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年盘坐调息,发现这处空间竟然几乎没有灵气,无奈之下只能从蟾宫里调取灵气。
半个时辰后,谢安年站起身,慢慢向左侧发出红光的石壁靠近,想看看洞后面是什么所在。可他在距离石壁还有一丈距离时就已无法前进了,除了炎热之气的冲击之力外,那股炎气的热度几乎要把谢安年烤熟,根本无法忍受,只能迅速退了回来。
之后又向右侧的寒气石壁靠去,结果也是一样,根本无法靠近,那寒气似乎能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冰冻住。
谢安年只能退回到中间的石壁处,慢慢坐了下来。左侧灼热,身体要被烤干,右侧极寒,似乎又要被彻底冻僵,真是冰火两重天。
过了两刻钟后,谢安年实在无法忍受,于是转了个身,左侧调到了右侧,右侧调到了左侧,互相中和一下吧……
谢安年暂时也不敢从洞口处出去,因为实在不知道外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遇事不决问老爷,谢安年将左手抬起,轻轻喊道:“蟾老爷,在吗?”
之所以不直接进入蟾宫,是因为他一旦进去之后,蟾宫仅仅只是一个指戒,很能会被两股气流直接冲出去。
半晌之后,蟾老爷的声音幽幽传来,仿佛刚刚睡醒一般:“小家伙,怎么了?咦,你这是把本老爷带到哪里来了?”
谢安年只能将眼下的情形说了一遍。只听蟾老爷无奈道:“本老爷刚刚从雾龙海底出来,现在竟又到了湖底,还真是跟水有缘啊。”
谢安年也很无奈,只能恭声说道:“蟾老爷,晚辈也是迫不得已,不知现在该如何行事才好?”
“稍等,待本老爷仔细看看。”说完就没了声音。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之后,蟾老爷的声音传来:“小家伙,现在有两个消息,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你想先听哪个?”
谢安年心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玩这个?嘴上却极其配合的说道:“晚辈还是先听坏的吧。”世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先听坏的,这是先苦后甜?
蟾老爷似乎早有所料,直接说道:“坏的就是,这个地方对你来说非常危险,这炎气和寒气太过厉害,时间一长,以你现在的修为根本无法抵挡。到时不是被烤干就是被冻僵,必死无疑。”
谢安年下意识的左右看看,也不是蟾老爷危言耸听,这种地方的确不适合长时间停留。于是接着问道:“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么”,蟾老爷嘿嘿一笑,“这或许也是你小子的一场机缘也说不定呢。”
谢安年精神一震,赶紧问道:“蟾老爷,此话怎讲?”
蟾老爷也不再逗他,直接道:“此地虽然危险,但也是天下难寻的一处奇地。此炎寒二气如果运用得当,说不定能对你的修为有莫大的助力。你如果想要出去,就只能提升修为,我看你不如就在此处筑基为好。只要筑基成功,则不难离开。”
谢安年听后却有些犹豫,毕竟自己修炼到炼气九阶时间并不长。而且要想筑基成功,除了法力深厚和自身资质之外,最好能有外力相助。比如白抱石当时答应帮忙炼制的筑基丹,就是很好的一种提升筑基成功率的丹药。
但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能及时筑基成功那自己的处境将会是非常危险。
思考之后,谢安年问道:“蟾老爷,不知晚辈如何才能做到一次筑基成功?”
筑基就是在丹田内构筑丹基,储存更加雄浑的法力,同时为今后的结丹做准备。结丹成功后,金丹将直接停留在丹基之上,如果丹基不稳,就相当于万丈高楼无地基,那将直接影响今后的修为晋升。如果不能构筑坚实的丹基,也很可能会断送今后的仙途。
当然也只有真正筑基成功之后,才能称自己是修仙之人了。
但筑基又是艰难无比,不是任何人想什么时候筑就什么时候筑,想筑成功就能筑成功的,否则世上修行之人不都是筑基修士了么?
所以那些名门大派,之所以能杰出弟子辈出,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海量的资源,可以提供品质上乘的筑基丹和筑基资源,这样门下弟子的筑基成功率自然远超散修,门派的实力当然也会越来越强。
还有一点,就是筑基最好能一次成功。虽然一次不成功,也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继续筑基,但筑来筑去当然不如一次成型的好。谁家盖房子的地基是挖来挖去的?
而且谢安年对这炎寒二气并不熟悉,又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当中,确实难保万全。
谢安年的担忧不无道理,万一这次匆忙之下不能成功,那将对自己今后的修炼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因此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蟾老爷自然是了解的,他既然这么说当然有他的道理,于是为谢安年解释道:“你不用过于担心,我刚才已经探查过了,这炎寒二气非常奇特,如果你单独处在其中一种之内,别说筑基,很可能瞬间就会陨落,但奇就奇在这个空间。”
“这炎寒二气只能通过孔洞涌入,一时间的总量有限。同时比较平稳,不会忽大忽小,而且他们可以相互抵消,也可以相互融合,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这样你就能借用这股力量来增加筑基的成功率。”
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而且我有种预感,如果你能借助此二气筑基成功的话,炎寒相济之下,很可能你的丹基将更加坚韧,甚至能融合此二气的特性,对你的修为和神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谢安年听到此也是心动不已,如果真能如蟾老爷所说,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尚未能最后下定决心。
蟾老爷似乎看透了谢安年的想法,幽幽来了一句:“小家伙,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我辈修行之人哪一次进阶不是在冒险?哪一次的机缘是唾手可得?你如果都想着百分百的把握,那又怎知不是在错失机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