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生确实是想到了当年最艰难的岁月。
母亲经历了丧偶之痛,接连着又经历丧子之痛。
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天,又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得是多么难以跨过去的人生沟坎啊。
很多人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会被命运打倒,从此一蹶不振,整个家庭也会陷入地狱的深渊,任由家中幼小自生自灭。
用家破人亡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是母亲没有选择前者,她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
家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儿子、女儿和孙子,她不能垮下,她得为她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天,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李根生犹记得这场灾难降临时,母亲四十二岁的年龄竟一夜之间两鬓斑白。
但是母亲却没有伤心太久,将父亲和兄嫂体体面面地好生安葬了。
然后像没事儿人一样一脸平静地操持起了家计,照顾他们这些孩子们,又变回了他们那个面面周到的母亲形象。
好像之前那个悲痛欲绝的人不是他们的母亲一样。
他当时不太明白,为什么母亲能够那么快速地从失去至亲的悲痛中走出来?然后像没事儿人一样操持家计,照顾他们这些孩子们。
有时为了哄小妹和大侄子,母亲竟会有说有笑,好像他的父亲和兄嫂的离世在母亲的生活中只是一个不咸不淡的一个过去的符号一样。
“孩子们乖啊,要多吃饭饭,多睡觉觉,才能长大哦。”
昨天在她的人生日历中已经翻篇儿了,她正在像没事儿人一样迎接她新的一天。
他都已经痛不欲生了,为什么母亲竟如此的凉薄和冷漠?
对,就是冷漠!
他在一旁冷眼看着,胸腔里是喷薄而出的愤怒。
“您怎么能够如此冷血?您就不伤心难过的吗?他们是您的至亲啊。”
他双手捏紧拳头,愤怒地对着母亲咆哮。
但母亲只是温柔地看了他一眼,安静地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开了。
她走开前,淡淡地丢下一句:“儿啊,留不住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我们的日子还得往前看。”
这些在当时的他看来,统统都是母亲心虚的表现。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根本就挡不住的。
李根生觉得母亲对他父亲这么冷漠、凉薄,肯定早就在心里盘算着要改嫁了。
如果母亲真的改嫁,李根生觉得那从此之后他都不会认她了,他只有父亲,虽然他父亲已经在地下了。
他一直等啊等,一等就是二十来年,直到他成为人父了,他的母亲仍然没有丁点儿要改嫁的动静。
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什么都懂得,所以会对自己身边的人指手画脚的。
但实际上也只是一知半解,半懂不懂状态,他所看到的或者是认同的也只不过是表象而已。
直到很多年后,他成为了父亲,肩上有了责任和对他自己的骨血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了母亲当时的难。
那得是多强大的内心、下定多大的决心才能够将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一坚持就是二十来年。
就为了尽她所能,给她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还算遮风挡雨的避风港。
不是不惦念逝去的人,而是活着的人更得往前看。
正是因为太惦念,所以咬紧牙关也要将逝去的人留在世上的骨血好好养大成人。
醒悟之后的李根生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子,他得是多不孝啊!
他怎么能够如此误会自己的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