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端端便想起“乱服粗头,不掩国色”这句话来。当即微微俯身,用弯刀挑起她的下巴,笑道:“你这等颜色,若是轻易死了,倒是有些可惜……正巧鸳鸯楼有个空缺,不若去鸳鸯楼吧。”又吩咐人拿来纸笔,对她道,“我说,你来写。”
阿宝跪在地上执笔,锦延居高临下,一字一句念道:“护国将军府现有一奴,姓莫名阿宝,现年一十七岁,情愿卖与鸳鸯楼李鸳鸯名下为妓……”
阿宝几乎是心怀庆幸、喜不自禁地亲手写下自己的卖身契,她原算不得周府的奴婢,他也不会真向鸳鸯楼要她的卖身银子——只不过又是他羞辱她的手段。
临去鸳鸯楼前,长安竟然把桑果也拎出来塞到马车里,阿宝对他感激涕零,几乎要山呼万岁三叩九拜了。她跟着长安走出祠堂时,耳边犹听得锦延在内发号施令:“彻查此次行刺之事为谁指使,凡与此事有干系者,不问情由,格杀勿论……”
阿宝坐在马车内细细思索,终于想起是十三岁那年,自己带着梅子与莫松二人去灯市,于破庙内遇着一个名为十二郎的男子,他身负重伤,面目可怖,梅子因此受了惊吓,连连晕倒。终于前前后后都想了起来,阿宝长出了一口气,心内豁然开朗。
第18章 莫家阿宝〔十八)
那一年上元节,阿宝被父亲拘在家里不准出去,她收集的话本子已全部看完,一时无所事事,便带着梅子去找阿娇。因下雪,门口也无人,进了暖阁,却见阿娇坐在贵妃榻上正在绣一方罗帕,武姨母则坐在她右首,正擎着一面铜镜拔眉毛。武姨母喜好打扮,即便不出门,也要收拾的山青水绿。她容貌上不见得出奇,但打扮得好,和莫夫人站在一处,却把莫夫人衬得像是莫主事的老母亲。
阿宝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笑嘻嘻地,脱下斗篷,叫了声“姨母”,又伸手去拖阿娇:“好姐姐,你去给我烤个红薯来吃,还要杯热热的茶。”
阿娇笑着叹了口气,自下了塌去与婢女们去张罗烤红薯。阿宝上塌,只盯着武姨母看。武姨母叫她看的不好意思,只得停了手,眉毛已然修得弯弯又细细。
阿宝笑道:“姨母真是好看。”这话倒是真心。
武姨母红了红脸,笑嗔道:“这孩子,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有甚好看的?快别尽盯着人看。”
阿宝央道:“姨母也给我拔下眉毛吧。我要娇姐姐一样的眉毛。”阿宝一双眉毛又粗又直,英气有余,秀气不足。虽是一个父亲养出来的女儿,但阿娇却是娇娇弱弱,她的一对秀眉也使得阿宝艳羡不已。
武姨母听了倒唬了一跳,笑道:“你小小年纪,哪里要拔眉毛了?被你爹爹知道了,免不了一顿骂。”
阿娇拉着武姨母的袖子嘟嘟囔囔撒娇弄痴,武姨母被缠不过,叫人拿来热巾子给阿宝眉毛上敷了敷,稍稍拔了些许。才拔完几根,正待要接着拔时,却听阿宝问:“姨母家在哪里啊?上回听阿娇说起,我又给忘了。”
武姨母的男人死后她为婆家不容,被赶回娘家,老父母也相继过世,却又受不得侄子侄媳的脸色,恰巧阿娇娘亲难产早逝,便前来投奔来莫家,与小阿娇为伴。众人也都随阿娇称她一声姨母,说是客,实为仆,平常管着阿娇的两个婢女,照应阿娇一应起居。
若武姨母如实说自己无家可归,无处可去,阿宝也无话可说。偏她是个要面子的,听得阿宝如此问,便道:“我娘家在城南武家镇桃源村,因村里有片桃树林,每年春天桃花开得好,因此叫做桃源村。我老父亲原先是个教书先生——”
“桃源村这般好,为何总不见姨母回家?难道姨母竟从不想家么?”阿宝眨眨眼,装作懵懂无知地样子问。
武姨母手一抖,想起阿宝素日最是鬼怪精灵,原来绕了半天,最终想说的还是这一句。阿宝既看得出,莫夫人想必也晓得自己的心思了。思及此,不觉羞愧难当,面色灰白,心下已凉了半截。
莫主事虽已年过四十,但相貌堂堂,年轻时也是个风流种子。因早年无子,娶了两个姨娘,竟都是福薄的。一个是阿娇的娘亲,生阿娇时难产,红颜早逝;一个是阿宝的娘,也因病早早去了。现仅剩下莫夫人一个,莫夫人却比莫主事还要大三岁,这两年又发福得厉害,单看相貌,如何配得上莫主事?起初因自己寄人篱下,并不敢有什么心思,日子久了,见莫主事温和有礼,人又潇洒倜傥,不由得生了绮思。想是这阵子往他跟前凑的次数多了些,竟叫人知晓了心思。眼下叫阿宝捉住了语病,暗讽自己赖在莫家不肯走。
阿宝看武姨母白着脸,眼中含泪,只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话,便笑嘻嘻地下榻穿鞋——却是连眉毛也不管了。阿娇带着人端了烤好的红薯进来,见武姨母这个形容,又见阿宝起身要走,便有些了然,忙问:“可是阿宝又淘气了?”
武姨母忙摆手,强笑道:“是我把她的眉毛拔坏了……”
阿娇定睛一看,可不是,阿宝的眉毛一根粗,一根细,“噗”地一笑,道:“小小人儿竟然也要打扮了,这下倒弄得不伦不类。待会儿我再给你仔细拔便是,这些也值当生气。”
阿宝便不慌不忙将一个红薯吃了,又饮下一杯热茶。待两根眉毛都拔好,便笑嘻嘻地告辞而去,临走时又强夺了一块阿娇刚绣好的罗帕。
阿娇气得直跺着脚,嗔道:“就知道你是个贼,自己不愿学,成日里疯玩,又都来抢我的。待哪日我禀了爹爹,将你狠狠打一顿,治治你的强盗性子才好!”
待出了阿娇的东厢房,梅子也埋怨道:“我们即便针线没有二小姐的好,也不曾短过你这些零碎玩意儿。再说二姑娘心细,但凡衣裳帕子上都绣了自己的名字,你怎好意思拿出去用?”
阿宝只嘻嘻笑道:“我晓得。我就爱看阿娇生气的样儿。”她与阿娇相差两岁,人前称阿娇一声“姐姐”,背地里却胡叫一气,有时是“阿娇”,有时又是“娇姐姐”。
且不说这边厢武姨母背地里气一阵,哭一阵。那边厢早有多舌之人将阿宝说的话传到莫夫人耳朵中去了。
莫夫人听了笑道:“她亲娘是个少言寡语也没什么心眼的,老爷也是个话不多的闷葫芦,谁知这两个人怎么竟生出这么个小魔头来!真不知道她像谁。”半响又叹道,“平日里只道她是个不懂事只会疯玩的主儿,可见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不枉我养了她这几年,疼了她这一场。”
晚间用膳时,阿宝与爹爹莫主事提了一句要去观灯。莫主事先前盯着她的眉毛已暗自皱了一会眉,此时闻言,便将筷子一摔,喝道:“不许去!”
莫主事这几日不知为何,只焦躁不安,对外只称身子不适,一应走亲访友都免了,每日闷在书房里长吁短叹,动不动就对身边伺候的人大发脾气,因此众人行动都小心翼翼,怕平白无故被骂。因今天正月十五,阖家一起吃团圆饭,他面色才稍稍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