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在这古剑近旁的杨昭待这月华流光扫过自身之时,便发现自己的识海之中那股虚无意正似乎受了这月华气机的牵引开始在那金丹之中不住的流转!
此时虚无剑又出那幽幽炯炯的光华,银色的月辉一触到剑身表面便如泥牛入海一般倏然不见,那原本黯淡无光的剑身上现在却似乎正流转变幻着各种莫名的图纹!
他走了两步,上前摸了摸虚无剑,竟然与识海中的感觉一般无二,不禁来了兴趣,再往更远的地方走了几步,这才发现,虚无剑中所映照的事物只能及五步之远,再外则仍旧是空无一物,想来是他的修为不够高明所致。
他想了想,意识从虚无剑中退了出来,真身走了十几步,再入剑中一看,不觉一阵惊喜,原来随着他前行,剑中景色也是随之而变,一丝无漏的将五步之内的景象反观出来。
他目光一闪,仔细体察,却是一个更大的惊喜砸中了他,五步之内,竟连那罡风灵气也一并映照其中!
要知道,这修炼《紫虚黄庭真经》可不仅仅要有紫雷而入,还得需要五行罡风入体,若按照一般方式修炼,却是无惊无险,波澜不起,但是此书却不同,这本道书奇险奇峻,在第一步紫雷入体时,便可磨练真元,融出筑基之气,此气二分,再一步便可经雷劫天地清气,练成后气机轻若云霞,如羽飘空;若再加上那五行罡风,再炼神灵浊气,练成后气机密如精铁,重似万钧。
这样的话,天上清气,地上浊气,皆有自身可得,真元也能够更加雄厚,修炼速度也会变得更快起来。
只是这每一步修炼都要靠引入真雷五行打磨淬炼,并不能光靠自己内修所能完成。
原本杨昭没有老师指点,又没有长辈高手护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风险极大,本来以为这次紫虚意作用有限,却没想到今日有了此番变化,却是再也无需担心行差踏错。
杨昭退出虚无剑,这才讶然发现,紫虚意竟然自而入体而出,这实乃天授奇宝!
他下意识摸了摸虚无剑,却感觉似乎与平时有所不同,拿到眼前一看,只见虚无剑变得通体光亮,原本那些蒙蒙似灰的地方好像都被扒掉了,正中处还出现了那个文字“紫”。
他暗忖,以前应是自己修为太低,不能参悟经书奥妙?如今自己金丹而成,那些经书中的文字竟能与此虚无剑交相辉映,解一字便有如此收获,不知道当那些字解开之后又会如何?
再看了那字几眼,他心中不禁一乐,出言道:“此宝果然与我有缘!”
第一百零二章罡煞起
当杨昭从修炼中初醒之后,便以研习那《紫虚黄庭真经》中的金丹典籍为乐,闲聊之时也有小白陪伴,若是师门召唤,自是乐此不疲。
这金明洞本来便偏于一隅寂静清幽,再加上那蓬莱岛弟子很少有人出入此地,因此这里更显得清静无比了。
此刻天色渐暗,杨昭步出洞府,一路与小白来到那金明洞上方的地穴火口,每日午时,正是一天中次地火涌动之时,山巅煞气弥漫,雾气蒸腾,灵机酷烈,这个时候正是他修炼金丹的最佳时机。
这数日来,他都在那《紫虚黄庭真经》与那把虚无剑中反复试炼紫虚真意,再加上紫虚密境的时间因素,所用时间便相当于在外界过了一年之久,不但将此秘法术诀烂熟于胸,而且还试出自己的身体每一阶段的最大承受力。
比如现在这阶段,他在那罡煞之中,最多可一气吸入三口半煞气熬炼元真,再多则伤损,少之则不足,而最初行功时,他至多只能吸入半口而已,现在随着他功行和适应程度不断加深,所能汲取数量也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自己的修炼效率,使得功行增进始终维持在一个度线上,恐怕那些即便能够在此修炼的修士就算有长辈在身旁护持,也没有像他这么大胆。
然而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事先在紫虚密境之中反复演练,直到确保万无一失这才敢在真身上修炼,且拜“太上天地真意”所赐,他如今对灵气的掌控也是极为老道,吸收罡煞之气一上手就毫无生涩之感。
杨昭在地火窍穴边之中数日磨练,而小白却是在金明洞府之中,等待着杨昭出来。
不过几日,杨昭便锻炼出了第一口罡煞真气,随着耳边“轰”的一声爆响,四周烟尘腾起,煞气一下喷涌出来,他的精神顿时变得无比集中,口鼻缓缓吸入那一缕缕金火煞气,再吞咽下去,在经脉中来回涤荡,一丝丝真元不停从金丹中被逼出来,在煞气侵蚀下被慢慢化去,最终化为一道灵气。
如此反复重复,灵气越聚越多,不知过了多久,他只觉内腑一阵翻腾,一张嘴,哈的一声吐出了一股浊气,仔细看去,似乎其中还隐隐带有黑红之色,那是体内被化去的真元杂质。
杨昭反观内视,只见一口清亮如水的灵气在丹窍穴内来回游走不停,惊喜之下,道了句:“成了!”
第一口罡煞之气最是艰难,但此气一出,之后便能以气引机,不用再似先前那般苦熬打坐了。
若没有那把虚无剑的指引,即便杨昭的资质再佳,也无法思索出自己这真元道力、化虚罡雷的锻体之法。
但就算如此,杨昭还是无法理解那些玄之又玄的《紫虚黄庭真经》和那把虚无剑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普适规律,究竟什么是道家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天道,又是什么在主宰着他们这追寻“天道”的修炼历程!
也许有时候由因而果甚为自然简易;但若要由果及因便往往有登天之难,何况以杨昭这么一个外来之人,要去推求那千百年来都鲜有人能描述清楚的天道,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