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成已是瓮中之鳖,穷途末路,关将军切不可趟进这浊水。只要关将军回头,我定在殿下面前为你开脱,殿下仁慈,定不会治你的罪。”
南宫成的亲兵拦在关之平面前道:“关将军,不可,你若回头,南宫大帅定不会饶你的。”关之平本就对南宫成反感,听这南宫成亲兵还敢威胁自己,提起手上的朴刀向这亲兵砍去,那亲兵胸口中了一刀,摸着流血的胸口不敢相信地看着关之平,喷出一口鲜红的血,手指着关之平恨恨地倒了下去。关之平不解恨地上前对着这狐假虎威的南宫亲兵尸首又踢了一脚,嘴上骂道:“去你X的?”。把朴刀扔在地下,站上马路上对那小山包叫道:
“包将军,南宫成的亲兵已被我解决。将军是否可以出来一见。”
包景荣从那小山包走了下来抱住关之平,虽然都是同朝为官,两地也不远,但是两人却也难得见上几回,拍着关之平的背道:“谢关将军回归。”两人分开,关之平道:
@奇@“包将军看是否有用的着的地方。”两人平级,说这话关之平有些谦了。
@书@包将军见他谦虚,笑道:
“关将军过谦了,你我平级,我哪能命令你,不过倒是可以给你个建议,现南宫成被围,他定会突围,如若从颌水强渡,关将军倒可以和我阻他于对岸,那关将军就是大功一件。”关之平点了点头,心中想道:说不定还能免了我的暂反之罪。于是把带来的200弓箭手布置的岸边。
果如所料,已有部分逃出的南宫军的兵士,正在准备洇渡。700名隋军弓弩手站在岸边向正在下河的南宫军士射去,那些下河的南宫军士早已丢盔弃甲,衣裳不断,慌不择路,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哪还管对岸射来的箭羽,于是一群又一群的人似疯子般前赴后继地跳下河,不多时河道被尸首填满,颌水河变成了血河。
中午时分,杨勇智终于看自己的将士欢呼着回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京师也传来好消息,杨法因惧怕,未动人马,已派人向杨坚表明了忠心。稍后长孙晟那也传不来好消息,薛举父子已被擒。都是好消息杨勇智心情大好。
第十八章 登基前夜8
杨勇智凯旋回京,长安百姓欢天喜地夹道欢迎,老百姓是最实在的,只好天下太平,有一口饭吃就行,如今叛军已缴,长安免了灾祸,其实皇帝姓王姓李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分别,谁能让他们安康他们就拥戴谁百姓高兴了,那鞭炮声欢呼声交杂在一起。杨勇智坐在战马上频频挥手,长安百姓争先恐后地往前挤,都想见这传奇太子的真容,直到被军士拦住再也进不去。
第二日,隋文帝下诏赦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南宫成、薛举,其他余党众,一无所问,诏以军事庶事,无论事之大小,悉委太子处理,然后奏闻。宣完诏书然后携宣华夫人、陈美人等嫔妃去了永安宫。杨勇智见杨坚做甩手掌柜,知他是不想再管事了,只等选好吉日把位子传给他。于是也就大胆处理朝中之事。拜长孙晟这上柱国、大司马,傅名柱为柱国,统领禁军,官太为右武大将军任洛阳总管。众将均赐宫女、宝剑、良马、锦绸等物。征讨将士文武官僚,个个升步。死的将士已入土,活着的皆大欢喜。
因还未即位,杨勇智暂在东宫处理公务,一时间东宫门前若闹市,人来人往,上疏的、议事的、弹劾的没了清静。东宫一干人忙得连轴转,重新洗牌后的东宫太监、宫女们成了香馍馍个个牛气冲天,人人供奉,久违的热闹场面又回到了东宫。
杨勇智一时还真适应不过来,他知道以前杨勇处理这些事可是轻车熟路,没办法自己只能应着头皮来处理,但处理相关的事总是把相关的人找来一起商议,因此,杨述、元严、高颍、长孙晟多是候在长兴殿,太子一有事召唤即可入东宫。长孙晟一大早来到长兴殿见杨述、元严、高颍已坐在那品茶,走过去拱手道:
“众阁老今日甚早。议什么?”
杨述道:
“我等在议殿下的变化,每事必和臣下商议,太子能每听臣下之言,这是尊重臣下,也是我等之福。”
长孙晟深有感触道:
“是呀!殿下仁政,真是我等的福分。做臣子的能得到肯定也是荣幸。”
正说着,陈公公走了进来宣道:
“宣杨述、元严、高颍、长孙晟见殿。”
四人站了起来互看了一眼,好像在说今怎宣大家一起去。随陈公公向议事殿走去,长孙晟走在陈公公后面小心问道:
“陈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