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攻我齐国,无异于是飞蛾扑火,长途跋涉使其兵马疲惫,骑兵更是虚弱不堪。
若我们正面冲击,避开他们疲惫之箭雨,则能轻松突破防线。"
“哈哈哈,果不其然,我们的想法一致,这样来看,我齐军赢面至少占据八成以上。"匡章爽朗地笑着赞同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匡章早前已估算出秦军大约的骑兵数量,且经过连续战斗与急促调动,骑兵战斗力必然疲倦。
况且齐军本身骑兵势力强盛,兵员并不逊色。
即使近二十年来齐军有些许颓靡,与秦相当的均衡实力仍然稳固。
加上兵种间的差距,匡章已有八成胜算。
随后,二人会心微笑。
燕丹接着摇摇头,笑道:“然而秦国的那个年轻人决计猜想不到我们会主动出击。
突然的打击,无疑增加我方十成胜算。"至此,九成胜利已握在手心。
现在不动则失之东隅,当下决定,次日便调派二十万士兵,包括三万铁骑、一万步兵与两万强弩手开拔,余下十五万随后跟进。
与此同时,燕将闾已在边界严阵以待,对峙于齐境。
的确,没想到齐国会选择主动出兵。
随后,两队狭路相逢。
双方都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密密麻麻,景象惊悚。
面对这样的阵容,将闾也第一次体会到如此震撼的场景。
他在最前端,双目冷然注视着对面。
战场上,此时寂静得可怕,但压抑的恐惧氛围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
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每个参与人员心里都很清楚,甚至是秦国向齐国的报复之战。
此战必须胜利,不容失败。
局势已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
在咸阳城里,
赢政略带忧虑问道:“前线情势如何?”
实话说,年轻的将领,才十六岁的将闾,居然能率领二十万大军,足见其气魄之强。
整个战国,有多少有这样的能力?
赢政做到了,他对他极有信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与战争经验的缺乏。
"大王,齐军的主将据闻是匡章,"赵高神情凝重地说道。
赵高地位非凡,在秦王国和全国皆享有崇高威望。
若是秦国类比明朝,那他就像当今东厂厂督的角色。
手下的情报网络无所不在,看似效忠于秦王,实则是相当有行动权。
赢政尽管智谋过人,但他倾向于授权,这正是他的弱点。
“匡章?
赢政迅速起身,脑海浮现出二十年前的场景,那段让秦国卑躬屈膝、痛定思痛的岁月。
可以说,九成的复兴崛起,都与匡章的贡献息息相关。
"如果他是匡章,身为老将,必然会选择坚守阵地,试图拖垮我们进入持久战。"赢政满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