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好在,这帮太监其实心里也明白,能有权力已经算是不错的事情了,那里敢有其他要求啊。
李敬说这话,就是希望许守云带他一把,赶紧去这些实权部门,捞个职位,不然好位置都被人抢了,过去就只能捡些别人不要的东西。
“你放心,到时候不会少了你的好处。”
许守云拍了拍李敬的肩膀,眼下还真不能急。
宦官想要真正扎根,还得要借势,而这个势还不能是皇帝的,现在过去纯粹就是找气受。
要等女帝拉拢燕王再说。
“属下明白,请大人放心。”
许守云这样说了,李敬也就不啰嗦,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此,许守云拿着药材再度闭关,转眼之间,又是三天时间过去。
改稻为桑如今是大魏王朝头号大事,一批批粮食运输大魏京都,而后将会由水路一直运输到浙宁府。
这几天的时间,其实诸多朝臣知道,下一件大事就是大魏宝钞。
只不过,没有人主动来提。
柳党不敢贸然行动,毕竟改稻为桑的事情,让他们有些分身乏力,而杨党一直处于安静状态。
可越是安静,众人都知道,新的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终于。
七日之后。
朝会之上。
礼部右侍郎率先出声,掀开了大魏宝钞的争夺。
朝堂内。
百官而立,礼部右侍郎缓缓站出。
“臣,礼部右侍郎,赵京,有要事禀告。”
“科举在即,朝廷自仁宗驾崩,再无任何士子笔墨补贴,已经引起各地学子不满,其中大量寒门子弟,更是难以凑齐上京赶考之费。”
“请陛下开恩,念我大魏学子寒窗苦读,拨银三千万两,扶持大魏之无垠学海。”
赵京开口,一上来就要三千万两白银拨款,直接拿出大魏王朝所有学子当做筹码。
刹那间,朝臣虽看似平静,只是三党心中皆然明白,大魏宝钞的发行权,要开始争抢了。
当下。
一道道身影接二连三走出。
刑部,工部,吏部,兵部,纷纷显身,而且各自要价,一个比一个离谱夸张。
尤其是兵部,当真敢开口要八千万两白银。
还真是有胆魄啊。
众官员如此,显然是打算开始拉开大魏宝钞的帷幕,不过在这个节骨眼选择出击,杨党还真是聪明啊。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
距离摊丁入亩的事情已经过了半个月,柳党的中干力量也逐渐被分配出去。
对于杨党而言,这个时候恰好就是主动进攻时。
当然,柳党必然有所察觉,只能说这个时候出击是最好的,并不代表一定能赢。
礼部右侍郎率先要银,六部其他侍郎也纷纷走出来请求朝廷拨款。
国库拨款六部,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不管国库有钱还是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