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讲述秦朝 > 第十章 秦国发展篇生逢乱世身不由己3(第1页)

第十章 秦国发展篇生逢乱世身不由己3(第1页)

周天子周赧王姬延自从坐上天子之位后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每天都忧心忡忡的。作为老大,他手下的小弟不听使唤不说,还老是内讧,尤其是秦国,不断发起对外战争,抢夺兄弟们的地盘,况且秦国还有过争当老大的前科,经过几辈人的努力,目前周王朝已经处在朝不保夕、内忧外困的风雨飘摇之中。

虽然周朝到了周赧王姬延这一代,往日的威风彻底不再,江河破碎处境岌岌可危,但周赧王姬延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子,虽没实权但各项待遇福利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周赧王姬延应该认清形势,保住这样的局面,起码可以继续做有职无权的老大。可姬延却整日梦想一统江湖,最终东周王朝彻底断送在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之中。

周天子姬延在没有认清形势的情况下谋划一统江湖,首先他把目光对准了日渐强大的秦国,让人感觉到姬延独具的“柿子专找硬的捏”的二杆子精神。考虑到自己是个标准的军事盲,姬延把当年秦国收拾齐国的方式作为战争模式,召集诸侯国一起攻秦,他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想法和做法,得到了世人的普遍不满。

虽然人们对周天子姬延的攻秦战略不是很理解,但他决心很大,先在自己的领地征召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没有武器和粮草,他就向境内的富人们借高利贷,承诺他日班师回朝,奉还双倍利息。准备好了这一切之后,姬延又向六国发出了“天子令”,约六国诸侯带兵到伊阙会合,联合攻击秦国。

全国共3万多人强征5000人当兵,已是疯狂的表现,还借高利贷作为后勤供应。自西周灭亡开始,周朝“天子令”已经成了传说中的东西,周天子们都知道,他们已经没有号令诸侯的能力了,姬延真是典型的自不量力!

姬延抱病率领5000人大军在伊阙等了三个月,可怜这些人每天在风吹、日晒、雨淋中焦急等待诸侯军队的到来,结果却只有楚国和燕国派了几万军队来慰问了一下周天子,其他四国压根就不把他当回事,连个使者都没有见到,派兵更是不可能的事。姬延算是明白了自己这个周天子到底价值几斤几两。

虽然秦昭襄王第一次称帝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始终在梦里看到自己再次成为天子的威仪,抱着对称帝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始终在默默地等待机会。这次他终于听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周赧王姬延竟然亲自拉起队伍,并发出天子令命令聚合其他诸侯,准备伐秦。昭襄王知道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如日中天的秦昭王想灭掉周天子自己称帝,正愁找不到理由挑战周天子,却没想到毫无眼色的西周公竟然组织了联合抗秦,更悲剧的是竟然打着自己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傻乎乎地当了个活靶子。在这种可笑的背景下,各国各怀鬼胎又一次联合抗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次联合抗秦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必然会失败。

姬延号召手下诸侯联合攻秦,结果虽有国家响应却几乎没国家真正出兵,姬延闹了个自找没趣,无功而返。姬延整天嗷嗷着指东打西,声势浩大的举动引起了秦国高度关注,更要命的是没等秦国找他麻烦,姬延的王宫就被人包围了,当初借给他高利贷的债主们拿着欠条,逼他还债。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秦国的威胁,债主的逼迫让姬延陷入了困境。秦国威胁只是口头上的,暂时不考虑。可借的债可是要还的,然而姬延这次出征,一场仗没打,自然得不到战利品,让他拿什么还债?无可奈何的姬延跑到后宫的一座高台上躲债,他的这一无奈举动却给后人留下了“债台高筑”的成语。

秦昭襄王整日梦想解决周天子,现在周天子既然主动向秦国挑起战端,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他派兵严密监管周朝的领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积极宣传,姬延终于明白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干脆投降算了。

自古成功者大多善于抓住机会,此时早已对秦国实力非常自信的秦昭王,本身正愁找不到机会灭掉周天子,现在机会来了,他岂会因周天子的债台高筑而动仁慈之心。因此趁此西周抗秦的机会,昭王动员军队立刻向西周进攻,彻底灭掉周朝。

公元前242年,声势浩大的秦军迅速达到了西周的老巢,平常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战争考验的西周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向秦军举了白旗,并且完全放下了龙种、天子的架子叩头认罪,并将其所辖的36个城邑、3万人口全都献给秦国。次年,秦将代表天下的九鼎搬到了咸阳。

说到九鼎,其传说不能不提。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华夏九州。夏、商、周时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即为天子。成汤灭夏桀,将九鼎迁到商邑。武王灭纣,又将九鼎迁于洛阳。这象征着天子权力的九只宝鼎,长期收藏在周王室的宗庙里。

周王室衰微以后,一些诸侯国开始觊觎九鼎。他们以为,如果得到此物,就能挟天子而号令天下,称霸、称王,这种不谋而合的统一看法也给他们带来了常年征战相互争夺的局势。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饮马黄河。周定王派使者去慰劳,楚庄王竟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流露出取而代之的意图。“问鼎”一词由此出现,其霸气之意也自然流露得淋漓尽致。

其实楚庄王大可不必为问鼎一事感到自己做得过分,因为他也就是随口问问,过过嘴瘾罢了,而秦国却喜欢实在的。在此次夺得九鼎之前,秦国就觊觎这九只鼎很久了,每次去周王室那里叙旧、旅游,参观九鼎都是必有项目之一。有次,秦王实在按捺不住跑到周老哥那里,好话说尽,连哄带骗,周王室仍然不答应给他。

秦国看到仅凭威逼利诱实在不能把九鼎占为己有,于是在无望之下,性格急躁的秦王顿时起了动粗的念头,想用武力抢夺。周王室连忙向齐求救,没办法,自己实力不强只能低头求人了。齐兵出、秦兵退。可是周王室万万没想到,这只是引来了另一只狼而已。

齐王帮周王室保住了九鼎,没想到齐国也是无利不早起,提出了和秦国一样的要求:想要九鼎。周遂派颜率到齐国忽悠齐王。颜率说:“您老大哥既然说要九鼎,我本应该双手奉上,但是要把九鼎送来,必然得经过魏国或楚国。魏国、楚国那群鼠辈要是知道这事儿肯定想都不想就把它截去。”同时周天子又忽悠齐国说九鼎要81万人才能拉动,齐王暂时搁置了要九鼎的念头。

姬延投降秦国后,秦昭襄王没有亏待这位昔日的领导,封姬延为周公,至此东周王朝正式宣告灭亡。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大都会遭人唾弃,不过姬延跟夏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商王朝最后一任君主殷纣相比,境况还是不错的,他最起码没有落个暴君的恶名。周王朝虽然毁于他手,但他没有理由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公元前242年,已经老迈的西周公周赧王眼睛一闭不睁。赧王一挂,名义上的周朝天子也算是彻底没了。又过7年,即公元前249年,子承父业的秦庄王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就是发兵将东周灭亡。至此,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姬姓周王朝在存在了800多年后,灰飞烟灭,彻底结束了历史使命。

历史之所以能够引人注目,除了它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之外,还因为历史中有着无数的巧合,给人留下奇妙的想象空间。公元前256年,东周王朝投降秦国,大秦皇朝一统天下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在一个叫沛县的小地方,一个叫刘邦的婴儿也呱呱落地,大秦皇朝还没有建立,历史老人已经为他选择好了掘墓人。

周朝灭亡之后,九鼎被拉到了秦都,不过一点儿都不像颜率说的需要81万人才能拉得动。此时坐在大殿上的秦王一阵的洋洋得意,几代人未竟的事业在自己手上成了现实。获得九鼎的秦国更是空前的自信,可以说气焰上又嚣张了数倍,九鼎在手,以后再发生战争,攻打谁、怎么打都是名正言顺的。

九鼎的获得,显示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对于秦国独持九鼎,各大国虽然不服气但也是敢怒不敢言,很快一向欺软怕硬的各诸侯国君主心中有了默契,争先恐后地派出专使到秦国祝贺。对于这件事,一向自大自满的秦国特别记载在自己家的发家史里,成语“天下来宾”就是从这儿得来的。

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九鼎后的秦国野心越来越大,在争取早日实现统一宏伟蓝图面前,其他阿谀奉承之类的这些缓兵之计已经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了。秦国之所以能在六国中脱颖而出,除了他军事实力强大之外,和他们有着冷静的头脑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得到九鼎的秦国并没有裹足不前,最起码侵略还是要继续。

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的一天,秦昭襄王坐在王宫内,浮想联翩,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自己做了秦国君主这么多年,对内重新梳理、整合,扫除各种政治障碍,对外实行军事扩张,打击一切可能威胁秦国的势力,几十年间秦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版图不断扩大,几乎为子孙一统天下扫平了所有障碍。

秦昭襄王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已经老了,客观规律告诉他总有一天国家的权力要交给接班人安国君,可儿子安国君好色荒淫,没有足够的威信和能力统治国家。为了江山的稳固,为了秦国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秦昭襄王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一直在清理对秦国有潜在威胁的人和事。

为了让儿子能轻松接管秦国政权,秦昭襄王一直在清扫有可能威胁国家的政治流氓。白起是第一个被清除的对象,他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白起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就在白起在阎王面前哀叹秦昭襄王对自己不公时,没想到很快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老对手范雎也到阎王报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