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没有原因的憋屈?有的人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看人不顺眼,没有原因的委屈,走了很多名山大川,古寺丛林,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能圆满的解决问题,于是就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苦难,及所见所闻的一切。
把这些事全部串联起来,加上自己看经的总结,感悟到外在的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强大的内心。
这是因为外力的事物触动了内心,从以前依靠物欲而进入依靠心情,自己心灵的融通和他人身欲的交流,产生了无形的压力,这种能量便产生了思维的偏差,有了种种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只有依靠菩萨行,将纷杂浮动的身心,安全收设回来,自依止、法依止,摆脱以往靠人事物来影响自己的坏习气,要靠自己强大的内心来影响万物。
善分做什么呢?善分三种,修天人果报的善,往生净土的善,觉悟自性的善,普通人以忘我利他为善,佛法以脱离老病死,往生乐土为善,菩萨以开示悟入真正的慧命为善。
有很多人都有极时行乐的观点,有这种观念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智慧,而是因为结触了外道的思想,如果总向人说外道的思想,会使人隔断与正法的缘份。
佛法是开釆慧命,用自性的观念来使人觉悟,这才是一个圆满的人生,现在的人不是智慧的欠缺,而是排斥的心念占具主位,人过多的宣讲次要的法,使人越听越没滋味,就会使他错过此生因缘,真正的佛法就是自性的生命!
孤独和寂寞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孤独和寂寞看似差不多,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孤独是精神层面的,而寂寞是身体方面的。
寂寞的人比较少,但孤独的人却比较多,因为寂寞可通过爱情消除,而孤独是深层次的,是对无常的畏惧所产生的圧抑心理。
九法界因为无带而形成压力,天、修罗道可缓解孤独的压力,因为这两道寿命很长,但也有穷尽的时候,唯有圣人可以彻底消除孤独,天道的因是持十善菩萨戒,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广行善事阴功,可缓解孤独带来的凄凉悲伤,而四圣法就是听经闻法,净心净土慧命的成就,可彻底消除无常带来的孤独。
孤独的伤悲给人带来精神的伤害很大,很多人诵经念佛心情就会好很多,心情好身体也会渐渐好起来。
有人问师父,世界怎么来的呢?师父说:我们生存的空间来自于一场大爆炸,一个质量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东西,发了剧烈的膨胀,物质、时间、空间便诞生了,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时间空间便形成了能量,能量与物质和合,便形成的生命,而经典说这个最小的基点便是无明的力量。
无明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能量,比如人的贪嗔,爱恨的能量,贪是贪图名利,在名利的促生下,任贪瞋的习性随之而生,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便可以不计一切代价。
而爱恨的习性便更加强烈,能够为了得不到的爱,可以毁了他的一切,而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种仇恨生生世世都忘记不了都忘记不了,这些只是无明的一部分,而把这些全都归为一点,这一点巨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足以形成生生不息的轮回法界,无明的力量就是这个基点,这种力量剧烈的膨胀,便形成了法界一切生命的生老病死,一切植物的生住异灭与和宇宙法界成住坏空。
修行就是将无明转化为明的过程,不是转化人就没有贪嗔爱恨,和草木瓦石一样的人,而是让人将怨恨的力量转化为慈悲的力量,这样你才能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说爱是化解灾难最好的办法?人在家庭中能柔和忍辱,慈悲喜舍就会减少病苦,如果经常恨怒发脾气,心量小爱较劲儿的人,烦恼都会多,所以入佛门的第一步就是无我利他,不论做什么事,都要道理在前行动在后。
看了《新白娘子传奇》之后,白蛇过着无拘无束专横跋扈的生活,自从有了爱情之后,便和以前大不相同,处处都以人情为先,法海将许仙强留在寺中,想激怒后让他杀人放火,然后名正言顺收了他,可白蛇处处以理服人,为爱情竟然跪上雷峰塔,这种感情是我们人也难做到的,可见度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强硬,而是爱的感化。
修行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六道中生生世世的轮回,只为积累博爱的力量,爱的最高境界是忘记自我利益别人,而无我就是菩萨的境界。
可见我们在轮回中的每一段磨难,都是为了练就无我的真爱,爱之极便是菩萨,恨之极便是地狱,愿我们永远都活在无我利他的博爱之中。
什么是人的过错呢?过就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身体物相是无明幻化的相,是了缘度众生的,我们却非常执着,心性是常乐我净的,我们却没有真正的信受,这就是罪业的起始,人最容易犯的也是非常大的罪过就是以德报怨的心,人都是因爱成恨,因恨成仇,爱之深责之切。
人相处的越深越久,打骂吵闹也就越多,人越爱对方就越在乎,占有欲也就越重,别人最大的爱,却换来人最大的恨,这两者的力量足以消损人的福报,所以人要明了身体的爱,和心灵的爱。
心性的爱就是看破放下私欲,而生起无我利他的大心,而佛把关注点用在心性上,用功的念佛拜佛诵经,来冲淡浓烈的世欲,把一部分精力用在心性能量上。就不会对物欲过于苛责,这样才能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为什么疑久会成真?疑心生暗鬼,久了身体思想也会受到损害,看破就是放下纠结的心。少年的曾参问老年的孔子,我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死了,孔子说,噩梦,好梦跟年纪有关,我年轻的时候从来不做噩梦,你之所以做噩梦,是因为你少年老成。
心思太重,人该用心的地方自然用心,不该用心的地方也要洒脱,孔子看到年轻的颜回因心思过重,精血枯竭而英年早逝,所以这样开示弟子,我们也应该这样,看淡一些不要过多用心,身安才能道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