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昌的父母现在正在祝宅看房子,他陪祝缨来是又回了家得见父母了。
主仆二人熟门熟路从皇城往祝宅去,一路上的景色不曾大变,许多房舍还是祝缨离开时的样子,老铺依旧开着,祝缨路过又买了点肉食、点心之类,有店家认出了她:“哎哟!小祝大人!回来啦?大娘子可好?祝翁可好?”
祝缨道:“他们没回来,我来述职,过两天还回去。”
“哎哟,这可要受累了。”说话的店家又多包了一包切好的肉给她,“这算小人给小祝大人接风的。可得收下。”
祝缨穿着官服,都让曹昌拿了,她则多抓一把钱给店家,笑着回家。
很快回到了祝宅,老两口听到拍门还怀疑是听错了,细一听真是自己的儿子,曹父打开门:“你怎么又回来了,是大人派的新差?大人?!”
祝缨道:“嗯,是我。”
曹父赶紧又叫妻子:“快!大人回来了。”
一番扰攘,曹昌将马将给曹父拿去马槽拴着,将食物交给曹母准备晚饭,自己则去给祝缨打开书房的门,收拾书房请祝缨暂坐。
祝缨还想自己打扫卧房的,大门又被拍响,曹昌一路小跑去开门,见金良一家与温岳都来了。
金大娘子带着丫环,进门就对祝缨说:“我就知道,你又没带什么人照顾生活。”有了她,吃的、用的就全有了。
祝缨道:“我瞧着积灰不厚,曹大娘必是平日洒扫的。掸掸土就能住了。”
金大娘子道:“知道她每过年节都要扫尘。离过年都过几个月了?不得再打扫?你屋里没碍事儿的东西吧?”
祝缨哭笑不得,道:“我能有什么不见不得人的东西?”
金大娘子这才带着丫环去给她收拾卧室、摆酒席。曹父见状,赶紧叫儿子一块儿把前院的正厅给收拾出来。
金良是陪着妻子过来的,温岳是来给祝缨送点在京城的花费的。
祝缨道:“我回来还没去看你们,分些土产,你们倒先来了。”
金良说:“这么远的路,你过年还记着我们,现在又瞎客气什么?谁不知道你现在事多?”
温岳说:“你甭管那些个虚的,虚事耗神。”
正堂很快就打扫好了,再点上灯烛、摆上酒菜。金良道:“不用你们伺候,你们忙你们的,咱们自在吃酒。”
祝缨喝茶陪着,温岳给金良满上。三人说起了京中这两年的变故,祝缨道:“郑大人这两年消息少了,不常上邸报了。”
金良道:“是好事,上了邸报也是挨骂的,陛下也不知道……”
温岳道:“陛下看中太子,七郎是詹事又是外甥,要求难免高些。”
“鲁王呢?”祝缨问。
金良道:“天下父母疼小儿。”
祝缨知道他们俩这样儿能摸着一点儿门,其中门道又未全通,就不再多问他们。金良也关心起她的案子,问她今天的事儿,祝缨说:“见了两位相公和陛下,相公们问起了案子,明天派人来送我去大理寺和御史台,事儿应该不大。我就是给刮上的。本来没我什么事儿,约摸是有人顺手。”
金、温二人点头,温岳问道:“口袋里是什么?”
祝缨道:“现在不说,过一阵儿你们可能也就知道了。我在福禄县种的一些粮食。”
“哦,带这个倒是合适。”
他们又说到金良,说金彪现在也长大一点了,金彪是武官的儿子,可惜不够直接荫个官当。
荫官是看老子的品级的,从一品开始,往下直到五品,他们的儿子是可以直接有官阶的,不用通过别的甄选,只要有个老子就行。一般也有个名额限制,几品的可以荫几个儿子、荫官授几品之类。官职越好,待遇越好,荫了孙子的都有。六品开始,就不足以荫儿子直接做官了。
五品是个坎儿,不止是对官员本人的仕途,对他的家族更是如此。
金良熬了这么多年也还是个正六品,比起他,祝缨熬的年载算少的仕途可谓顺利了。
祝缨道:“无论入行伍还是什么的,就算熬年资,也得先进了再说。甭管收成好不好,你不种,永远没收成。且你又不是没熟人,把他送进去,怎么也有个官身不是?晾在外头算什么?”
金良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文不成武不就的!”
温岳道:“我看小祝说的对,好坏先给他谋个一官半职,且熬着。难道要等你升五品?”
金良道:“我再想想,不知道哪里合适。他有点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