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苏话音一落,温明知立即表决心:“苏苏,你放心,我不会跟致远哥学的。我跟他不是一类人,也学不了他。”
杨君苏点头:“其实他应该跟你学,但他这人冥顽不化,悟性不行,也不肯向你学习。”
温明知心里有一丝暗戳戳的高兴,从小到大,亲戚都建议他向致远哥学习。万万没想到,致远哥竟然也有需要向他学习的一天。在这一瞬间,他有点理解爸爸为什么喜欢拉踩陈伯伯和二伯了。幸福有时就是要靠对比,占胜同辈让人有一种优越感和幸福感,这是他所不从曾体会的。以前都是别人在他面前找优越感。自从跟苏苏在一起后,他的幸福感提升了很多。
杨君苏对温明知的反应很满意,就是要雄竞才有玩头嘛。男人那么团结干什么?有竞争才有活力。
温明知柔声说道:“苏苏,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你。我现在觉得日子很有盼头,我特别盼着咱们的婚礼。”
杨君苏:“我也是。自从有了你,我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工作起来更有劲头了。明知,为了你,我会更加努力奋斗的,爱情让我奋进。”
温明知感动之余,又有些心疼:“苏苏,你已经很努力了,别太累了。”
两人表白完毕,婚礼也到了尾声。
他们两个站在饭店门口等着其他人一起回去。
温明知悄声说道:“苏苏,咱们的婚宴也在这个饭店办行吗?”
杨君苏摇头:“我觉得这饭店场地不够大,而且太贵了。”这年头能在国营饭店宴客的都是有钱有票的人家,一般人请不起,光有钱粮票凑不够也不行。
温明知以为她担心粮票不够,就说道:“我爸说了,到时候会找人换粮票的,我们家亲戚送礼金时也会送些粮票,应该能凑够的。”
杨君苏笑道:“到时候再说吧。”
他们一行人坐着大卡车回农场,卡车停在中心镇,温明知骑着自行车把杨君苏送到家门口就回去了。
杨君苏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肉香味。
叶香云笑着问道:“君君,今天怎么样啊?”
“挺好的。”
“温家的亲戚对你都还满意吗?”
杨君苏说:“放心吧,没谁敢不满意。”不满意的都怼了。
叶香云只听表面意思,以为温家亲戚对闺女真的满意,她面带笑容:“那可太好了。我给你了做了酱骨头,好让你回来补补,你看我说话算话吧?”
杨君苏洗完手,拿起一块酱骨头啃了起来,味道还挺不错。她妈厨艺进步了。
叶香云见杨君苏吃得这么香,确定她在宴席上肯定是收着肚子没敢放开吃,要不然回来也不会那么饿。
杨君苏也懒得解释这种美丽的误会,她啃了三块骨头就吃不下了,说道:“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也不舍得吃了,给你和我爸留着晚饭时吃,你看我这人多孝顺。”
叶香云笑道:“是是,你最孝顺了。你爷奶大伯二伯都夸你是老杨家最孝顺的孩子。”
哟,她竟然成了杨家最孝顺的孩子。真是世事难料,人间荒谬。
当成功人士可太爽了,只要你成功了,一切缺点都有人替你美化,随便做点什么都会被夸大。要是个成功男人就更爽了,你出去嫖去,都有人说你因为压力太大需要放松,广泛散播爱意和基因,那是刻在雄性动物中的本能,成功男人的本能更强。别的男人不嫖那是没本事,瞧瞧这逻辑多完美。
在社会上是如此,在家里也差不多。一事无成的孝顺没人在意,成功人士稍稍孝顺一下,亲人就非常感动。现在的她哪怕不关心不搭理杨富贵,经常怼杨利民,但他们父子俩也觉得她最孝顺。
……
参加完温致远的婚礼,杨君苏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她指挥着大家平整碎田隙田,削平土包土堆,填平废河沟,机器人工一齐上。在不用开荒的情况下,四分场又新增了两千多亩地,土地平整后,再播种麦子。
大家还要把林间套种的药材给收好晒好,做好分类,等着药厂的人来收购;之后是牧草,市牛奶厂的人前来收购,他们卖了几万斤苜蓿,这又是一大笔进帐;之后是养殖厂的鸭子鸭蛋,林间散养的鸡和鹅,一笔一笔的进帐让财务室的人乐得合不拢嘴。四分场的职工也是喜气洋洋。
这两年,大家拿到的补助越来越多了,有些勤快的家属收入已经超过正式工了。
杨君苏制定的政策可谓是惠及到每一个人,不但合作社养猪场和养殖厂药材厂有大量收益,就连砖厂也有进帐,砖厂的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新房建好后,有好几波单位来参观。其中食品厂的代表在参观完砖厂后,发现他们烧出来的砖头质量不错。就悄悄问杨君苏他们砖厂可不可以匀出一些砖头给他们单位盖房子用。杨君苏一听,拓展销售的机会自己送上门了,那一定得好好抓住。
她果断答应了,回去便开始想尽办法扩建砖厂,工人不够,就招临时工,然后及时给食品厂送去一批砖。食品厂那边对于这批砖头很满意,很快其他兄弟单位也知道了,胜利农场竟然卖砖,也纷纷找上门来。
两年过去,砖厂的收益越来越好。他们出产的砖头质量好,人还不作妖,每次都是准时交货,很快就在附近小有名气。
为了闹革命停生产的红星砖厂也回过味来了,赶紧回来干正事。同时他们还向市里告了胜利农场一状,你一个农场不好好种地,烧什么砖头,你烧来自己用可以,怎么还往外卖?
好在纪书记巧妙地给周旋回去了,给市里领导解释说,他们农场之前都是向红星砖厂买砖,但这些人不好好生产,耽误了职工建房,他们只能自力更生。兄弟单位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人家张口了,他们也不好不帮。市里领导对于这两家单位只能劝和,口头批评胜利农场两句就完事。
现在砖厂养殖厂养猪厂合作社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临时工,招工时,他们当然先紧着四分场的家属,有时人手实在不够,别的分场的家属来也收。这样也平息了其他分场职工们的妒忌,毕竟,四分场吃肉,他们也能喝到汤,大家利益相关也不去举报了。杨君苏注意到这个问题,特意拿出一部分临时工的名额给其他三个分场的家属。她不怕事,但没人找事,那不是更好吗?
整个四分场上下,领导对杨君苏很满意,工人和群众更满意,大部分同事也很满意。至于个别人不满意,那一点也不重要,没谁在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