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撞鬼受惊之事,其实是因为母亲听信了偏房,致使她亲手喂给儿子小石头食用了坟顶土,使得阴气居于小石头的肚内不散,且越聚越多,才会使得他的肚皮高高隆起。
印阳琰在小石头的肚皮上面扎了银针,丝丝缕缕的阴气便顺着银针的空隙排出体外,微弱的阴气立刻被周围人等的阳气驱散,消失在空气中。
过了一刻钟,小石头高高隆起的肚子便平复如初,面色也缓和了不少,不再紧皱眉头,额间也不再冒冷汗。
妇人见儿子出现好转之象,高兴得眼泪差点都流了出来,印阳琰示意她不要激动出声,以免小石头受到惊吓。
待过了半个时辰,印阳琰将扎在小石头肚皮上面的银针逐一取下,然后对妇人说:“近几日给孩子吃一些补血易消化的红枣粥,不要放盐,让他将体内剩余的阴毒之气出来便好了。然后待孩子痊愈两三日之后,需让他每日晨练跑步,锻炼一下身体,身体强壮,自会变得胆大,日后便不会再轻易受到惊吓。”
说完,伸手从怀中摸出一张天师镇鬼符,然后快的叠成了三角状,递给妇人说:“把这个让孩子待在身上,可保他不再遇到鬼祟之物。”
妇人立刻感激涕零的接过来,连连称谢并留印阳琰和韩天一吃了午饭再走。二人谢绝以后便往门外走去,妇人十分感激的紧紧跟在身后相送。
印阳琰见妇人是个善良软弱之人,便有叮嘱她说:“不要轻信谣传,有事去京郊灵朽阁递委托的帖子。”
妇人立刻点头称是,二人便离开了小石头家,韩天一拉着印阳琰往他们日常叫一日三餐的“飘香楼”走去,印阳琰笑着对韩天一说:“韩家大少爷请客吃饭,应该去内城的福满楼才对。”
“飘香楼的冷面更地道一些。”
清朝雍正时期,因旗人酗酒闹事,因此命令内城禁酒,所以一般的酒楼都开在外城,大多数集中在崇文门附近。清末时大约有二十多家,如百花楼,悦来客栈等知名酒楼客栈。后来清末时期诸多规矩已经被打破,汉人开始在内城中置办各种买卖店铺,经营餐饮娱乐,还有食杂百货是一应俱全。飘香楼和福满楼都是酒楼,但是规格却差了不止一大截,飘香楼同福满楼一比,简直就形同路边摊,福满楼可算是内城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以前只招待旗人同官人,还有商甲名流,并不接待一般市井平民,后来清末才逐一对世人开放。
福满楼内的大厨,全都是各地厨艺手艺数一数二的大师,其中负责凉盘和面点的师父,也均是名家好手,手艺好得没话说,食物做到赏心悦目又精致美味,堪称一流,价格也自然不菲。不过听说,慈禧老佛爷也曾经吃过福满楼的饭菜,并且赞不绝口,所以,福满楼京城第一的名号不是唬人的。飘香楼在外城,食物也做得十分可口好吃,而且距离左安门最近,所以灵朽阁便经常在飘香楼定一日三餐,同飘香楼店内店外的伙计掌柜,非常的熟悉。
飘香楼的掌柜姓金,今日见印阳琰前来吃饭,以为他来城内游玩闲逛,便立刻笑着将印阳琰同韩天一迎进来,吩咐小二上一壶龙井,问韩天一同印阳琰说:“今天烈日当头,二位大爷怎么不在家避暑,前来城内游玩?”
印阳琰本不是心甘情愿的接下了小石头的卷宗,又因为顶着烈日找寻了许久,心中不快,现今被掌柜问道痛楚,便答非所问的对掌柜问说:“你看我是不是晒黑了?”
掌柜先是被问得一愣,但是他做服务行业,每天面对东西南北的各路客人做买卖营生,自然很是会看脸色,但他却没从印阳琰的脸色上面看出他问此话的门道,但不过他还是看出了印阳琰今天似乎心气不顺,便不敢随便的开口回答,以免说错话。
韩天一知道印阳琰在耍小孩脾气,是在同掌柜说笑,便朝着掌柜使了一个眼色,心领神会的掌柜便立刻说了一句,“我去催厨子上菜”之后,便立刻扭头转身离开了。
韩天一拿起了茶壶,给印阳琰面前的茶杯斟茶道:“今天,我见你叮嘱小石头的娘亲诸多事宜,又白送了一张黄符给她,看来你是十分的担心小石头。”
“才没有,我与他又素不相识,而且你知道我不喜欢小孩子。”
韩天一当然知道印阳琰口是心非,他就是死鸭子嘴硬,听不得别人真心夸奖他,就喜欢那些虚伪的赞美之言。印阳琰其实平时看上去嬉皮笑脸,其实脸皮很薄,不喜欢真情外露。
印阳琰见那妇人是善良之人,容易受人蒙骗,小石头年龄也就十岁,却遭此磨难,甚是可怜,同他当年在得知诸多闹心事情时候同岁,同病相怜的他便生了恻隐之心,心想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便叮嘱小石头的娘亲一些事宜,并送了一张天师镇鬼符给她,而他的内心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被夸耀之事。
饭菜很快便被送上来,印阳琰一碗冷面下肚,又胃口大开的又叫了一碗。
韩天一不禁笑着调侃说:“真看出来不是你请客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