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上海浦东洋泾老街 > 第41部分(第1页)

第41部分(第1页)

,情形似乎并不在实际收获,只在乎那点趣味。

通常,市河两岸不出百十步必定有座石桥,整个老街各色桥梁有超过几十座之多。所谓“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桥既多,形式不同造型各异。到了一座叫做大济桥的,往西就是中大街,一里多路,七八米宽,是老街上最为气派繁华的商业街了。大济桥往东,则是一条叫做太平弄的窄巷,巷子顶头就是镇上的第一小学。

相比之下,我家居住的咸塘南边与市河北面那边的区别仍然是,我家这边平房为主,很少楼房;市河那边基本都是两层的楼房,平房极其稀罕。

第一章 老街上的专业街(2)

老街不只是一条街,还有很多专业街。偏偏小时候我没怎么留心。一旦留校任教,还是端经济管理这碗饭,难免生出点刨根问底的兴趣,想着故里专业街的究竟,慢慢像是理出了点头绪。

专业街上那些店,基本是手艺作坊形式。一般是前店后宅或是下店上宅、外店内宅。商业经营和居家生活两不误的布局。不仅可以节省开销,生产和生活照顾比较周全。

店家主人大多自有一技之长,如果孩子年幼一时接不上手,也会招一两个学徒。但是,学徒的基本要求并不是聪明伶俐,讲究的即便不是牵丝攀藤的亲戚关系,也一定是关系良好的熟人朋友。据说,这样有利于店主对其的约束。

资料显示,这同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初的法国家庭手工业非常类似。当年,英法两国的手工业作坊大多采取生活劳作地点不分的样式。

主人在自家住宅开设工厂,学徒住在店主家里。形成了伦敦和巴黎商人和工匠房屋的特殊格局,低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或者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住房的形式。这一对比,也让老街专业街有了点世界大同的总趋势。

徒弟满师,也有选择继续在师傅家帮工的。帮工虽然是劳动谋生,但并不具有现代契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关系。来去比较自由,一旦确实找准了合适的时机,徒弟外出自立门户者也还是可以相当常见的。这时,师傅就有点甘做人梯的业务孵化器味道,专业街就此慢慢成型了。

老街上有很多的专业街。

竹行街,顾名思义可知,这街上全是竹器店;衣装街,街上鳞次栉比的是一家家裁缝店;还有油车弄,油车是榨油机,为农民油菜籽、花生等榨油代工。一旦夏初秋季田间收成,油车弄机声轰鸣,油香四溢,一片繁忙热烈的商业景气。

最比较名不副实的大概数船厂街。船厂街坐落在青龙道观河对面,咸塘拐角处的一块空地上。有时确实可以偶然见到一两条小木船趴在那里被建造。但是,由此往北一直到钥匙桥堍,几十公尺长的街面,好像并没有第二处哪怕是修船的。这就令船厂街格外可疑。估计船东老板曾经确实辉煌过,趁势将整条街如此这般地命名。类似现今某些企业,一旦财大气粗钱没处使唤,就将周边路桥命名,作为广告助威的那点算计。

开始,我对于那么多的同类业态在一条街上展开有点诧异,会不会形成争抢客户、低价倾销,乃至抄袭模仿、偷工减料等等现今屡见不鲜的恶性竞争场面。

至少,在我们小时候眼见和现有手上的资料看,类似担心比较多余。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老街上的那些专业街,始终可以维持理想的繁荣景气。

进一步理解,也是老街手艺人的高明之处,店多成市。

这个市,并非有限的当地需求对象。无论是老街方面的那一条专业街,这店面多寡常常可以与其辐射的商业范围正相关。

以竹行街为例。那么多的竹器店,其竹器产品并不是仅仅以老街当地居民为消费需求对象的,可以拓展到一个包括而并不局限于老街的更广大范围。

而且,即便这同业竹器的不同店家,手艺有好有差,产品价格也高地不一。这也没关系,供求差别通常总是与不同的消费需求吻合的,不同产品的性价比供给,形成不同层次的需求者。这就使我想起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那著名的“供给创造需求”定理。其实,有效供给不仅可以创造了需求,甚至还有利于形成优化了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形态。

仍然以竹行街为例,一旦竹器作坊成市,那些上游的原料供应者也会趋之若鹜,由专业街所有竹器店集合形成的规模原材料需求,对原料供应者难免具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于是,价格优势就可以特别明显,这一点,独门独户的小作坊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的。

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有例可援。当年,欧洲一些低地国家经济状况并不差,工业革命之所以选择了英国,原因之一就是分活制的选择。

低地国家一些工业重镇城市的业主组织兵马进军乡镇,砸了那里的纺织机,导致数百年分活制被遏制。

反观英国分活制大行其道。早在16世纪前,英国一半以上的棉毛料是在乡镇纺织的。

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使其产品完全具备了海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稍后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英国,在技术推动下,一举成为了工业革命的领头羊。

何以老街号称浦东十八镇中的第一镇,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老街专业街,是分活形式的制度贡献。

类同近代以降,在西欧各国中脱颖而出的英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