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就是他的手下了,虽然人事科已经决定,早点见面也是必要的。
这次不光安排了职工,还决定在那边盖几间宿舍,住帐篷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周明很赞成,毕竟冬天太冷了。
人很快就来了,一色的妇女同志,有二十多的小媳妇,也有四十左右的大娘,听口音,来自五湖四海,不过,她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种地。
“场长,我叫李春花,老家是湖南的。”
这五人她是最大的,虽然皮肤黝黑,笑起来一口白牙,憨憨的一看就爽利。
接下来,那四人也做了自我介绍,她们的丈夫都是各个分厂的,只有李春花跟的是儿子,据说,丈夫早亡,婆家兄弟容不下,只好投奔了儿子。
“宿舍没建成之前,那边有帐篷住,只是条件差一些,虽然咱们菜场跟内地不同,因为你们有基础,也很好掌握。”
别的话不用说,她们的精气神就能说明一切,根本不会偷懒的。
周明给兰州玻璃厂打了个电话,通知邹师傅尽快过来,盖房子也需要玻璃,既然要建厂,就没必要去外面买了。
第二天一早,开车到了集合处,只见她们都扛着行李卷,满脸的兴奋,这也难怪,因为这次招工,都解决了户口问题,算是吃上了商品粮,因为菜场隶属原子城,她们也是正式职工了。
“场长,你太能干了,这么年轻就会开车了,我听说光是坐在师傅身边,都得整整三年呢。”
圆脸的小媳妇很爱说话,她说的没错,这时候没有私家车一说,所有轮子都是单位的,司机是正儿八经的工种,必须经过三年的学徒期。
其实这段路不算太长,走路一个小时就到了,因为蔬菜太珍贵了,所以才要求她们住在这边。
五人一下车,就被震撼到了,看菜地跟看怪物一样,
“周,周场长,原来是在屋子里种菜呀,怪不得我在房前怎么都种不活。”
她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可这里的夏天太短了,即便能出芽,不等长大就上了冻。
“这种叫做暖房,玻璃是透明的,可以吸收光照,封闭起来是为了保暖,如果外面温度太低,还可以烧炭取暖,算是科学种田吧,只要足够细心,掌握起来并不难。”
刚才他已经问过了,除了李春花,其他四人都上过学,还有一个初中毕业生。
王芳已经从地里出来了,那几个看到女同志,更是亲热的打着招呼,
“先放行李吧,那几个帐篷是牧民住的,你们自己分一分,我进去看了,他们走的时候已经打扫过了,里面很干净。”
钱来帮着将粮油搬了下来,送进了一座小帐篷,这是他们的灶房。
“最近就跟着咱们吃,等宿舍盖好了,再商量吃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