,夫妻关系融洽、和谐的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出现问题的是极少数;夫妻关系紧张,有裂痕,甚至闹离婚的家庭的孩子,或者家庭已经破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孩子大多数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相当一部分有心理障碍,甚至一部分有心理疾病。迷恋网络、追星、早恋等现象最容易在这类孩子中发生。这类孩子在现实中缺少父爱或母爱,最容易在以上这些方面寻求精神寄托,问题孩子和少年犯大多是这类家庭的产物。
近年来,全国离婚率直线上升,持续走高。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说:离婚率高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而我认为离婚率高是国民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是一部分人道德滑坡、价值观念出了问题。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相应地,重组家庭也越来越多,再婚者队伍之所以不断扩大,首先应归因于可能*再婚者行列的“供给源”越来越多。以往,再婚者的最重要来源是丧偶者。今天,丧偶者依然是再婚的重要来源,但与传统社会再婚现象不同的是,现代社会构成再婚的第一来源已由源源不断的离婚者所代替。这样的重组就让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重组的家庭面临许多挑战。建立良好的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重组家庭的成员都经历过痛苦与失落,适应新的家庭环境要面对复杂的调整。
时下部分群体中比较流行婚外情,离婚也显得较为轻松。很难说这是对还是错,因为不幸的婚姻确实不少,寻求感情和婚姻中的幸福,重新组合家庭,已被社会认可,受法律保护。但是,人文风俗的不同,观念上的差异依然存在。离婚说起来简单,但亲情难以摆脱,对社会*的承载力仍然很重,特别是女性面对的压力更大。本案男女双方感情很投入,确实是情到深处。感情的投入有别于金钱的投入,金钱是可以返还的,而感情只能通过一定的行为来满足对方的需求,才能弥补心理上缺陷和情感上的依附。当一方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时,强烈的情感剌激会使人失去理智,走向极端,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做情人容易,结为夫妻难。在面对不幸婚姻状态时,应当提倡采取先结束婚姻关系,后寻找情感所属,慎重许下婚诺,防止亲情、爱情处于矛盾状态,而*两难境地,从而避免残剧的发生。同时社会应该多一些调和婚姻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感受情纠葛的机制,让那些心理和情感上有矛盾和缺陷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修正,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救助。
婚姻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白头偕老。再婚在民间则被称为“二婚”、“半路夫妻”,这一说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贬义。“二婚”的人,特别是女性,与初婚者相比被视为是大大贬了值的女人。所以,生活在传统婚制下的人,往往把维持婚姻关系的稳定作为首要目标。特别是对那些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婚姻是她们赖以生存的一张长期“饭票”,也是她们老年时期的生活保障。旧时女人害怕“失婚”,不会轻易主动选择离婚;其次,除非是丧偶,或被男人“休”掉后一个人衣食无着,也不会选择再嫁。现代人之所以在婚姻关系濒临破裂时,较多地倾向于用离婚来解决矛盾,而不取传统社会忍耐、凑合的态度,这是和现代人在婚姻关系中更注重感情满足、更注重个性化分不开的。而离婚后把再婚作为主要的调节方式,也是社会走向现代化带来的积极产物。婚姻生活中,再婚家庭往往不被看好,很多人认为重新组织的家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不然,不管是原配家庭还是再婚家庭,都只不过是一个家庭的模式而已,关键在于怎样去经营它。对于再婚这种比较特殊的家庭,夫妻之间如果能够拥有真爱,以及宽容的胸怀,家庭生活同样会幸福美满。
据分析,一般人对离异或重组家庭会产生以下误解: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3、单亲都是穷困的。4、单亲的家庭很可怜。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助。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7、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8、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9、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为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公平利益,社会更应关注的是学校、社区如何赋予离婚者及其子女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父母应如何减少家庭冲突对孩子的不良刺激以及如何保障子女的福利和弥合其心理创伤。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在新的家庭组成时,家庭成员没有共同的家庭历史或为人处世的共同方式,他们还可能有非常不同的信仰。此外,孩子可能处在已离异的双亲之间倍受折磨:一方是与他们生活很长时间的亲人,另一方则定期看望他们。新结婚的夫妇也可能没有时间调整,以适应他们之间新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由居委会、关工委、学校、父母单位和家庭共同配合,为这些家庭解决部分实际困难。在新加坡,离婚夫妇在离婚时,必须向法庭提出一份详尽的有关孩子未来的计划书,即“育子方案”,将夫妻离婚后对孩子承担的责任,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陈老师建议有关部门也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具体的负责机构,在夫妻离婚后,依托社区建立档案,对离婚家庭子女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协调,使离婚家庭子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重组家庭的成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他们间的关系:
1、承认他们的失落,并对彼此的失落感到惋惜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