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军战败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朝廷。尤其是种师中的战死,更是让人心痛不已。紧接着姚古、张灏都已败退。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而此时,那些一直反对战争一味求和的大臣们看到机会来了,他们又开始占了上风。这些反战派们相互勾结,竟然推举了一个对兵法一窍不通的李纲出任河北制置使,让他再次前往救援太原。显然,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地救援太原,而是要把李纲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给除掉。
此时的宋钦宗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他非常担心金兵会再次南下,那样的话,京城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于是,他决定派遣范致虚前往陕西,接替钱景担任永兴军路安抚使。同时,将钱景升为龙图阁待制,并任命他为陕西六路总制置使,负责节制陕西六路的兵马,要求他们迅速出兵勤王。
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动,让人眼花缭乱。按常理钱景对史进的义勇军非常重视,他的权力扩大应该非常有利。但现在的史进对这些朝廷政治纷争已经看清了,他也不想再被卷进去,他依然练自己的兵,做自己的事。
但是,钱景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便是关中义勇军。他深知这支队伍的实力与影响力,如果能让他们带头号召关中地区所有的义军参与勤王,那必定会事半功倍。毕竟,陕西的精锐之师已经在第一次勤王时被尽数调离,如今能够倚靠的力量只剩下民兵和义军了。因此,钱景当机立断,向各路势力明确了征召义军民兵的相关政策。
但事与愿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效甚微,钱景决定亲自到少华山找史进面谈。来到少华山盛情款待那是礼数,但开始面谈史进第一句话就把钱景问得无言以对。
“钱大人,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要保证坦诚回答,”
“什么话你只管问,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钱景信心满满微笑着。
“你想募集的兵马比种家军如何?军界地位你比种师道如何?种家军勤王现在结局如何?”史进这一问,钱景就傻眼了,想了半天也无言以对。看到钱景尴尬的表情,史进就直接把话说开:
“我刚从太原回来,直接和金兵干过几仗,金兵的强悍远比我们估计要厉害得多,种家军的覆没,少种经略的死足以证明。但真正促使种家军灭亡的凶手是朝廷大臣们的政治博弈。大宋第一强悍的种家军勤王,吓退了金兵,但死在自己人手里,到了京城,老种都无法驾驭自己的部队,你带这些没有系统培训的散兵游勇又能如何?还不是白白送死。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又有什么意义?按目前形势,金兵很快就会南下,你连仅有的义军也拉出去送死,到时候谁来保护陕西?抗击金兵义勇军第一个向前,但所谓的勤王史进断难从命!”
钱景是带着满满的自信而来,本以为会得到史进的支持,却没想到遭遇了冷漠和拒绝。然而,他心里明白,史进所说的都是事实,因此并没有责怪史进。
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钱景决定顺势而为,邀请史进一同检阅义勇军的操练。史进欣然应允,两人一同来到操场。
义勇军的士兵们军纪严明,步伐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比起钱景手下的那些官兵,他们显然更具战斗力。看着眼前这壮观的场面,钱景不禁感慨万分。他意识到,这支义勇军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必定能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从少华山回来,钱景的勤王热情一下子降了八度,剩下的二度也仅仅是官场应付而已。新上任的永兴军路安抚使范致虚倒是热情高涨,钱景干脆就把勤王的大事全权交给范致虚处理。
这个范致虚自非等闲之辈,祖居福建建阳,兄弟五个,排行老三,大哥范致君,绍圣四年进士。二哥范致明,元符三年进士。四弟范致祥,元丰八年进士。五弟范致厚,大观三年进士。自己是元佑三年进士。兄弟五人都饱读经书,全部进士及第,这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他在宋徽宗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举南京鸿庆宫。政和八年为尚书右丞,次年进尚书左丞。因其学识出众,与时人吴材、江屿、刘正夫合称“四俊”。
范致虚确实有些手段,他向各路经略使下达了命令:三个月内每一路必须集结三万兵力,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则将被革除职务,并按照军法惩处。各路经略使无奈之下只能遵命行事,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招募士兵。有的通过东拼西凑勉强凑够人数;有的则采取强硬手段,强行征召百姓入伍;还有的按照田地和人口数量进行分配。这些手段用尽之后,整个陕西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们惶恐不安,社会秩序大乱。
只见那大批大批的人马集结起来,但由于人数众多且战线拉长,导致后勤补给严重跟不上。而各地官府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反而变本加厉地向百姓摊派各种苛捐杂税,使得本来就生活艰难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许多家庭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而被迫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这样悲惨的情景屡屡发生,令人痛心不已!然而,也有一些胆大妄为的百姓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不公和压迫,他们索性铤而走险,啸聚山林,聚众造反,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反抗官府的残暴统治。一时之间,天下大乱,局势愈发失控。
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官府的无能,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曾经繁荣昌盛的陕西地区,如今却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州地区向来受到义勇军的庇护,史进在此地推行了众多激励政策,使得该地区生产经营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康,人人都能过上安定平稳的日子。
然而,世事难料,外部局势突然发生剧变,大批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华州。起初,义军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各处开设粥铺,向外来难民提供稀薄的米粥以解燃眉之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华州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粥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地方开始出现哄抢和偷盗等恶劣事件,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史进感觉到时态严重,马上与朱武、徐品等人商量对策,朱武不慌不忙道:“我正要向统领汇报,前几日我就派了不少人出去察访,目前涌入华州地面的人数已经将近二万,以青壮年居多,主要集中在华阴县和华州城区附近。我想开设两个新兵营,华州方向让孙立负责,华阴方向由杨志负责在难民中招募新兵,如果方法得当,应该可以招到八千至一万人,这批青壮年一入伍,外部局面就可以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兵员数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我们目前也只有一万二千人,真正与金兵开战,这点人马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现在只固守在两个荒郊野外,也不能攻城夺地,最大极限也只能养活二万人。夏季过去,天气转凉,金兵必再犯我疆土,等打到陕西估摸还有半年时间,这段时间新兵也磨炼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编进老兵队伍中,就具备了战斗力。”
史进听后连连点头,“此计甚好!只是当下作乱的流民如何处置?”
朱武道:“这些人大多是被逼无奈,只要稍加引导,便可为我所用。对于那些顽劣分子就严惩不贷。”
随后,史进传令下去,让孙立和杨志二人在招兵的同时,注意招安流民。同时加强城中治安,防止恶性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