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有了放晴的迹象,焦急不安的贾琮就已经站在了城头上。
“侯爷,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到了。
”
咔咔~
“末将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拜见侯爷!
”
贾琮大喜,迎上前去扶起了躬身参拜的冯永堂。
“冯将军免礼,可算把将军盼来了!
”
黑甲在身,腰佩长刀,加上那张黑脸,不愧曾是老英国公麾下的大将。
冯永堂挺直了腰杆,任由贾琮上下打量。
等到贾琮打量的差不多了,他才抱拳问道:“不知侯爷传末将过来,是有什么事?”
“来、来……”
贾琮拽着懵逼的冯永堂走到了城楼边上,渐小的雨幕外,隐隐绰绰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冯将军也看到了,今年的小麦还未收割。
本侯问过不少人,都说就算天气放晴几日,后面还会有好几场大雨。
这农时,耽误不得啊!
”
嗯?
“是这个道理,可末将还是不懂侯爷传我过来的目的。
”
贾琮突然指了指放在不远处的镰刀,看向冯永堂的目光如同看到了羔羊:“所以,本侯打算传令诸州府,命各军卫、州府衙门,全部拿起镰刀,尽快收割田间的麦子。
包括本侯自己,也有一亩田的任务。
”
……
民以食为天,谁敢阻拦贾琮抢收,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贾琮第一次请出了打王金锏,传令河南诸州府,凡是吃朝廷俸禄的,无论官爵品级,都下地里干活去。
趁着天晴,一人一把镰刀,要抢在老天爷下雨之前,把已经成熟的小麦收割完。
归德军近一万两千人,是最先领到军令,分成八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往府中八县,帮助老百姓抢收粮食。
冯永堂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奇怪的命令,亲自带了一千多人,在虞城县帮贾琮收割小麦。
令他没想到的是,贾琮干起农活来,可比他自己强多了。
“侯爷以前干过地里的活?”
贾琮手中的镰刀都没停,一下又一下,将小麦放倒在地,然后捆扎好。
“陛下在宫里种了一亩地,在京里的时候,那亩地基本上都是我跟太子殿下在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