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北方的水库边上,蚊子都很多,尤其是那种旅游开过的水域,由于环境的污染再加上水中鱼类的大规模捕杀,蚊子有了繁殖的场地,没有了天敌,所以非常猖獗。
但是在一部分环境保护的比较好,开程度很低,水质污染不严重的水库边,蚊子、苍蝇反倒很少。这是因为蚊子的卵必须产在水中,而水质好的水域里,小鱼非常多,蚊子卵的存活率很低很低,全被小鱼给吃光了。
一个人、一杯茶、一根烟、一片草地一片天。
洪涛躺在躺椅上,慢慢的抽着烟,眼睛看着吐出来的烟雾在空气中变幻着各种形状慢慢散开。此时他的心里什么都没想,就这么浑身放松的躺着,他觉得这才是野钓的乐趣之一,在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各种纷争算计,远离你所熟悉的一切,在一个很自然很安静的地方全身心的放松。
不知道是那只蛤蟆或者青蛙喊出了第一声,然后整个水边连同身后的草地里就6续传出了回应,几十秒钟之内,无数只蛙类开始了大合唱,怪不得老人常用:掉进了蛤蟆坑。这句话来形容声音的嘈杂。
洪涛还没有修行到能在成百上千只蛤蟆的吼叫声中继续养神的阶段,这些蛤蟆非常有组织有纪律,它们会同时张嘴声。而且叫得那叫一个整齐,就和受过严格训练一样,不管音色如何差异,全都用一个频率和一个节奏声。然后突然在某一时刻又集体闭嘴,在然后又突然在一个时刻再集体复活,如果你不想被这个单调的蛤蟆叫给搞疯,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睡觉,或者就给自己找点事儿干。
洪涛刚从床上爬起来,短时间内他是睡不着了,所以要想不被蛤蟆吵晕,就得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做什么呢?这荒郊野岭的。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连手机信号都是时有时无。而且现在还是晚上,四周一片漆黑,想去周围逛逛也很难。
不过这些问题难不倒洪涛,怎么说他也是久经钓场的老将了,既然钓正经鱼没口,那咱就玩点不正经。说干就干。洪涛先从放渔具的几个整理箱中翻出2个小纱网,把中午吃剩下的羊头肉塞进纱网里几块,再塞进一块小石头当配重。
然后他提着这两个小纱网走到水边,随便找了一个不碍事的地方,把纱网扔进了水里,再把连接纱网的细绳压在水边的一块大石头下面。
这个小纱网俗称虾米笼子。就是用我们平时家里窗户上的窗纱做的。它有上下两个圆形或者方形的铁丝架子,中间是一根铁丝支撑杆,窗纱就蒙在这两个架子外面,形成一个笼子。
笼子四角的窗纱分别剪一个小口,然后塞回笼子里面,这样就行程了一个从外面进入纱笼里的通道,里面再放上一些味道比较重的肉类。以羊肉或者羊骨最好,因为它们的膻味很大,对小鱼小虾很有吸引力。
当纱笼放进水中之后,周围的小鱼小虾会闻到羊肉的膻味,然后纷纷跑来吃大餐,慢慢的就会从4个入口处爬进笼子里。不过这顿大餐可不是免费的,它虽然不要钱,但是要命。不管是鱼类还是虾类。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会后退,它们一旦进入了这个笼子,基本就找不到出去的口了。
弄完两个虾笼,洪涛又从充气船上拿下那根钓白条的路亚竿,把钓组上的那个小笼子给卸掉,这样钓组上就只有5个小鱼钩。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小串钩。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洪涛提起一个虾笼,还真别说,这个岗南水库里的鱼多不多洪涛不知道。不过这里的虾还真多。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虾笼里就钻进来7、8只小河虾,洪涛把它们倒了出来,然后拣到一个小水桶里,再把虾笼扔回水里去,水桶里的这几只虾,就是洪涛的钓饵。
用虾钓鱼,也是一种钓法,不过这种饵料会招来很多小鱼,在大部分水域中不太适用。不过这也分时间,白天不使用不见得晚上不使用,钓草鱼、鲤鱼、鲫鱼不适用,不见得钓别的鱼不适用。
洪涛拿起一只小虾,掐头去尾,就留中间一段身体,然后穿在鱼钩上,把钩尖从虾肉里露出来。串钩上的5个钩子洪涛只在最靠下的2个钩子上穿了小虾,然后把这串钓组用路亚竿抛进了水中,扔的不太远,三十米左右,水深大概2米多。
抛完杆子,洪涛有从渔具箱子里找出一包夜光棒,就是一种2厘米长的小塑料棍,里面充满了化学药剂。当需要使用时,轻轻用手一掰,把塑料棍里面的隔层弄碎,让两种化学药剂充分融合。然后这个小塑料棍就会出绿莹莹的荧光,可以坚持好几个小时,是钓鱼人去野钓的必备之物。
洪涛拿出一根夜光棒,弄亮之后,再用一段透明胶布把它固定在这根路亚竿的前端,然后搬了一把钓鱼椅,坐在水边,把这根路亚竿插在钓鱼椅下面的炮台上。由于带着一根夜光棒,在黑夜里,你虽然看不到鱼竿的动作,但是可以清楚的看到夜光棒的状态,夜光棒动了,那就是鱼竿动了。
水中的鱼没有让洪涛久等,几分钟之后,夜光棒就一前一后的抖动起来,洪涛眼疾手快,伸手就把鱼竿抄了起来,用力向后一抖手腕,让鱼竿带动鱼线,把鱼钩刺入吃饵的鱼嘴,然后快的摇动绕线轮,一条一乍多长的小鱼就被钓了上来。
这条鱼长得很怪,也很丑。它浑身是暗黄色,有一个大大的扁平脑袋,一张大嘴几乎和脑袋同样宽,还长着几根肉胡须。它两边的胸鳍和后背的背鳍几乎呈9o度向外张着,如果大家养过热带鱼,一定会熟悉一种叫清道夫的鱼,这条鱼和清道夫长得很像。唯一的区别就是身体外面没有鳞片,而是一层粘糊糊的东西,就像是泥鳅或者黄鳝身上的玩意。
这种鱼北京这边叫做嘎鱼,因为它被抓到以后,经常能出嘎嘎的叫声。它在我们国家大部分水域里都能见到,各地的叫法不太一样,黄蜡丁、嘎牙子、黄刺骨、黄鲇等等。
它的学名叫黄颡鱼,属鲇形目,和我们常说的鲶鱼是近亲。这种鱼长不太大,大多数都是半尺多长,不过它的味道非常鲜美,全身只有一根脊柱,是个小肉滚,不管怎么做都很好吃。
黄颡鱼昼伏夜出,主要以水底的各种小虫子、小虾为食,每当黄昏到凌晨这段时间里,是它们出来摄食的主要时间段,这是你就可以用蚯蚓、蚂蚱、小虾、动物内脏等物当鱼饵,去钓获这些小家伙,而且它们吃食非常凶猛,上来就是一口,咬住就跑,非常好钓。
不过千万不要小看它们的个头,这种鱼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器,就是藏在它们胸鳍和背鳍中的3根骨刺,如果钓鱼人不小心用手去抓它们,那你就完蛋了,被它们的骨刺扎破皮肤之后,你会好几天疼得睡不着觉,那上面带有一种神经毒素,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也很难受。
洪涛才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早就准备好了一把鱼钳,用钳子夹住鱼嘴,然后再去摘钩。
这回洪涛没有把小鱼放生,而且把它扔在另一个小水桶里,这种鱼别看小,浑身都是肉,很好吃,多钓几条就是一道菜。它在后世里身价也很高,2o12年的时候,洪涛曾经在一个水库里买过几斤,野生的7o多块钱一斤,就是人工养殖的也得3o块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