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新战国七雄第十集 > 第41章 十三家(第1页)

第41章 十三家(第1页)

冯万宝又等了几日,结果却不见吴三桂再派人过来联络,反倒是传来了清军杀俘的消息,本来暗流涌动大小将领私下串联准备投奔新朝的明军一时间不知所措。

接着,便是清军自昆明撤军。起初大家都不敢相信,一直到派去的数波探子一再确认,甚至见到了晋王李定国回师,冯双礼这才敢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再之后,湖广生变之事传来,还有北地诸省乱起的消息也在清军严密封锁一段时间后终于扩散到了川南。诸部一时间欢呼雀跃,本来颓丧的心情一扫而空。

各地明军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痛打落水狗。只是现实所困,经历了这两年的折腾之后,就是想要兴兵也是有心无力。

云南这边,清军临行时,仓库清空,仅剩的一点实在装不下的粮食也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明军残部自各地折返,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衔尾追击了。李定国最后只派了三千精锐吊在敌人身后,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但这点兵力也就只能对付跟不上大队的落单敌人,还得时刻担心敌军杀个回马枪,是没有能力咬下清军一大块肉的。

贵州是三路南征军会师之地,被十几万大军犁过了一遍。残存的抗清武装都缩在山沟沟里,既弱小又分散,也无力掀起波澜。

川南这些明军武装力量,在这白地一般的四川平原也难有太多作为。

倒是在川东鄂西陕南一带扎根的夔东十三家得知满清统治崩溃的消息后,士气鼓舞之下,意欲再度西进,逼降重庆。

永历朝总督文安之因为重庆战役失败、大明危在旦夕忧虑成疾。

本来的历史上,半年后,老督师便会满怀遗憾离世,但如今喜讯传开后,这位公忠体国的老臣也很快回复过来,并且积极联络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诸部,准备再围山城。

就在此时,传来了大汉帝国使节到来的消息。

自各地仙门大开至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初始时候流言四起,到现在各方高层都已经隐约了解了真相。

虽然听上去甚是荒谬,但多方接触下来,铁一般的证据都摆在了大家面前。纵然再不可思议,却是事实无疑。

搅动四方风云的力量并非是大明义民,文安之也并没有心生失望。只要不是被发左衽的夷狄,不致亡天下就好。

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李来亨部驻地。简陋的大厅中,摆满了十多把交椅。

文安之进来时也是一愣。好家伙,房县的郝摇旗、大昌的袁宗第、巴东的刘体纯,还有党守素、王光兴等人挤满了不大的厅堂。

十三家的地盘不大,但境内皆是山地,通行不易。就算是汉国那边提前通知了这几位首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过来,也足见他们对此事的重视。

再一看,上首两把交椅,一个自然是为文安之准备的,另一个,竟然已经有人落座。待文安之入内,也不起身,但拱手一礼而已。

此时此地,坐于此间的,除了汉国来的使节,还能有谁?这么一来,好似自己是客,而来人为主一般。

想到这里,文安之也是一肚子气。看厅中诸人模样,哪里还能不知道这些人早就跟汉国使节私下沟通过了,今日请自己到此不过是走个过场,给自己三分薄面罢了。

气愤之余,连还礼之事都给忘记了。快步走到上首落座,便要发难。

待到跟使节面对面,只觉来人气度非凡。其人面容苍毅,须长而肃穆,端坐于交椅上,手持一竹棍,柄长八尺,缀牦牛尾,是为旌节。

文安之压下心中怒气,拱手问道:“在下大明川湖总督文安之,未知使者如何称呼?”

使节没有回礼,只是一副恬淡模样,轻轻回道:“大汉典属国,苏武!”

口音略有些不太自然,但堂中诸人也能听得明白。

早年苏武被选中出使匈奴,万中无一的语言天赋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入此世不过短短两个多月,这位大汉外交部长竟然已经把明清官话学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这也是因为中间虽然间隔一千多年,汉语基本的脉络仍然不可磨灭,其中差别虽大,但肯定要比新学一门语言要简单不少。

比如自唐代以来,口音诸多变化,但很多唐诗读起来仍然十分押韵。

文安之一惊,竟是颤巍巍起身,伸出手指向苏武似要说些什么,却又撤回去,右移一步,郑重一礼,问道:“可是北海牧羊十九载的苏子卿?”

下面坐着的诸位侯爷、总兵们也是万分诧异。这帮走南闯北的汉子大多是些粗货,便是认得几个大字也不会通晓史书。

苏武是哪位谁个知晓。但看文总督这一番失态表现也知道,这使节怕是了不得。

倒是当事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略有些浑浊的眼神看了看眼前激动万分的飞禽服大员,淡淡应道:“不错,是我。”

闻言,文安之一腔愤懑瞬间化为乌有,只觉得何其幸也,竟然能面见此等平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论年纪,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同志比此时的苏同学还大上不少,但是这会儿文安之却只觉得好似当年出入私塾拜会恩师一般手足无措。

长呼一口浊气,文总督后退三步,直接立于大厅中央,再次对苏武郑重一拜,高声喊道:“后进末学文安之,拜见苏先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