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婉和赵公子“相聊甚欢”。
另外一边,宋旸到了书院,见到了书院的山长。
“许多年未见,思远风姿一如既往。”
清扬书院的山长罗青阳面带微笑的看着宋旸。
罗清阳站在屋檐下,夏日橘红色的阳光映在他的发冠上,白玉制成的玉冠在日光下闪耀着极纯粹的质地。
那光晕在发间,又衬得他头发乌黑,几乎发蓝。
多年未见,罗清阳依旧是宋旸记忆中的那幅儒雅模样,未曾有过丝毫的改变。
“夫子亦是。”宋旸双手抱拳对夫子行了书生礼,“自矿山回来匆忙,不曾拜见夫子,还望夫子不要怪罪。”
“多年前你离开青山书院的时候,我曾问你,若是此生再也不得机会登书院之堂,你是否会后悔当日的决定。”
罗青阳轻抚着他的胡子,他下巴微抬,日光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却并不会让人觉得他模样苍老,反而是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那时学生说,此生不会后悔。”
“那么如今,你再次来到青山书院,是拜访旧师,还是意欲重返故地?”
“自矿山生死辗转一轮,学生已然醒悟,想重拾书本,重拿笔杆,还望夫子摒弃前嫌,不吝赐教。”
宋旸撩开衣袍就要跪下,罗清阳是他在书院的师父,宋旸少时曾短暂的在书院求学过一两年。
他虽并未考取功名,却在读书一道上有极大的天赋,被游历到山村的罗清阳破格录取到青山书院。
原本宋旸应该是罗清阳此生收过最满意的一个弟子,但变故总是发生在下一刻,宋旸还没来得及考取童生,就迫于生计离开书院。
“还望夫子,能够原谅学生以往的错处。”
宋旸双膝跪地,他垂下脑袋敛住神色,而后默不作声。
许久以后,宋旸才听到耳边传来罗清阳的一声叹息。
“重回书院,重拾书本,若你愿学,老夫自然愿意倾囊相授。”
罗清阳上前把宋旸扶起,他双手上的皱纹清晰可见,但两只手却意外的有力气。
“思远,你且抬头看。”
宋旸应声抬头,他一眼就瞧见了书院墙上挂着的横渠四句。
“夫子,是在教授学生为官之道吗?”
横渠四句,是宋旸刻在骨子里,绝对不会忘记的四句话。
“你少时求学老夫给你取字思远,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罗清阳的声音铿锵有力,一字一句都让宋旸听得极为清楚明白。
“老夫只愿你思维广阔,才思敏捷,能习得满腹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