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看着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于晏松,心中对他的憋闷也消减不少,又和颜悦色地说道:“难得于爱卿与朕观念一致,看来爱卿当真起了爱才之心,行了,你们都起来吧,作此文章之人必有大才,你们一时不敢判定也正常,等会朕会跟工部一起商议此事。”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后惠帝将一甲其他两名二甲七名挑选出,剩下的交给读卷官们排好名次。
他又派人去将工部和沈相请来,同他们商议文章中的方法可不可行。
沈彧安看完后觉得可行,说道:“若是重新修建的话,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非一日之功,可以先在一处用此法试试,若是可行再统一修整也不迟。”
工部尚书刘光学与部下看后双眼一亮,也赞同此举。
“皇上,这些防治措施如此详细,分洪栽树造林会减轻洪水肆虐,修堤挖渠制闸可以大大阻断洪水倒灌,实乃一劳永逸之举啊皇上!”
“朕也觉得此举可行,这样,朕打算将你们工部名下再设水利司,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你们可有推举之人?”
“回皇上,工部有一人叫奚明,治水上颇有才干,让他去最好不过!”
“嗯,你们同沈相好好商议一下,挑好人选再上报给朕。”
惠帝同他们又商议了会,只留下沈相,让其他人回去了。
他命人拆开弥封,看了眼是何人做的试卷。
“沄州云安县林家村沈漓,怎么有些耳熟……”
忽然似想起什么,指着试卷笑道:“此人可当第一,不知沈相意下如何?”
“皇上不必担忧,此人虽是农家子,却是难得的大才之人,现如今众世家子弟庸庸之辈太多,个个眼高于顶,正好可以借此敲打一番。”
惠帝叹了口气,看着已满头白发的沈相,忍不住道:“是朕愧对沈相啊!每每想起延卿来,真都哀痛之至,但前不久,朕收到一则消息,延卿的孩子还活着。”
沈彧安震惊地看向惠帝,双手激动地颤抖着,他颤巍巍地问:“皇上,消息可真?”
“十有八九,延卿的儿子自然是极好的,不如琼林宴上沈相亲自验证?”
沈彧安浑浑噩噩的走回家中,他夫人白明珠见后赶紧将他扶下坐好,担忧地询问出了什么大事。
他红着眼眶按住肩膀上的手,哽咽道:“夫人,钰儿还活着!今日,皇上亲口告诉我的!”
白明珠听后,差点没站稳,扶着桌子缓了好一会,抬手高兴地掩面而泣。
而后又急忙拉着沈相哭道:“老爷,钰儿真的还活着吗?呜呜呜……我可怜的孙儿,咱们快去将他接回来罢!”
沈彧安扶好她,安慰道:“夫人莫急,琼林宴你随我一起入宫,听皇上的意思,钰儿怕是就在新科进士之中!”
“什么?”沈夫人惊叫,连忙双手合十念叨:“祖宗保佑啊!我的延儿在天保佑啊!呜呜呜……我的延儿啊!他的孩子也定然是随他一样出色!”
“夫人,你身体不好,切莫大喜大悲!”
沈彧安偷偷抹了抹眼泪,扶她一同坐好,想起唯一的独子,也悲痛万分,原以为他这一脉已经断了,老天可怜沈家,又将年幼失踪的孙儿送回他们身边!
两日后,在太承殿举行传胪典礼,颁布上谕,授予官职。
惠帝看着站在眼前的新科状元,很是欣慰,果然与沈延卿有几分相似,更多的是随他娘比较多。
接下来就是琼林宴,惠帝命人在琼林苑大办,而且这场宴会还是沈家的认亲宴,当然不能马虎。
今年的探花和榜眼都是世家子弟,尤其是探花郎虞元青,家父是盐铁使,姐姐是惠帝的宠妃,才学家世样样出众,是京中出了名的世家公子,所以很是看不惯沈漓,只因他出身农家,又处处压他们一头。
京中的官员都是人精,不敢得罪虞家,只能端起酒杯去为虞元青祝贺,将今年的新科状元冷落在一旁。
工部的大人们因看过沈漓的文章,所以对他颇为欣赏,也不去管那些人的蝇营狗苟,一起来祝贺,并让他有空去水利司坐坐,探讨一下水利方面的问题,沈漓则笑着应下。
随着朝中大臣们和惠帝到齐,宴会才正式开始。
期间惠帝题了一首诗,鼓励初入官场的新科进士们,又赠簪花和书籍,因还要回去处理政务,就提前离席了。
皇帝一走,宴会上也就不再拘谨,很多官员都纷纷上前讨好、拉拢,只有沈漓桌前依旧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