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父亲的背影有点佝偻了,可他依旧尽可能挺直着。
陈仲甫将他的两个儿子送进魔都法语学校,自己则是找到了当年一同创办《俗话报》的老乡,汪孟邹。
汪孟邹自幼学八股、史地,接受新思想,他能懂陈仲甫。
“如今中华阶层众多,财阀、官僚、军阀、海外列强,种族阶层众多,这不是现阶段的民国该有的。”
“以前的革命很简单,武装起义,洋枪洋炮,打破国门,即可成功,现在不同了,重点在思想。”
亚东图书馆内,陈仲甫慷慨激昂,声音吸引馆内看书的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陈仲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的,继续宣传:“所以我打算创办一个杂志报刊,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这个杂志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
“每个人生在世上,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的使命便是更改国人封建的思想,重点在于这个‘新’字!思想救国之路!”
外面,雨更大了。
说完,陈仲甫就离开了图书馆。
看着窗外大雨朦胧,陈仲甫陷入沉思。
仅是创办报刊这么简单吗?
不。
这是救国之路。
以前不是没有宣传思想的报刊杂志,只是没有这么新的。
【1915年9月15日,在陈子沛、陈子寿两兄弟的帮助下,陈仲甫主持创办的《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在上海问世,他打起人权与科学两面大旗。】
深夜,陈仲甫依旧在撰写,而且越写越激动。
《敬告青年》——最前面的那四个字如龙飞凤舞。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
……
救国的道路,他终于找到了。
青年。
就是救国之匙。
救国,不是一时冲动,一时热血的。
要改变的,是一整个封建古国的文化思想。
文化救国,思想救国……
一场全新的思想风暴将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