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地里终于可以下人了,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点玉蜀黍种子。
苏青山回来了,苏桃就清闲了很多。
冒着烈日骄阳,提着盛玉蜀黍的筐子,在地里来来回回。
小娘子才十几岁,父母都在,冯氏便不愿意让她受这个苦。
冯氏不让苏桃去地里干活,让她在家好好照顾兔子就行。
玉蜀黍种好后,这一季子的庄稼活算是完成了。
乡下人也都稍稍清闲下来。
这时候齐家送了信儿过来,说小定换庚帖的事儿。
苏青山提前回来了,苏家这边应了他们,到两家定好的好日子就过来下定。
两家定的日子是六月十二。
这日阳光明媚,不是太热,苏青山说要去县城一趟,请周恒帮他们写一份细帖,给闺女的嫁妆多少,详细有哪些还是要冯氏参谋,于是也带上了冯氏。
苏桃做了好久的荷包终于做好了,她自己看着挺好,没有一丝扭捏的拿给了她爹。
“爹,这是给你做的荷包,你带身上用吧。”
苏青山跟冯氏正准备出门,望着苏桃递过来的荷包,有些激动。
这是他收到来自他闺女的第一个荷包,难免控制不住情绪,他声音沙哑着再次确认:“给爹的?”
苏桃点了点头。
苏青山穿了一身藏蓝色短褐,按理说放衣襟里就行了,他却高兴地系在了自己的腰带上,看了又看,满意道:“我闺女的针线不孬。”
冯氏看了一眼那荷包,荷包猛地一看挺好,仔细一看歪歪扭扭的,挂在短褐粗粗的布腰带上,怎么看怎么别扭。
冯氏笑看着两人不说话。
“好好在家待着,爹娘去去就回。回来去高升酒楼里跟你们买只烧鸡回来。”
苏桃目送苏青山和冯氏出了村口才返回去继续做第二只荷包。
她娘拿来了她爹不穿的一件旧衣裳给她练习针线,布还多着呢。
苏青山,冯氏这边,两人走一路,商讨了一路嫁妆的细节,只等见了周恒让他写下来。
一个时辰后,苏青山带着冯氏,手中提着两包茶果,一只烧鸡站在了周恒书肆的门口。
周恒听了他们的来意,把店里的事情交给书肆里的伙计,带着苏青山夫妇两人家去。
苏青山跟在周恒旁边,见他放下了店里的事,回去帮自家写细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恒哥儿,你叔认的字不多,一手字写出来斗大,实在拿不出手,这想来想去只能来麻烦你了。”
周恒忙回:“青山叔您就是我的亲叔叔,说什么麻烦。”
苏青山感慨,什么也没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书肆离家本来就不远,一会儿就到家了。
还是小翠开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