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向佐飞的飞机简笔画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伤着没有?”左丹说:“没事。”没过一会,他们的车就跑了回来。

他们几个人看左丹的狼狈样,又心疼,又好笑,他们真怕把人摔坏了。左丹说:“我倒没事,可器材摔坏了。”他们一检查,没了支架杆,球没法飞只好把吊篮装上车,返回了航校。到航校后他们发现燃烧器摔的有点变形,就用工具校正了过来,试了一下火,一切正常。他们没有时间参加比赛了,只有放弃这次机会,在场地上看其他球队表演了,这次弃权,少得了1000分,比赛规定,起飞就有成绩,弃权犯规就是0分或扣分。虽然大家都感到失去一次飞行的机会很遗憾,但是没有出什么事,没造成伤害,大家还是很满足的。

晚上开会,领导严肃地提到了他们所发生的事,要求各球队要加强安全意识,排除各种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想在前面,吊篮在车上也要用系流绳固定,坚决杜绝各项事故发生。

集训期间各队飞行员即紧张又活跃,因为要平时训练成绩,累计考评各球队训练成果,大家又憋着一股劲。正月十五这天,集训队改善伙食,刘翔老师买了一大箱子礼花鞭炮,让大家放松放松,好好过个节,再说航校离市里很远,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刘老师就让左丹、佟立新、李勇军他们师兄几个放鞭炮、烟花,祝贺大家能在一起过正月十五,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节日。

理论学习安排很多内容,他们也不管懂不懂、会不会,都学的听的非常认真,左丹记了两本子,可见他们是没少用心。

集训结束了,左丹他们的球队总成绩排第三名,如果没那么一摔,失掉那些分数,成绩还会好。总结会上,领导着重讲了中央“两会”期间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对各有关部门下达的禁飞令问题。严格控制各种飞行器的使用,禁止在“两会”期间以天安门为半径在150公里到250公里范围内搞任何飞行活动,绝对保证“两会”安全。提出“航空体育沉默两会,即是强制性的指令,更是理性的选择”。

左丹在总结发言时说:“这次保定集训我是非常开心,学到了不少飞行经验,飞行技巧,更锻炼了胆量和勇敢精神,在理论学习中,也有很大收获,学英语、学裁判、学气象知识,都是终身受益的。”

左丹为发展自己的热气球项目,采取两步走的方案,现已逐渐地得到拓展,初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为提高飞行技术,他从家乡的自觉训练,到参加中国航协举办的全国热气球飞行员保定集训,他的飞行技术产生一次飞跃,象充足了电,有了底气,开始去实现新的自我,准备一展宏图,决心要飞出个名堂来。

宣传工作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把左丹推到了新的高度。从家乡桦甸电视台、报纸报道左丹有热气球开始,到吉林省电视台文体频道为他制作的“实现飞天梦想”的专题节目,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大的反响。

从此,就有人打电话或来桦甸找左丹请教飞行热气球的本领,也想象左丹一样有个事干。左丹每次都耐心的和找他的朋友说:“这项运动很辛苦,就是搞商业飞行能挣钱,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他交代朋友说:“你们学球无非也是为了闯市场,还不如先去考察了解一下市场,当市场有需求时,再去投资买球飞球;否则,就象我师兄弟那样,有的学了球,买了球,至今也没飞起来,有的甚至还放弃了,这是很遗憾的事,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接受他们的前车之鉴,不能盲目的去干。”

与左丹取得过联系的朋友包括辽宁铁岭的、吉林松原的、吉林市的、长春的、黑龙江哈尔滨的、浙江苔州的等等,尤其是还有人要买李该梅的球,左丹都为他们进行了正确引导。

2003年追求与探索 6

左丹把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毫不保留地介绍给朋友们,朋友们也对他的坦诚而感动,受到很大启发和帮助,左丹后来有些商业飞行活动就是通过这些朋友介绍的。

左丹的成长过程,引起了关心他的各级记者朋友的关心厚爱。为此,他们为左丹的前途和发展写了很多文章,曾经有过一阶段,他成为代有新闻色彩的人物。虽然有的文章写的有点借题发挥,过于牵强、夸张,有张冠李戴的地方,甚至文章发表后,连左丹他自己看了都感到不好意思。但这只是从作者的需要出发,对左丹没有什么伤害,文章毕竟还是以宣传左丹的热气球为主题,是件好事。

左丹不断地被报道,而且报道的层次也不断升级。最后,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讲述栏目》特约左丹做了一次节目,才使左丹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白于天下。

最初为左丹写报道的是吉林省、市报刊特约通讯员孙乃明,他身有残疾,左手写字,酷爱文学,写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好文章。他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桦甸家乡首先为左丹的事迹所感悟,经几次采访,了解左丹的一些情况,为左丹飞上蓝天助了一臂之力。他通过深刻挖掘提炼,于2003年3月28日,在家乡报社主办的《辉发河》文体专刊发表了《把希望放飞到蓝天上》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后来在吉林市《江城晚报》上也发表了,又经提炼,从另一个侧面在省报上发表了左丹把“生意做到了蓝天上”的文章。

没有飞行任务和活动,左丹感到时间过得很漫长。就在4月中旬的一天,从吉林市专程来桦甸采访左丹的一名记者,他是《做人与处事》杂志社驻吉林站的李晓华,他得知左丹的事迹很受启发,准备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报道左丹以热气球挣钱的事。老左接待了他,介绍了左丹的情况,并说有人写过了,再说左丹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太好的效益,就别费心了。老左越是这样说,李记者越要写,老左想,反正都是宣传热气球的事,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李晓华把文章作完就发表了,写的是“热气球改变了浪子的一生”。改头换面的写了左丹怎样创业,选择了热气球运动后,怎样把握商机去挣钱。

别看李记者人长的瘦小,文章可做大了。而且在网上也发表了,并至今还保留在网页上。左丹第一次听说这篇报道时,是他和高明在7月份全国非典解除后,去湖北襄樊换燃烧器时知道的。有个朋友给左丹打电话说:“恭喜恭贺,左丹你成名人了,有篇报道说你可神了。也没少挣钱。”左丹问朋友在哪知道的,朋友告诉他在6月份《做人与处事》杂志上看到的。

左丹和高明在襄樊期间,和新老朋友处的非常亲切,还和厂里的同志们一起试飞了新制作的全国最大的一个热气球,这一幕,让他们一生都不能忘记。在返回途中到了北京站,他和高明去书刊杂志摊上到处寻找这本刊物,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买了一本就看了起来。回到桦甸,他把这事和父母说了,感到这文章与事实差距太大了,看了让我太不好意思,写的太夸张了,他说:“不知道我的,还以为我是他们的榜样,知道我的好象自己太能吹了,容易让小哥们们有误解。”他妈说:“说就说吗,人家作者还不是都为你好。”

记者李晓华的文章对左丹的成长进行了较高的渲染,也写出很生动的现实生活的一面,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受人深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