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带领平安乡的众位弟兄们,来到了清风寨门口之时,看到熊林带着所有弟兄,十分戒备的,端着枪指着他们,顿时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这熊林应该是把这五六十人当做上山的敌人了。
这也难怪,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突然来了这么一大批人,任谁都会心中生疑,熊林这么做,倒是对的。
解除了误会以后,江淮便带领着从平安乡里招录来的五十多位兄弟和兄弟,一起进入了清风寨。
虽然说能够招来这么多的弟兄,的确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现在江淮和熊林他们,也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清风寨本就是一个小山寨,凤凰寨投奔来以后,增加了二十多人,清风寨的房间就已经被挤得满满当当了,现在从平安乡一下子就招录来了五十多个兄弟,这一下子熊林和江淮也开始犯起愁来,到底该如何安排住宿。
无奈之下,江淮和熊林只得命令众位兄弟,连夜为着新上山的五十多位平安乡兄弟临时搭建起木屋。
江淮命人把清风寨所有的厚实被褥都拿到了这里,至于那些住在屋子里的兄弟,也只得暂时将就一下,盖上一些薄被子。
这个问题算是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是也绝对不能这样对付下去,时值冬季,眼看就要大雪封山,这些物资即便是想买都无处去买,必须要在入冬之前,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
江淮给这新上来的五十多名弟兄,安排了一些简单的训练以后,就带着几位兄弟下山去为他们筹备物资了。
以清风寨现在的人数和消耗量,必须要筹备大量的粮草,还有就是这些被褥,至于搭建房子,清风寨的兄弟们都是一把好手,毕竟从前都是从农民出身的。
过了两日,江淮和十几名弟兄拉着满满几车的物资,回到了清风寨。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忙碌,终于寒冬之前,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从平安乡里过来的兄弟们也都住上了搭建的房子,周围用土和得严严实实的,密不透风,绝对的暖和。
不过在训练当中,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这平安乡里新来的五十多位弟兄,无法跟上之前清风寨的弟兄们的训练进度。
这也难怪,毕竟,无论是清风寨最原班的人马,还是从凤凰寨投奔过来的兄弟们,都有一些基础和底子,至于这五十多位弟兄,以前不过是一些农民干些农活,身上有一点力气而已。
无奈之下,江淮只得把现在清风寨的所有人马分为两个大队。
他本来想分为两个堂口,这样更符合山寨的规矩,可是转念一想,他们毕竟最后还是要参加抗日队伍的,如果再用堂口的名讳,实在是不符合**的信念。
索性就直接把这一百三十多位兄弟分为两个大队,第一大队由熊林带领,是清风寨和凤凰寨的大部分原班人马。
第二大队,则由江淮抽调出一部分人手,再和平安乡的兄弟们组成。
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训练,两个大队也开始各自进行训练,不过统一的训练计划还是由江淮进行制定,毕竟在这一方面熊林并不擅长。
平安乡来的那五十多位弟兄,刚上山的时候,个个都是精瘦精瘦的,因为他们实在是吃不起粮食,可是到了清风寨以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不但没有减轻体重,反而都变得更加壮实了起来,这也是因为,在伙食上,江淮绝对容不得老马含糊。
眼看着清风寨一天天的壮大,熊林的心中也是十分高兴的,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江淮,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清风寨的今天。
虽然熊林心中也明白,清风寨日益壮大,但最后,却不可能再以他为大当家的,一直占山为王,他们终究是要参加队伍去打鬼子的,不过即便是这样,熊林心中也很开心,那也算是为大家伙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归宿。
清风寨的实力日益壮大,与此相得益彰的,便是清风寨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现在清风寨隐隐有和那三大寨并驾齐驱的势头,那几个势力一般的小山寨,他们的大当家的也不断的来清风寨,向熊林等人表示臣服。
这是长白山脉一带的规矩,所有的小山寨,必须向那几大山寨表示臣服,否则的话,他们迎接的将是灭寨的风险。
那些小山寨显然不敢多说什么,看到清风寨的崛起,他们只需要表示臣服即可,但是另外那三大山寨,可是想法不一了。
威虎山的座山雕,天罡山的孙玉礼,还有那刘占山的寨子,也都注意到了清风寨的崛起。
这三大山寨,却分属于三股不同的势力,座山雕隐隐有归顺**之意,孙玉礼所以只是日本人的走狗,众人皆知。刘占山则是和**一同抗日,为人十分豪爽。
对于清风寨的崛起,三方秉持着不同的态度。
刘占山之前已经打听过,这清风寨的江淮,在平安乡招兵买马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抗日的决心,而且县大队的王队长也和刘占山通过气,让他们对清风寨,稍微照顾一番。
但是座山雕孙玉礼,却是看不得清风寨的崛起,如果日后清风寨的实力真正的达到了和他们三大山寨并驾齐驱的地步,那么长白山脉一带的利益布局,又要重新洗牌。
他们二人可不允许熊林从他们这里分走一杯羹。
但是,他没有十分忌惮刘占山,毕竟国民党和日本人都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他们,而他们如果真的和刘占山交起手来,八路军可不会管这么许多。
刘占山的山寨,加上清风寨,再加上八路军的县大队,足足有一千多人,可以说,除了县城的小鬼子之外,在这敌后方再也没有任何一股势力会是他们的对手。
天罡山之上,孙玉礼坐在自己的虎皮椅子上,嘴里叼着旱烟袋,在那里沉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