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帖木儿帝国内地五十里外的一片山谷之中。
朱瞻墉偕同近三万龙骑军,匿迹于此地。
半月光阴,对龙骑军而言实为艰辛。人尚可忍受,出征时皆备足粮草水源,行军时一人驾驭三马,冲锋时则一马一兵,以此减缓战马损耗。
然而,嘉峪关以西尽是茫茫戈壁,寻觅草料以饲马匹实属不易。半月消耗,所携草料几近殆尽。
如若再隐忍不发,便需寻得充足草料以维系。朱瞻墉未曾料到,帖木儿竟如此耐性,一路稳扎稳打,绝不给龙骑军任何可乘之机。
即便抵达嘉峪关,亦不急于攻城。朱瞻墉心中疑云重重,不知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何药。
不论其究竟意欲何为,若无出手良机,他唯有选择重回嘉峪关。
抉择刻不容缓,因如今所剩草料仅能维持三日所需。
“再等两日,若帖木儿仍无动静,便退回嘉峪关吧。”朱瞻墉低声自语。
朱瞻墉持续耐心等待,他坚信,在嘉峪关外这般恶劣环境下,帖木儿帝国百万大军,人马消耗,又能支撑多久。
时光匆匆,又过去两天,帖木儿帝国依旧毫无动静,朱瞻墉终于有些力不从心。
近二十日风餐露宿,朱瞻墉面庞干裂,唇上皱纹密布,干涸的嘴唇布满裂痕。
“看来,只得回嘉峪关一行了。”朱瞻墉略显无奈。
二十日辛劳无果而返,令他颇感沮丧。三日期间,不仅马匹草料耗尽,连食物与水也所剩无几。
正当朱瞻墉打算率龙骑军放弃突袭计划,一名亲卫快步入阵,沙哑道:“殿下,嘉峪关已开战矣。”
“何事?”朱瞻墉猛然起身,精神焕发。
“缘何?谁先发难?帖木儿,还是陈懋?”
亲卫恭敬回应:“非也,乃是陛下京军已至。”
“陛下亲军已至?”朱瞻墉目光炯炯,未曾料到朱棣亲征大军竟已抵达。
两大帝国的真正交锋,岂非就此展开?只是朱瞻墉旋即疑惑:“为何我处未闻炮响,难道双方均未使用红衣大炮?”
亲卫微微点头,眼神中掠过疑惑:“小人不知,只知嘉峪关外战事已启,枪声连连,帖木儿帝国开始败退。”
朱瞻墉心中疑惑更深,帖木儿帝国节节败退,即便燧发枪再犀利,京军也仅三十万人。老祖宗朱棣不会一次投入所有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