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商量好,顾云明夫妻俩先回东山,辞职、找工人来装修、招工。
而李浩宇则找了朱院长,领他去樊楼兜了一圈,将自己的想法跟朱院长细说了一遍,朱院长连连摆手:“你自己开店就可以了,刚听你说,和厨师长、经理各占点股份挺好的,我就不参与了,不合适。
我呢,只要你这里开起来,我保证给你拉来客源,不需要你什么报答,给我搞一张金卡,我进来能打个折就是了。”
朱院长也知道,这饭店要是开出来,凭刚才李浩宇说的装修、菜式、管理,肯定会在周边一炮而红的,关键这边附近真没有合适的饭店,这边一开,客源肯定没问题的,自己也就是说说罢了,帮不上什么忙的。
“哪个需要你亲自出面啊,”李浩宇笑道:“家里随便出个身份证就好了,只要这人不在体制内就可以了。
老弟,我也不是白给你股份的,是要叫你干活的啊,这店开在这里,三教九流不得照应到,你也知道,我没什么人脉的,但你不同啊,人吃五谷杂粮,哪个不会生病?自己不生病,家人、亲朋好友哪家没有几个,哪家不会用得上医院的?你的人脉比我不知道广多少倍呢。
你放心,我也不可能次次都让你出面做这些小事,但你可以请人家来这里吃个饭,或者人家请你的时候,你介绍到这里,都是聪明人,到时我进你们包厢敬个酒递支烟,大家不都是朋友了吗?
以后这些人就我自己去处了,你就当是帮兄弟了吧。”
千说万说,朱院长最后“勉强”同意,说是叫自家姐夫来做这个合伙人,姐夫是在村里私人厂里上班的,老实人。
这姐夫和朱院长之间怎么处理,李浩宇一点都不想知道,反正他目的达到就行。
于是,樊楼的事情就这么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周迎春除了负责出钱、安排钱会计两个公司做账、安排顾云明夫妻俩住宿外,其余事情她就基本不关心了,自己环宇的事情也很多啊。
以前在码头,李浩宇除了收纱头外,就是来码头帮忙,特别出货这一块,基本上都是他在负责。
加上当时还有个费清勇、热情的二哥在,后期的出货,就基本上交给了二哥。
现在好了,二哥去做中介了。
李浩宇呢,忙得飞起:纱头生意不肯丢,因为那个生意来钱还是挺快的,基本上属于左手倒右手,从厂里拉了货到禾城,马上就过手给莫老板,也不要动卖货的脑筋,赚的还不少,又有周父在一边帮衬,李浩宇怎么舍得把这生意扔掉。
当然,现在的规模在缩小,因为很多纺织厂改制的改制,卖掉的卖掉,都在变私营,私营的厂,哪可能还像以前,一个仓库大约报个数,就给你拉走了,人家现在自己也亲自找销路了,还要货比三家,谁家出钱多卖给谁家,李浩宇这边的利润就很薄了。
看来这纱头生意也做不了多久了,但现在还有得赚,那就继续做,只是比以前少跑了几次。
两所学校他倒是经常去,和校长(院长)、老师们聊聊天,关心关心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寒暑假还要抽空检修线路。但这活毕竟工作量不大,几天就能忙完。
除了这两桩活之外,李浩宇现在的重心在岛上,那是自家造的房子,所谓衣锦还乡,李浩宇这点还是很看重的,自家在市里讨生活,岛上人都知道李家赚了大钱了,这房子肯定要好好地建的啊。
加上还有大伯那三间平方呢,大伯一开始来了一次,带了一大袋香烟,还给了周父一笔钱,然后,这监工的活,也成了李浩宇和周父的了。
两幢房子建造,建好毛坯后,还要装修,花的时间、精力也不少的。
现在又加上樊楼的装修、营业执照申领等等,李浩宇简直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